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笔记(一):从泰利斯到亚里士多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写给自己看的读书笔记,有些散乱……

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雅阁贝叶斯将其称为“轴心时代”。

中国:百家争鸣,儒道。(中间)(介于二者之间)

印度:最早的哲学著作:《奥义书》。(源于宗教)(说教)

希腊:希腊哲学。(和神话相决裂)(思辨)

一、 希腊哲学的非宗教精神

1. 希腊神话:自然力和社会活动人格化,神与人同形同性,迷狂的宗教精神,生成演化世界图示。

2. 希腊背景:外来文化交融,航海活动发现自然规律性

3. 自然哲学:自然(physis)-本性(nature)-本原(arche)-太初(基质和原则)

(宇宙是本原分化演变的产物,本原是在宇宙内起作用并且赋予秩序的原因)

二、 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

希腊文:闲暇(shule)---学校(school)

希腊哲学:

1.静观:静观者

2.辩证:矛盾、二元对立、一元中心、逻各斯中心主义

3.演绎:逻辑推理

4.理智:灵魂

5.实践:理性宗教、理性伦理学

中国哲学重实践,希腊哲学重思辨。

一、伊奥尼亚派(最早的物理学家)

1. 水本原说:泰利斯(希腊七贤之一),第一个提出什么事世界本原?——水。

2. 无定说:阿那克西曼德,本原是“无定”,调和各种规定性状态。

一些事物的生成伴随另一些事物的消亡,“补偿原则”:对无定的损害和补充。

3. 气本原说:阿那克西美尼,气综合了水和无定的特征,气势可以转化为其他性质的普遍性质。

4. 火本原说:赫拉克利特,火既是一种活动状态也是一种世界秩序。外在的本原可生可灭,内在的本原是不变的同一原则。

5. 逻各斯学说:内在的本原(逻各斯-理智-话语-说出的道理-logos)

变居不动,永恒的变化(生成辩证法)

(1)转化关系:事物无时无刻不向对立面转化,“人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

(2)和谐关系:对立的状态共存,“不同的音调创造出动听的歌曲”

(3)同一关系:对立面是同一事物的不同面,“医生用恶的手段带来善的结果”

(4)相对关系:对一个事物的某一面的取舍有不同的标准,“驴喜欢吃草和人喜欢黄金”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的数学家)

1. 灵魂观:将宗教和哲学结合在一起。为了死后重新获得灵魂—净化灵魂—音乐,哲学(和谐音调和和谐事物)--数。

2. 数本原说:数是万物的本原,是众多的,是不变的。

(1) 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纳为数的规定性。

数学中的比例关系:和谐构造

数学中的对立关系:阴阳善恶

(2) 数字先于事物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弱点:集合构造不能代替可感事物的自然运动

弱点:数学单元可以构造一切的事物的集合形状,但当时并没有无理数一说。

三、爱利亚学派

中心思想:世界本原是不变的一。

1. 理神论:可赛诺芬尼,神的观念的相对性必然导致荒谬性。神的绝对性和普遍性也是神的唯一性。神是无形的力量,不随着世间万物的变动而变动。神十世界最高原则的代名词,与崇拜人格的神相区别。

(不同的人种或是动物所想的上帝不一致)。

2. “是者”意义的辨析:巴门尼德(可赛诺芬尼的学生,爱利亚派的实际创始人)。

(1)理智:真理之路用理智来进行辩论。

(2)感觉: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

“是者(being)”作为感觉的对象,相当于可赛诺芬尼的“神”的概念,两者都表示“不变的一”。

(1)所是的东西不能不是。

(2)是者不是,而不是的东西必定是。

“能够被说的和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思想的内容需要“是”来表述,而同时“是”也有存在的意思。于是否定了是者与非是者之间的转化与联系。批判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一切事物处于转化过程中,它既是又不是自身。

是者的性质:

(1).不生不灭:不存在转化。

(2)连续性: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

(3)完满性:不动的一才是圆满。

是者不是抽象的概念,不是超时空的本质,不是无形状的精神,而是时间和空间中的存在,是滚圆的球体。

3. 芝诺悖论:芝诺(巴门尼德的学生),提出了否认运动的可能性的四个悖论。

(1)二分法:二分永远无法分尽。

(2)阿基里和乌龟赛跑:乌龟前进一定的距离就无法被赶上。

(3)飞矢不动:飞矢每一个时刻都是静止的。

(4)一倍的时间等于一半的时间?

