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稳步发展、成绩斐然(1987-1998)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1987年春,县人事局、畜牧水产局等单位,从第一届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97名学生中,择优录用了61人,其中22人被聘为乡镇干部、39人聘为专业厂场的技术工人。举行毕业典礼时,校长傅振声率县党、政、人大、政协及联办单位主要领导15人到会祝贺。这一年设立了生产实习处,规范、管理职业学校十分重要的教学实习工作,李晓春任主任;新开服装专业,眭耀文、颜建成老师指导学生李波办的手抄报《晨光》,在全国中等学校手抄报评比中获三等奖。
1988年在城关开设服装展销、家电维修两个门市,为学生开辟了新的实习窗口,将经营理念和实践引入教学;马寿华、颜建成、陈恢庆老师指导学生办的《春风》、《北极光》等五种报纸,在全国手抄竞赛评比中获中专组1个三等奖、4个二等奖,是本届评比竞赛的学校中获得最多的学校。
1988年4月,国家教委计财司领导在省教委副主任冯象钦陪同下,来校视察,12月,市委、市政府率全市各县书记、县长来学校召开职业技术教育现场会,省科协领导也来校视察、指导学校工作。经省教委检查验收,学校被认定为“合格职业中学”,成为全省30所省级重点职业中学之一。
这一年新设农村家庭经营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专业类别已达7个。根据专业涵盖面扩大的实际情况,县政府行文将学校更名为衡东县第一职业中学。
为了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学校第一次组织毕业生到深圳集体就业。现在这些毕业生中事业有成,当董事长、总经理、主管者大有人在。学校曾多次请他们回校现身说法,起了很好的推动、示范用作。
1989年下学期,根据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对所有校办实习厂、场、店实行专业对口承包,实行班主任领头并承担经济风险、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参与、按比例分红的承包责任制,订有完善的管理、操作制度,大大调动了师生的教学和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实习厂场的教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也从中摸索出融教学、学习、生产经营、科技推广于一体的新路子,这种方式,在省、市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9年3月,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向天来校视察,4月,省教委主任龙禹贤来校视察,市教委领导周克皓、高国全、李康夷等也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工作。
1990年4月,学校通过省教委复查验收,6月晋级职业中专,9月列为全省试办示范性职业中学。1990年衡阳市绿化委员会授予“园林式单位”称号。
1991年在离校区不远的赵家凹村征收了118.187亩林地,作为林果专业的实习、生产基地。
1992年引进良种水果奈李并建成约10亩面积的奈李园,使学生成了全县的奈李种植、培训,推广、种苗供应基地。在校学生不管学的农科还是工科专业,每人免费拿10株奈李苗回家种植,使得这种新型、质优、高产水果一下子便在全县遍地开花,迅速推广开来。
与此同时,学校建起了土高压消毒塔、制造了土接种箱、面向社会开办了食用菌生产培训班,在全县迅速推开了食用菌的生产。学生罗卫军、罗卫国兄弟,利用课余时间搞蘑菇生产,当时衡东菜市的食用蘑菇大多是他兄弟的产品,当年获纯利8000多元,解决两兄弟的学费绰绰有余。
1992年学校与边远、贫困的德圳乡签订了《校乡联姻、科技兴农》协议,派专业教师、学生,定时与驻点联系,先后40余次深入该乡林场、果园、渔场、猪场进行技术指导、科技示范;散发科技资料上万份,接受辅导农民达7500多人次;提供奈李苗5000多株,鱼苗2.5万尾,良种猪苗150头,使该乡一年内就涌现了28家种养大户,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联合县财校、卫校共同推进衡东县的职业技术教育,探索职教规律,这三所学校在1993年成立职业教育协会,定期开会研讨职教工作,并且共同出资建立职教基金。1993年下学期,三校联合举行的文艺晚会取得圆满成功,职业教育在全县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
