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延滨阅读理解的答案拜托了各位 谢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3

叶延滨<<灯火的温情>>阅读理解的答案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这种恐惧不是对黑暗本身,而是对藏在黑夜里的鬼怪的敬畏。长大了,常走夜路,在乡间,在大山里,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我对黑暗的印象。天地浑然于漆黑的夜幕之中,天上无星无月,有时飘洒一些无端的雨丝,黑影憧憧,或是浓云或是山影或是树阴,黑暗在你面前悄然分开,又在你背后迅速合拢,只有路面上的水洼是亮的。这时候,我往往疾走如飞,目光朝着前方茫然地摸索,直至一盏灯像萤飞进心田,猛地点燃温暖全身的火——一种热爱和感激之情。 人生之旅,总会经常穿行于荒野无灯的境界,如火车会钻进漆黑的隧洞。当列车在长长的隧洞中穿行时,虽然身处险境,但作为乘车人,我们处之泰然,泰然是因为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是的,我们处于这个闹哄哄的世界,常常身处黑暗而不惊,有时来自一种盲目依赖和盲目信任。我读高中时正值“文革”,深夜值班站岗,四周万籁俱寂,心头还是害怕的,但回头看一眼同伴的眼睛,便相信这两个小时不会出事。现在回想起来,因为无知,反而坦然。 孤绝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独行夜路所给我们的 *** 。有时我身处闹市,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是红红绿绿的彩灯,而我却如处荒野,心里刮著凄冷的风。谁都可能产生这种体验,你明明被这个世界紧紧搂着,然而内心却感到自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不仅在闹市里,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会有这种孤绝感。那些熟悉的脸一下子变得陌生了,没有一张嘴向你说真话,没有一双眼睛使你感到温暖,无靠无助的感觉紧紧攫住你的心,从环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无灯。乞助和寻求怜悯是常被人采取的解脱方法,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 人生之旅常常有一段难以摆脱的黑暗,它对每个人都同样严酷。这种黑暗也许是一个大时代的国家民族的浩劫,个人只分担了其中的一份。这种黑暗也许只是个人命运中的小插曲,诸如失恋、被诬、疾病等等,对其他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琐事。然而每个人在通过这段黑暗时所产生的心境是不同的,解脱的方式也会各异。 说到这里,我可以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因为我们平素看不到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显影,会左右我们的言行。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应该是孤绝心境的最美描绘。“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此绝灭之境,能心平气和地垂钓,是一境界。能够不与人伍的独钓又是一境界,而能在绝灭孤独之中钓寒江之雪,乃是最高境界。以前老师讲课总说这是诗人失意心态的写照。 其实,人难免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惟一自持者。假如你在蓑笠翁的位置,会如何呢?我曾问自己。我说,我不如他,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 (散文选刊2006年8月) 1-4题为温州市2009语文高阶职称考试选中的阅读题; 1、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分析综合能力。从内容上来看,作者叙述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来自生活经历对黑暗的感触,亲切自然,而又令读者感到熟悉,正是为下文写人生之旅中的黑暗、人生的孤绝境界作铺垫。 参考答案: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行文自然,为下文谈人生的孤绝境界作了铺垫。 2、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结合文章语境中不难看出,第一段中的“荒野无灯”写的是生活经历对黑暗的感触,而第三段中的“荒野无灯”乃是身居繁华闹市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心里刮著凄冷的风”,有着一种“孤绝感”,一种“无靠无助的感觉”,这正是一种孤绝的心境。 参考答案:第一个指记忆中留下的对野外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第二个指身居闹市与朋友之中却感到无靠无助的心境。 3、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云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5分)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能力。本语句理解关键在于“冷”和“灯”的含义,从上文第四段“人生之旅常常有一段难以摆脱的黑暗”可看出,“冷”是指人生路上的孤绝环境,人生路上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挫折。而第三段中通过理解“荒野无灯”是“心里刮著凄冷的风”,“感到自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无靠无助的感觉”,可以理解“唤我归去的灯”实际上是孤绝人生中所缺少的真情和温暖,是“通过这段黑暗时”的解脱的方式。至此,也就把握作品的深层内涵。 参考答案:在作者看来,人生路上的孤绝(困难和艰苦)环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感受不到真情和温暖,没有自我救赎的灵魂。这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真情和温暖的渴望与向往,对人生信念和人格尊严的呼唤与坚守。 4.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期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络全文谈你的看法。(5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就人在孤绝环境中所采取的人生态度谈看法。可以结合全文,联络自己的实际加以综合发挥。由于此题的答案不具有确定性,因而对考生有较大的挑战性,对素质好的考生有极大的鼓舞作用。考生只要能扣住身处逆境,也要“保持自我,勇于进取”这个要点,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 5-8题为山东省2007高考语文选中的原创阅读题。 5、文章第一节作者为什么说对荒野无灯的感触难以忘怀?(6分) ①因为对黑暗的恐惧和想象中对藏在黑暗中的鬼怪的敬畏。②对温情灯火的热爱和感激。③沉淀于人生的经历令作者作出反思。 6、“你明明被这个世界紧紧搂着,然而内心却感到自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阐述。(4分) 参考答案: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与人相处由于缺少真诚和信任,充满普遍的冷漠,没有温暖和热情,人的内心没有值得信任和依赖的物件,虽然共同存在于这个世界,却感受不到彼此的温情和关爱,因而心理上觉得自己是被世界遗弃的孩子。 7、文中说柳宗元的《江雪》一诗揭示了孤绝处境下的三种人生境界,为什么说“能在绝灭孤独之中钓寒江之雪,乃是最高境界”?(4分) 参考答案:作者认为,人生难免失意,关键在于失意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于孤绝之际灵魂不沉沦,成为自我孤独高洁灵魂的持有者,这是沉沦乞怜求助者所不能达到的,因此说是荒野无灯的处境下最高的境界。 8、怎样理解作者笔下的“荒野无灯”和“灯火的温情”?(6分) 参考答案:①人生追求的路上难免遇到荒野无灯的处境,希望人世间充满温暖,热情和感激,而不是互相冷漠以对。②没有灯火的孤绝境界里,要不失风骨和尊严,保持独立高洁的人格。③作者含蓄地批判了现实的冷漠,表达了对人世间温情和关爱的渴望。

