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慎独的人,修好身,守好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2

做一个慎独的人,修好身,守好心,慎终如始。

慎独,当一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依然能够做到保持自身最真实的本性,不欺骗自己,不敷衍自己,是一种自律,更是一种高级的自我修养。

慎独,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修养,它实质上亦是一种至高的修身养心境界。慎独的人,内心是坦坦荡荡、光明磊落的。

孟子曾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内心坦荡的人,身上自有一股子浩然正气存在。有正气的人身上充满正能量,时刻鞭策自己,强大自己的气场,也影响他人的成长向善而行。

唯有坦荡,方得心安。反过来亦是如此。

古人有言:“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这个世间繁华万千,新鲜的事物层出不穷,充满各式各样的花样,刺激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神经,诱惑着蠢蠢欲动的心苗。能够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欲望和诱惑面前,保持内心的清澈如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的人能够克制自我,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自律严以加身,不迷失方向。但依然有许多的人,迷失了方向。

不欺骗自己,如如不动,慎终如始,做一个慎独的人,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都不简单。

慎独,是对自我的要求,对自我的约束。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依然能恪守正念、正行,不起歪心思、坏念头,不做坏事。

关于慎独,刘少奇同志曾经做过通俗的解释,他说: “ 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做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做到‘慎独’时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标尺。”

坚持做到‘慎独’时所能达到的程度?这是值得每一个想做到修身‘慎独’的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如果你是以为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请自问一下,自己能否长期做到‘慎独’二字呢?

也许偶尔一次、二次、三次,很容易做到,但是每每如是,自己都能做到吗?

慎独,是一种高度的理性自觉。不是因为外界的约束才要慎独的,而实在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诚”和“无愧于己”才要如此的。

讲究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境界如何,不光看他平时是如何对待他人的,更有必要看他在独处时、别人看不到的时候是如何要求自我的。

南宋思想家、心学创始人陆九渊说:“慎独即不自欺”。

独处守心,严以律已,诚心待人,不放纵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内心的底线,反思自己的言行,仰不愧天天,俯不怍于人、不愧于地,更不愧于自己的内心。

北宋时候,臣子们在休息日大都出门游玩,晏殊却经常一个人在家闭门苦读。宋真宗觉得他这个人严于律己,提拔他做太子舍人一职。

晏殊心中自知其中缘故,于是就直言对真宗皇帝说:“不是我不想出门游玩,只是囊中羞涩,迫不得已才闭门读书。”

了解到内因后,宋真宗反而更加喜欢晏殊了,凡事都重用他。

以心换心,以诚换诚,真诚才能换来真心。慎独不欺人,不骗己,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诗人曹植曾说:“只畏神明,敬畏慎独。”

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人,要懂得敬畏。上不欺天,下不瞒地,严于律己,守好本分,修好身,守好心,收获完满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