“极限”承认间断性与连续性,无限性与有限性。但数学并没有回答这些对立面何以能够统一。

四、元素派(stoichenon)

这一学派哲学家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组成事物不可分割的物理单元。

1. 四根说:恩培多克勒,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为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组合分离的原因是“爱”和“恨”的外部因素。首次提出以善恶为本原。

2. 流射说:把认识归于感觉的感觉主义。“思想等同于或是非常接近于感觉”

(1)同类相知:事物与事物相似(恩培多克勒)

(2)异类相知:事物与事物对立。(阿那特萨格拉)

3. 种子说:阿那特萨格拉(第一个将哲学引入雅典的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后来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同质体”。

元素:在数量上无限多,在体积上十分细微,在种类上与可感性质相同。

心灵:能动性的本原,表示独立的纯粹的精神概念。外在独立性、无形的精神特征。

五、原子论

创始人:留基波和阿那特萨格拉的徒弟德谟克利特。

1. 原子和虚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不生不灭,可感事物可变化)

2. 原子的性质:原子运动的必然性,“万物都根据必然性去生成”

3. 流射和约定:

流射:(感觉是可感对象的影响流射在人的感官上所造成了印象)

约定:(感觉和事物的真相并不一致,酸甜苦辣都是约定的,颜色是约定的,只有原子与虚空)

【理智认识关于原子和虚空的真理,感觉把握可感事物的印象。印象虽然不是真理,但真理却不能违反印象。】

一、智者运动的概述

1. 何为智者:

智者的活动具有功利性——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胜的人。早期的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智者虽然是“有智慧的人”,但是智慧只是他们用来达到实用目的的手段。

2. 自然说和约定说之争:

智者的思想带有强烈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针对神话世界观。他们认为没有不变的真理,一切都可以怀疑。

(1) 自然说:克里地亚,寡头派。自然指的是人的本性,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本性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受法律和习俗的约束。(针对落后的习俗)

寡头派:斯拉希马库,“强权即是公理”。

民主派:希庇阿斯,本性没有贵贱之分。

(3) 约定说:普罗泰戈拉,民主派。人为了生存而在共同认可的道德原则下组成国家,主张用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针对蒙昧的本能)

3. 智者的功过:

优点:把神话世界观的批判转向社会政治领域,把哲学的主题由原始的自然转向人事。

缺点:片面夸大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对哲学的破坏

二、智者的代表人物

1. 普罗泰戈拉:

第一个自称智者的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类中心主义或是唯我主义。

3. 高尔吉亚:

无物存在、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即便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三、苏格拉底

“针砭时弊地神圣牛氓”

1. 认识你自己:否定早期的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来研究自然。

2. 德行就是知识:“无人有意作恶”,因为人们对他不正确的惩罚乃是出于无知,而他若不做正义的事而是出于自愿。

3. 苏格拉底的方法:

对话,承认自己的无知。提出问题但并不回答,使对话双方处于同等地位。

每个人的灵魂都蕴含着真理,人们未加考察便接受的偏见或是谬论蒙蔽了已有的真理。

一、生平和著作

以希腊英雄阿卡德姆命名的运动场附近创立学院(Academy)。

1. 作品概要:P44.

2.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理念型相是独立于可感事物的存在,否则就不会有确定的知识;灵魂属于永恒的理念序列,否则它就不可能预先具有潜在的、有待揭示的知识。

二、两个领域的区分

1. 分离学说的论证:

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调和了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矛盾。

大前提:不同的认识能力和不同的认识对象相对应。

小前提:意见和知识是不同的认识能力。

结论:意见的对象和知识的对象是不同的。(谜语P47)

2. “四线段”比喻:

(1)幻像(2)信念(3)数学(4)理性知识

3. 太阳的比喻:

太阳是视觉的源泉,善是心灵的眼睛,是认识的源泉。

4. 洞穴的比喻:哲学家王。

三、 理念论

1. 何谓理念:理念或型相,心灵所观察到的事物。

2. 分有和摹仿:

分有:指的是概念、共有性质的总结,大小、高低、美丑。

摹仿:事物的仿造物,床的图画是对床的型相的摹仿的摹仿。

3. “分有说”的困难:(1)(2)(3)(4)(5)P55?

