《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哈维·艾克(转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金钱,和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它是衣食住行的保障,是人情往来的纽带,也是丰富生活的基石。于是我们通过各种努力想要增加自己的财富,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金钱观,我们就有可能迷失在追逐金钱和财富的路途中,变得急切和浮躁,求而不得。

诚如培根所说:金钱是品德的行李。那么和有钱人相比,我们身上缺少了什么品质呢?我们是否能通过改变自己而获得成功呢?

哈维·艾克对此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告诉我们,有钱人和穷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我们只有放弃一些旧的思考方式,让自己不断成长,变得更好,才能创造丰裕和成功的人生。

哈维·艾克是美国巅峰潜能训练公司的董事长,他从13岁开始打工,大学就读一年之后,决定全心追求他的致富梦想。期间有过创业失败的挫折,有过成功经营带来的巨大财富,还有过投资失败而回到起点的经历。

但最终,他通过自己独特的金钱思维,成为超级大富翁,并致力于帮助更多人实现财富梦想,被誉为“富翁的教父”。本书是哈维通过分析各种与致富有关的内在思维,挑战与财富有关的局限而消极的想法、习惯和行动,并通过实例展示众多实现财富自由的过程,最终汇集而成。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哈维,来觉察自己的方方面面,学习通向财富自由的思维模式。

01

重新设定你的财富蓝图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迫切想要得到金钱,但在财务方面却总是一塌糊涂;有些人在追求财富的路上有好的开始,但却总是因为诸如经济下行、合伙人背弃等种种原因,最后不得善果;还有一些人在很有钱之后,总会因投资不善或者挥霍等原因,最终一夜回到解放前。

对于这些现象,你很可能将原因归咎于他们不善于创造财富或者守住财富。但如果这么想,你就错了!

我们的财富创造模式,来源于我们潜意识对自己成长经历的解读。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到的信息,形成“程式设定”,并最终影响我们追求财富的想法和行动,也就是作者说的“财富蓝图”。

哈维在书中讲述了他太太的亲身经历,验证了成长中的经历,对财富蓝图的巨大影响。

在小时候,哈维的太太只要听到卖冰淇淋的货车发出的铃声,就跑去找妈妈要硬币,而妈妈总是告诉她自己没有钱,爸爸才有钱,让她去找爸爸要钱。于是最后她总是从爸爸那里要到钱,然后开开心心地去买冰淇淋吃。

长此以往,这样的经历,让她形成了这样的金钱概念:女人没有钱,男人才有钱。同时潜意识告诉她,应该花掉自己所有的钱。

于是在结婚后,她总是期待哈维拿钱回家,并且有多少钱就会花多少钱,从来不储蓄,也听不进哈维的劝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在年幼时接触到的关于金钱的话语和行为,会留在潜意识里,成为支配自己金钱观的一股力量。那么你可能会有疑问,既然缺钱的原因如此根深蒂固,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呢?

作者告诉我们:唯一能改变你的外在世界的方式,就是先去改变你的内在世界。为此,作者提出了改变的四个关键因素:

第一个关键因素是觉察。想要改变你的现状,首先需要知道是什么事情影响了现状。你要仔细观察自己,真正了解自己的想法、习惯和行动。你可以写下小时候听到过的所有描述金钱、财富和有钱人的话语。同时你也可以想一想,父母处理金钱的方式和习惯,哪些影响到了自己,或者思考小时候遇到了哪些与钱有关的事情,对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当你对于影响自己金钱思维的因素有了觉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理解,这也就是做出改变的第二个关键因素。你要去思考小时候和金钱有关的经历,是如何影响并最终改变了你的财务生活,从而认识到你的一切现状都是从你的内在而来。

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和你与生俱来的思考方式划清界限。你需要明白,自己原先关于金钱的想法和思考方式,并不是现在的你真实的想法,而现在你有权利选择改变。

最后,你要重新设定你的财富蓝图。你可以提出自己的宣言,大声告诉自己:我要放开以前那些没有正面意义的金钱经历,选择新的思考方式,接受那些使我更有力量的想法,创造新的富裕的未来。