阅读理解 球赛与球迷(叶延滨)有关问题及答案

朋友,麻烦你把问题再补充一下,谢谢~!

窗叶延滨阅读短文答案

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这种恐惧不是对黑暗本身,而是对藏在黑夜里的鬼怪的敬畏。长大了,常走夜路,在乡间,在大山里,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我对黑暗的印象。天地浑然于漆黑的夜幕之中,天上无星无月,有时飘洒一些无端的雨丝,黑影憧憧,或是浓云或是山影或是树阴,黑暗在你面前悄然分开,又在你背后迅速合拢,只有路面上的水洼是亮的。这时候,我往往疾走如飞,目光朝着前方茫然地摸索,直至一盏灯像萤飞进心田,猛地点燃温暖全身的火——一种热爱和感激之情。
人生之旅,总会经常穿行于荒野无灯的境界,如火车会钻进漆黑的隧洞。当列车在长长的隧洞中穿行时,虽然身处险境,但作为乘车人,我们处之泰然,泰然是因为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是的,我们处于这个闹哄哄的世界,常常身处黑暗而不惊,有时来自一种盲目依赖和盲目信任。我读高中时正值“文革”,深夜值班站岗,四周万籁俱寂,心头还是害怕的,但回头看一眼同伴的眼睛,便相信这两个小时不会出事。现在回想起来,因为无知,反而坦然。
孤绝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独行夜路所给我们的 *** 。有时我身处闹市,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是红红绿绿的彩灯,而我却如处荒野,心里刮著凄冷的风。谁都可能产生这种体验,你明明被这个世界紧紧搂着,然而内心却感到自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不仅在闹市里,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会有这种孤绝感。那些熟悉的脸一下子变得陌生了,没有一张嘴向你说真话,没有一双眼睛使你感到温暖,无靠无助的感觉紧紧攫住你的心,从环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无灯。乞助和寻求怜悯是常被人采取的解脱方法,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