1993年试行由学生公开选聘任课教师,把教师的师德、教学水平、工作态度、能力等推到学生检验的最前沿。学校对四名落聘教师采用停薪留职方式,由落聘教师自行另谋职业。这四名教师经过一年摸爬滚打,尝遍自谋职业的酸甜苦辣,回校恢复工作后,每个人的思想、工作作风有了质的变化,都获得学生欢迎,后来都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
1993-1995年为争创省重点职业中专时期,学校新建了学生实验大楼、阶梯教室、师生宿舍楼、计算机室、语音室、锅炉房、两栋教学楼加层等教学、实验实习及生活设施,添置了大量图书、仪器,办学软、硬件有了很大提升。
1995年5月接受省教委的评估检查,经国家教委批准,省人民政府于1996年10月授牌,成为湖南省重点职业中学。
争创省重点期间,全校师生紧密团结在党支部、校行政周围,思想高度集中,行动高度一致,学校具有高度的凝聚力。眭耀文、许光林、赵新根老师辞掉了去广州、深圳当厂长、经理、高级技工和高薪聘请,青年教师王勋业已拿到了调往爱人工作单位的调令,他不但自己没有去,还通过努力将其爱人调来这里。在经济大潮汹涌、经商下海成为时尚、其他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纷纷“东南飞”的时候,该校是惟一没有教师下海的县办中学。
从建校到1995年成为省重点职业中学,历时15年,送走了5届毕业生,这些以农科专业为主,服装、电子专业为辅的毕业生,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取得了骄人成绩。林果专业罗丹是中国农大博士生,现在国务院农村政策研究室工作。家经专业谭斌是西南农大硕士研究生,发明柑桔酿酒技术,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已取得新西兰博士学位。 水产专业谭焱良对口考入湖南农大,获法学硕士学位,现在是湖南农大院团委书记。吴将林、罗国吾等28名毕业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带领乡亲们务农、脱贫致富,成绩突出,被提拔到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乡镇长、副乡镇长等领导岗位。服装专业文旭明对口考入湖南师大,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在十大名牌衬衫“益鑫泰”的技术顾问,担任过湖南电视台“建国五十周年文艺晚会”服装总总监。服装专业的武文斌对口考入湖南师大,毕业后获得全国纺织院校服装设计大赛金奖。水产专业的袁金星以过硬的技术和突出贡献,成为厦门市十大外来杰出青年,受到胡锦涛同志接见。扎根农村,利用所学知识带领村民致富的学生更不乏其人。畜牧专业刘爱平,带领370户农民组建爱平养殖集团,年产值过亿元,被评为第十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受到胡锦涛同志接见。水产班毕业学生郭东乃承包了村里40亩果园、13亩水库、搞了3亩稻田养鱼、牲猪年出栏150头,成为远近闻名、带领乡亲致富的综合种养大户。
1996年该校应广州军区后勤部所属万田农场之请,派出一名专业教师率5名应届毕业生前往,他们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全新的管理方法,使这个年出栏近万头牲猪、预计当年要亏损25万元的猪场起死回生,当年不仅没有亏损,还盈利20万元。农场除开支付5名从事劳动的毕业生的工资外,学校没有要农场给付派出的专业教师的工资,更没拿该农场一分钱酬谢金。
1996-1998年,学校进一步稳定发展,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满足市场的多种人材的需求,增设了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工艺美术、机电、企业管理、商贸英语、文秘保安等专业,农科专业则因生源萎缩停止招生。
校级领导任职情况:
姓名 职务 起讫年月 去向
傅振声 校长(兼) 1984.7-1992.8 辞去兼职
刘美扬 副校长 1984.7-1986.8  在职
刘美扬 校长 1992.8-2003.8  调离
赵海楠 副校长 1986.8-1990.8  调离
郭豪雄 副校长 1988.11-1989.8 调离
汪礼煌 副校长 1984.7-1995.12 退休.
凌斐如 副校长 1990.8-1998.4 退休
罗利辉 副校长 1994.9-2003.7 调离
李湘淼 副校长 1995.9-1998.8 免职
眭耀文 副校长 1998.8-2003.8 升职
刘美扬 党支部书记 1991.8-1992.2 调离
1992.12-2003.8
阳发钧 党支部书记 1992.-1992.12 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