通过这些改变,我们就能重新设定自己潜意识中的财富蓝图,从根本上撼动那些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消极想法,从而打开我们迈向财富自由之路的大门。

02

舍弃“受害者”角色,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人,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钱财在买彩票这件事情上,他们相信并且时刻期待着财富降临在自己身上。然而,会花很多钱买彩票的人通常是穷人,而这正是富人和穷人最具差异的思考方式之一:

富人相信自己可以创造和掌控自己的人生;穷人则认为对自己的生命没有控制权。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只有你能创造自己的成功,也只有你能创造你的平庸,你的人生状态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与富人相比,穷人往往不为自己生命中的一切负责,而乐于扮演一个“受害者”的角色。

首先,他们通常责怪他人,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在的因素,而完全不检讨自己。比如,他们会责怪经济不景气,怪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怪他们的老板、员工,怪合伙人,怪配偶甚至怪自己的爸妈。总之,错的一定是别人或者别的事情,而不是他们自己。

然后,他们会为自己找借口,把自己的失败合理化。比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钱真的不是很重要”。作者发现,会说这句话的人,通常正陷于缺钱的窘境中,他们只是想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困境是合理的。作者认为,钱就像你身边的合伙人或者朋友,他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如果你认为钱不重要,那么你就很难拥有大量的财富。

此外,“受害者”通常是一个爱抱怨的人。就像吸引力定律所说的“物以类聚”,我们所关注的事情通常会不断扩大,而那些不停地抱怨、传递负面能量的人,由于关注的重心都在消极的事物上,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坏事进入生活中,从而导致越爱抱怨,日子越不好过。

总之,放下责怪、失败合理化和抱怨,舍弃“受害者”角色,我们才能找回自己的力量,从而掌控自己的人生,去创造财富。

你可以用一个动作,为自己的设置一个“停止键”。比如当你发现自己在责怪别人、找理由或者抱怨的时候,做一个食指划过喉咙的动作,以此来提醒自己你正在断送自己致富的机会,告诫自己马上停止,直到把这些有害的习惯全部消除为止。

你还可以为自己制作一份责任“简报”,在每天临睡前,分别写下你今天进展顺利的事情和不顺的事情,然后思考自己是如何创造出这两种情况的,或者自己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通过这样的练习,你会逐步做到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并且知道哪些事情对自己有益,哪些没有。

富人主动创造,而穷人被动接受,这两种完全相反的思维方式,是缔造贫富差距的重大原因之一,所以检视自己,从现在开始,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03

放下嫉妒,用开放的心态欣赏他人的成功

生活中,仇富的事例比比皆是,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人用憎恶的语言,痛骂有钱人,他们似乎认为,都是因为有钱人把所有的钱都赚走了,从而导致自己变得贫穷,而这无疑是受害者的典型姿态。

作者哈维就有过被仇恨的亲身经历。

当哈维把自己的普通汽车,换成高档跑车之后,突然开始有人在他前面插队,有时候还无缘无故对他竖起中指,甚至有人故意往车上丢东西。

在接近圣诞节的一天,哈维开车经过一个低收入区,准备送火鸡到一个慈善机构去。当他把车停下来打开天窗的时候,突然有4个人把啤酒罐朝汽车的天窗丢过来,在造成了5个凹洞和几道深深的刮痕之后,从哈维身边呼啸而过,并用粗鲁的语言大声骂他。

在这样的事情频频出现之后,哈维租了一辆普通的汽车,在此之后再到那个地区,便再也没有碰到类似的问题。

撇开哈维所遇到的这样的极端事件,生活中对于财富拥有者的犀利言辞,也随处可见。其实,我们对别人的财富所抱持的负面想法,并不会对那些财富的拥有者造成任何影响,但是当这些负面的信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我们的潜意识会将财富和负面想法联系起来,那么结果很可能是你永远也得不到你想要的钱财。

