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观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古时,人们从五官 的感觉来认识世界,目之所及为世间万物。佛家称世间万物具有相,自古以来人们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时,是执着于相的。有人或寄心山水诗歌或追名逐利,所以有人挥毫泼墨成就天地大观,有人平步青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是我们在“相”的影响下做出的选择。那么在欧洲文化背景下,人们是如何认识和表达视觉所涉及的对于自己的影响呢?

在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希腊在历史,社会,经济和地理原因的作用下,雕塑和建筑都表现了一种理性的标准的一种美感。雕塑主要以展现人体的美感为主。当时重视体格素质的锻炼再加上希腊气候宜人适合户外运动,并且人们不以展露自己的身体为耻。这就给了雕塑家观察人体的机会。米隆的《掷铁饼者》和《尼多斯的阿芙洛狄忒》便是其中的代表作。雕塑家有机会观察人体,于是才有机会思考人体的比例,于是才能在提出人体应该是头长7倍的理想比例。那到了中世纪由于基督教的影响,那时的艺术作品都是宗教意识的体现,从那不勒斯圣洁纳洛地下墓室的门厅到圣索菲亚大教堂穹窿以及基督的塑像教堂的柱头还有演绎圣经故事的镶嵌画反映了人们耳濡目染的环境。罗曼艺术和哥特艺术的出现依然是围绕宗教的产物。尽管在中世纪人们的创造力受到了宗教的束缚,但不能否认的是中世纪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壮观宏伟的绮丽的让人叹为观止的教堂。人们在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都以上帝为主忽视了人作为自然创造物同样具有艺术特征。而这一现象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发生了改变。文艺复兴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艺术方面的称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动机”。人们在建筑,绘画,雕塑方面开创了许多新的规则和流派。其在作品中展现的人性的力量是打动人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艺复兴逐渐远去,在出现了浪漫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等等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的艺术派别的时候,人们兴奋于对于艺术的丰富,对于艺术的诠释。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一些艺术派别早已消亡。我们去观察那些艺术作品时,往往被打动是那副作品的整体的简单性,那是直接打动观者内心深处的。那些逐渐或者已经脱离具象和逻辑走向了意识层面的绘画作品才会引领观者去解读,人们没有必要去对一张高清数码照片解读,能做的只有分析背景,构图,光线的明暗分布等,那只是分析而已。无论是解读绘画作品,还是从作品之中解读自己,那都是心灵的碰撞,表达欲的满足。

人在观察外界的同时也是在探索外界,不觉之中被外界影响,当人们想要表达心中的那个“外界”时总是会不可避免的带上自己的情感,这个时候描述与本体之间就存在了偏差。在追求描述与本体的统一的时候,这种消除偏差就成了远处的地平线,就在那里,但是永远无法到达。不同的人在描述相同的东西时,都会有自己的表达,这种表达将作品赋予了属于作者自己的独特性,就像《小王子》中那朵玫瑰花,小王子对花的精心照料使他的花是不同于花园中别的玫瑰花的重点所在。偏差既然无法消除,那么真实的真实又在哪里呢?真实这个词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在判断事物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标准,需要标准这件事就证明了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所以我们都处在一个相对的状态。去看山看水,山是那时的山,水是那时的水,换个时境,山就是这时的山,水就是这时的水。文章开头所讲的三重境界,就如同作画。开始学画时。从最简单的点,线学起,那时画画只有,后来慢慢学习技巧,画面便丰富了起来,作画时,求精细,便精细,求层次,便层层渲染。人们惊叹于画面的精美时,只关注作者绘画的技巧,忽视了作品背后的东西。继续作画,以求达到打动人心的效果时,人们才会发现那些寥寥数笔勾勒的,极其简单的线条和点围成的,往往才能打动观者,就像国画里的留白,就像《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对于男主人公隐忍的表达。留下了空白,便给予观者想象的空间,才能让观者主动去感受作品。

起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画画也就是画画。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画画也就变成了炫技,也就是为了金钱。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画到了最后,一切的情感表达都在那简单几笔之中。可谓是“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