享受“失败”——叶延滨阅读答案

在网上问答案是一个不好的习惯,我只能说你这样成绩是不会提高的,另外也没动力,自己想想有什么让你有动力的事,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了自己喜欢的人!不要求答案,自己做最好。
作业嘛作业,既然是作业 就要用心去完成 如果给你答案的话 对你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先问同学,再问老师,一步一步来。

周涛<<亲爱的麦子>>阅读理解的答案

1、作者笔下的麦子很美,请根据文意概括其美在何处。(6分)
2、文中划线句“被小小的麦粒制约著的伟大物种啊!”应怎样理解?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5分)
3、本文耐人寻味。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文章第11段(“麦子进了磨坊……慢吞吞地磨损著”)进行简要赏析。(5分)
4、结合全文,探究“亲爱的麦子”这个题目的多重含义。(7分)

【参考答案】1、朴素柔和、不事喧哗的本色之美;(2分)天、地、人三者合作创造的深刻之美;(2分)忧伤色泽和圆满形态的和谐之美。(2分)(意思对就可)
【参考答案】2、说明人类仍然没有摆脱自然的制约,人类不是神,是万物种类的其中之一。(3分)这句话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或感叹的语气]、(1分)对比的手法[或反语的修辞]。(1分)
【参考答案】3、本段语言诗化、优美,富有意蕴。(1分)采用了联想、想象、(1分)拟人(1分)等手法,抒发了作者对麦子遭遇的同情和忧愤,(1分)同时发出了人同样被现实生活挤磨的感慨。(1分)
【参考答案】4、是对朴素本色、忧伤深刻的麦子的称颂;(2分)也是对那些像麦子一样平凡地生活着的人的称颂;(2分)更是对麦子代表着的和人类共同生活的自然的称颂。(3分)(意思对就可)

乔叶的<<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阅读答案拜托了各位 谢谢

(3分)成长是一件最漫长、最丰饶、最深情的事情。 (意思对即可) 2.(4分)说明对“成长”持不正确的认识具有普遍性,含蓄表明了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意思对即可) 3.(3分)内容上,强调小时候对“成长”的认识是错误的。结构上,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 (内容2分,结构1分。意思对即可) 4.(4分)必要的积蓄过程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明白,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5.(4分)让知晓学习的人永远在成长,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

