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世界第一牛",穷地方为何偏爱"穷折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23
国家级贫困县湖北郧西县七夕广场上,有一座“世界第一牛”铜雕,由12吨纯铜铸成,是世界最大的卧式铜牛,也是该县标志性雕塑之一,耗资达百余万元。 一些穷地方总喜欢穷折腾,要么办台晚会请明星花几百万,要么在形象工程上搞各种“XX之最”。究其原因,不是为了老掉牙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是效仿大跃进时期的“放卫星”,核心都是不求扎实稳步发展,光在浮夸面子上做文章。与其说这是某些地方行政者的发展观有问题,倒不如说是个别人急功近利的政绩思维在作祟,指望靠“驴粪表面光”获得政绩上的肯定。总有人这么搞,也说明一些政绩考核肤浅偏狭,某些上级不求深入调查研究,对看上去很美比较“感冒”。 对讲究实际的群众而言,某些“地标”与惠民八杆子打不着,一些所谓的文化节更是没文化。而且,老百姓还要为此明里暗里地埋单――某些地方明着搞摊派,推销晚会的票,甚至直接扣职工工资;暗里则是地方财政的钱是纳税人的血汗,某些干部“仔花爷钱不心疼”。劳民伤财工程在民众质疑声中不断涌现,反证了类似项目在规划运作时,压根儿就没有征求尊重群众意见,皆由地方领导拍板定夺。有鉴于此,某些地方的干群关系能不紧张吗? 穷地方穷折腾,也让人怀疑究竟是真穷,还是假穷。如果是真穷,就是在打肿脸充胖子,为了出风头,过把瘾,非要折腾出点大动静。还有则是装穷,一些地方已脱贫,却死抱着贫困头衔不撒手,依然向国家要各种补贴与优惠政策。甚至,还有地方热烈庆祝“荣获”贫困县称号。种种怪象映衬出扶贫与监管本身的缺陷不足。 物质贫穷不是最可怕的,怕就怕某些人患上思想贫瘠症。穷折腾的背后,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全然不解,是对改善民生乃政绩根本的无视。玩花活不只耽误发展机遇期,更是对行政公信力的严重伤害。对于地方的各种穷折腾,管理层当该出手时就出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