所以,正如夏威夷胡那人的哲学:祝福你想要的事物。练习去欣赏和祝福有钱人,从而让我们的潜意识首先去接受财富,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生活中,如果你看到别人漂亮的房子、温暖的家庭、姣好的身材和外形,尝试收起你的嫉妒,不要嘲讽,而是祝福他们,把他们当做模范。

此外,如果你身边有思想负面而消极的人,那么你需要做的,不是改变他们,而是做好自己,保持冷静,内在祥和,让自己变得更好,从而成为榜样。

当然,如果你实在无法抵挡周围的消极能量,那么就应该勇敢作出决定,让自己逃离有毒的环境,从而避免自己被诸如争执、八卦和诽谤在内的有毒能量所感染。

最后,我们还可以去图书馆,书店或者网络上,找到一些成功人士的传记来读。比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比尔盖茨等等,去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从他们的故事里寻找启示,学习一些追求成功的策略,并把他们当做自己生活中的榜样。

总之,尝试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那些你羡慕的对象,用积极向上的姿态,努力接近你的目标,最终你也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04

坦诚地接受自身价值,接受财富

富兰克林说,钱财并不属于拥有它的人,而只属于享用它的人。

有的人即使拥有了可观的财富,也不知道如何合理地使用,最终导致财富离自己而去。对于他们来说,拥有钱财,似乎是灾难的开始,为什么会这样呢?

作者告诉我们,原因是他们不懂得接受。而是否能够坦然地接受财富,也是有钱人和穷人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差异,有钱人都是很棒的接受者,穷人则相反。

很多时候,我们不善于接受,源自于低度的自我价值认定,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或是不配。

在我们多数人的成长过程中,相比于肯定和支持,我们接收到的更多的信息,是否定和处罚,正是这些信息,形成了我们潜意识中负面的自我评价。

比如小时候,你很可能接受过这样的惩罚:“你不乖,所以不给你吃糖”。而随着成长,这些处罚可能变成“你不好,所以没有钱”,所以有些人会在潜意识里想要毁掉自己的成功,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应得的财富。

而作者告诉我们,有没有价值,其实是自己决定的,除了自己,没有人会为你标上“有价值”或者“没有价值”的记号。所以你需要做的是为自己编写一个有价值的故事版本,然后照自己想要的样子,去采取必要的行动,让自己成功致富。

除了低价值感,人们没有接受能力的另一个原因,是被一句格言所误导了,也就是“施比受更有福”。

哈维的一个学员就是这样,在课堂上,他哭着说:“我就是没有办法看到自己有那么多钱,而别人什么都没有。”

在哈维的帮助下,他最终认识到,与其让自己成为穷人中的一个,不如为自己创造财富,然后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在改变自己的想法之后,他开始正视自己接受到的财富,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使收入增加了十倍,并且因为帮助其他人而感觉非常好。

其实,给予和接受本来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只要出现一个给予者,就有一个接受者;而每一个接受者的对面都是一个给予者。

钱财并不会让自己变坏,如果你是一个善良和慷慨的人,那么接受财富,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善良和慷慨。

那么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可以做什么,来增强自我价值感呢?

首先,我们要练习接受赞美。如果你想要给予,对方却不愿意接受,那么你的感觉一定很糟糕。别人给予赞美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可以尝试着接受别人的赞美,向对方说一声“谢谢”,而不是本能性地否定,或者马上回赠一个赞美。这个练习不仅会让你自己感觉更好,对于赞美者来说,也能感受到送出礼物,而没有被丢回来的喜悦。

第二,用感激的态度,接受收到的钱。不管是收到的礼金、领到的薪水还是做生意的营收,我们都要抱以感激和开放的态度,放下不配得的内疚感,抑或是金额太小的不屑一顾。作者认为,你做一件事情的方式,就是你做所有事情的方式。对金钱抱以开放和接纳的态度,那么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都会有良好的心态。

第三,适当地奖励自己。你可以为自己设置一个“玩乐”账户,然后用里面的钱,一个月至少做一件能让你的身体或心灵得到养分的事情,比如做个按摩、让自己吃一顿奢侈的饭,或者欣赏一场歌舞剧表演等等。通过对自己的这种奖励,会大大增强你的接受能力,并且提升你的价值感。