4. 通种论:最普遍的型相。是者、运动、静止、相同、相异……

5. 二分法:区分和集合是辩证法的两条途径,集合是由低到高逐步上升,区分是由高到低下降的过程。人被定义为有理性的动物。最终产物被叫做“不可分割的型相”。

四、灵魂学说

身心二元论,灵魂和身体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实体,并没有否认其中的相互作用。人不是身体和灵魂的结合,而是利用身体达到一定的目的的灵魂。

1. 灵魂的三重区分:

理性:控制着思想活动

激情:控制着合乎理性的情感

欲望:趋乐避苦的倾向

2. 灵魂回忆说:学习就是回忆,其作用在于唤醒、提示、触动知识。回忆灵魂曾经见过的理念。最高的智慧只有在死亡之后才达到。

3. 国家是大写的人:社会正义就是每一个人都只做适合他本性的事情。

4. 政治哲学:《理想国》

一、生平和著作

人们通常把亚里士多德开创的学派称为逍遥派。他的著作涉及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伦理学、美学……

二、物理学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物的“形式和形态”

1. 三本原说:事物运动的本原有形式、缺乏、质料。

2. 现实与潜在: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现实和潜在是运动的两重本质。

3. 四因说:(1)质料因(2)形式因(3)动力因(4)目的因

4. 目的论:主张把自然看作有目的的活动,运动是目的的实现。

5. 位移运动:性质、数量、位置。

6. 时间:由“现在”所构成的连续序列。

7. 连续性和无限性:(1)体积不能无限扩展,但可以无限分割(2)数目可以无限扩展,但不能无限分割(3)时间既可以无限扩展也可以无限分割。

8. 天界地界的区别:第一推动者本身不运动,又被称作神,是形而上的最高原则。

三、形而上学

希腊文中的意思是物理学之后。“人在本性上是求知的”。

1. 对理念论的批判:理念型相是无用的设定,其结果没有解释个别对象与类的关系,反而扩大了需解释的对象。并且反对感觉和理性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想象不存在的事物,但是并没有现实中的对应。

2. 形而上学的对象:“是者”概括了“本原”、“存在”,“本质”,“善”,“真理”。

3. 系词“是”的逻辑功能:(1)判断的连接词(2)指称主词自身(3)表示被定义的概念与定义的等同。

4. 是者的实体意义:

(1) 实体的属性:实体为先,属性为后。是者的中心意义是实体。

(2) 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个体是第一实体,种和属实第二实体。

(3) 第一实体与定义:形式与本质是第一实体。

5. 两种关于第一实体的理论矛盾:

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实体是个体也是本质,就诞生了问题:第一实体是个别的还是普遍的?是事物的存在还是本质?后世的形而上学始终围绕着普遍主义与个体主义、本质主义与存在主义的不同倾向。

6. 具体实体:现实意义上的实体,而非逻辑意义上的实体。经验世界的一切实体都由形式和质料、实在和潜在两方面构成(质型论)。质料、潜在性高的实体—形式、现实性高的实体。

7. 神学:不动的推动者,纯形式或纯活动,纯思想或思想的思想。

四、灵魂学说

灵魂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的原则,有生命的事物的运动的原因。

1. 灵魂的性质:批判了两种观点。灵魂是身体内部推动生命活动,生灭和运动的原因。

(1) 把灵魂当作独立的运动实体的柏拉图的观点。

(2) 把灵魂和身体看作两个分离的实体的二元论观点。

2. 灵魂的功能和类别:人类、动物、植物的灵魂有高低之分。“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3. 灵魂的感觉活动:感觉应被理解为一种撇开质料而接受可感形式的能力。

4. 灵魂的理性认识:理性作用于想象的印象,把可知形式从可感形式中完全抽离出来,产生出理性的概念。

五、实践科学

(1)研究个人之善的伦理学(2)研究公众国家之善的政治学。

1. 善和幸福:这种以幸福为伦理活动终极目标的观点叫做幸福主义。强调德行是幸福的本质,快乐是幸福的外在条件。

2. 有意无意的行为:无意的行为没有道德属性。只有对有意的行为才值得赞扬或是责备。

3. 实践的智慧:德行确保目的的正确,实践智慧确保实现目的的手段。实践智慧(思虑和选择)只考虑具体的环境和事实,理论智慧追寻事实的原因。

4. 中道学说:实践智慧选择德行的标准。做事最完美的尺度。(自信是骄傲与自卑的中道,但程度适中的邪恶还是邪恶)

5. 城邦国家:“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只有在公众的政治生活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德行。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