相信通过这样的练习,你一定会坦诚地接受自己,并享受生活中的所得,因为你得到的一切东西,都是你所值得拥有的。

05

走出舒服区,行动产生结果

很少有人会否认,自己想变成有钱人,但多数人不能实现财富梦想的原因,是只有想法而没有行动。

作者哈维告诉我们,我们的想法是属于内在世界的东西,结果则是属于外在世界,而行动,正是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间的“桥梁”。

那么既然行动如此重要,我们为什么总是会不敢前进呢?答案是对踏出舒服区的恐惧。

哈维的一个学员分享过这样一件事情:他很想要去参加一个课程,并且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中,已经有十几个人参加过这个课程,已经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和结果,但是因为路程遥远,所以他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去。

哈维告诉这位学员,如果几个小时的车程就能挡住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任何事情都可以拦住你的成功。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即便有确定的好结果摆在面前,我们也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徘徊在自己的舒服区。但是,如果你想要得到成长,就必须要踏出你的舒服区。

就像我们在第一次尝试新事物的时候,感觉通常是不舒服的,但多次尝试之后,就会开始习惯并觉得舒服。作者认为,一切事物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不舒服的,但如果你坚持下去,就会穿越不舒服的区域达到成功。

所以当你感觉不舒服了,不要退回原来的舒服区,而是继续往前进,你要练习在面对恐惧的时候采取行动,而不是被恐惧挡住行动,才能最终收获胜利的果实。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战胜恐惧,踏出舒适区,练就强大的内心呢?

首先,你可以列出三个最大的忧虑困扰或恐惧,把自己害怕的情况写下来。然后思考,如果情况真的发生了,你会怎么做?你有应对的方法吗?而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作家马克.吐温曾说:我这辈子有过几千个问题,其中大部分从来没有真正发生。所以做完这个练习之后,放下你的担忧,开始行动吧。

然后,你要通过刻意练习,走出你的舒服区。你可以特意做一些会让你感到不舒服的决定和事情,比如跟一些你平常不会交谈的人说话,找老板加薪。或者每天提早起床一个小时。你要不断的告诉自己,自己唯一能成长的时机,就是在踏出你的舒服区之后。

最后,你要觉察和管理自己的思考模式。注意观察你的想法,判断他对于你的快乐和成功有没有益处,然后只注意那些,会增加你力量的想法,不再专注于那些会减弱你力量的想法。每当你的大脑里面出现一个不惧支持力量的想法,比如“我不行”或者“我不喜欢”的声音时,告诉自己,你的心灵自己做主,一定要用行动来对抗它,直到负面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微弱。

通过这些行动,你就能战胜自己的恐惧,从而离自己想要的结果越来越近。

以上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在日复一日匆匆忙忙的追逐和忙碌中,钱财似乎成了我们通往快乐和幸福最大的障碍,也许你经常有这样的想法:

等我有钱了,一定好好陪伴父母;等我有钱了,要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等我有钱了,就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

于是很多时候,我们顾不上身边的温暖和眼前的风景,我们一心往前冲,渐渐地,有人开始变得焦虑和迷惘,内心逐渐变得荒芜,甚至最后忘却了初心,渴求命运的眷顾。

撒切尔夫人说:金钱不是目的,而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当我们陷入思维的盲区,把手段当成目的,往往和自己的目标背道而驰,财富也终将离我们越来越远。

其实,这世上从来没有突如其来的成功,慌张的追赶并不是我们成功路途的捷径,我们需要先停下匆忙的脚步,认清前进的方向,才不会误入生活茫茫的迷雾之中。

只有对自己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跋涉努力,不懈奋斗,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坚持,才能早日鸣金收兵,摘取胜利的果实。

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认清自己的目标,不断优化自己的想法,矫正自己的行动;让我们坚定自己的每一分努力,不断为自身的成长添砖加瓦;让我们用富足的内心,来迎接最好的自己;让我们用开放的心态,来接纳未来的无限可能,和向往的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