散文阅读 静 叶延滨


叶延滨
静,可读可阅可览可听可感,可烟雨独立,可众人皆醉我独醒。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静,方得其真谛。
红尘喧嚣,心静一隅,方寸间退隐万家灯火,炊烟暮笛中,升华的性灵散淡如雨。或温一杯香茗,或捧一本爱书,或听风看雨,或赏花观叶,或醉心于一支曲、一首歌,亦或仅仅痴坐。云水禅心间,散尽繁华,约会本心,安享时光,解读自己,开悟自然,此境是静,是福,是禅,是悟,是卓尔不群的美。
山川风月,海啸云飞,大千世界,风尘濡染,蓦然回首,于蛙鸣虫戏间,任世俗衣袂翩翩,傲然独立;过眼云烟,山盟海誓,渐行渐远,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纯情停驻;宁静处,当初的情最初的爱滑曳指尖,抛开俗世的外套,是否当初既永远?名利世界,物欲沦陷,心若莲花情若磐石,尽享纯爱,这样的静,可比伊甸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然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生前不舍一根草,死时带不走一把土。尘世一遭不过尔尔,追名逐利、曲意逢迎、勾勾结结、奴颜媚骨、仰人鼻息、颐指气使、丢失本我、混沌媚俗皆不过一场空。山川啸傲、云卷云舒间静守,清蝉露饮,高洁盖世,人群中娴雅地做自己,清者自清,这样的静,永不流俗。
万丈红尘云烟起,消肩静对荷塘鸥。梅香雪魂襟袖宽,俯首沧桑一怀柔。伫立,回首。潇湘暮雨松涛际会间彻悟:圆满不过一轮月,禅心不过无哀愁。此可谓静得其道。
无需面壁,心静灵静,则静得其所。静得高洁、静得风雅、静得其妙、悟静得静、静得其静,静若菩提,大修为也。
叶延滨,现任《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48年11月17日生于哈尔滨,1982年分配到四川作家协会《星星》诗刊任编辑、副主编、主编共12年整。1994年调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任系主任、教授。1995年调中国作家协会任《诗刊》主编等职。曾获中国作家协会优秀中青年诗人诗歌奖(1979—1980)、第三届中国新诗集奖(1985—1986)以及十月文学奖、四川文学奖、北京文学奖、郭沫若文学奖等40余种全国及省以上的文学艺术奖。
诗人简介
1948年11月17日生于哈尔滨,在成都读小学,在凉山西昌读中学,在延安插队,在富县总后军马场当牧工、仓库保管员,后陆续当工人、工厂团委书记、文工团创作员及新闻报道干事等。1978年考入大学,在校期间获全国诗歌奖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辽宁省作协副主席,1982年分配到四川作家协会《星星》诗刊任编辑、副主编、主编共12年整。1994年调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任系主任、教授。1995年调中国作家协会任《诗刊》副主编、常务副主编、主编及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享受国务院 *** 津贴专家。
曾获中国作家协会优秀中青年诗人诗歌奖(1979—1980)、第三届中国新诗集奖(1985—1986)以及十月文学奖、四川文学奖、北京文学奖、郭沫若文学奖等40余种全国及省以上的文学艺术奖。
个人专著、
至今已正式出版个人的专著,有诗集《不悔》(1983)、《二重奏》(1985)、《乳泉》(1986)、《心的沉吟》(1986)、《囚徒与白鸽》(1988)、《叶延滨诗选》(1988)、《在天堂与地狱之间》(1989)《蜜月箴言》(1989)、《都市罗曼史》(1989)、《血液的歌声》(1991)、《禁果的诱惑》(1992)、《现代九歌》(1992)、《与你同行》(1993)、《玫瑰火焰》(1994)、《二十一世纪印象》(1997)。文集有《生活启示录》(1988)、《秋天的伤感》(1993)《二十二条诗规》(1993)、《听风数雁》(1996)、《白日画梦》(1998年)等以及文集44部。其余作品自1980年以来被收入了国内外450余种选集以及大学、中学课本;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俄、德、日、意、韩等文字。

秋天的落叶阅读答案 叶延滨的文章哦

百度一下啦。

<<中国建筑的语言>>这篇阅读理解的答案

中国建筑的语言 西风胡杨 阅读答案(2010-06-13 12:25:11)
标签: 阅读答案胡杨中国建筑艺术语言西风 分类: 阅读答案

中国建筑的语言 阅读答案
1.斗形的木块与肘形的曲木在柱头上层层叠加,在梁柱与屋檐间搭起紧密有力的“骨架”,把木柱强大的托力向上传递、扩散,布满上面每个需要支撑的点
2.突出木结构建筑的三大特点:节省材料、节省劳动力、节省施工时间
3.删除“略微”后,就表达不出“向上收缩”很微小的意思。若只回答“略微”,表示程度不够的意思,修饰“向上收缩”。若只回答删除“略微”后,表达不准确。
4.斗拱摆脱了简单的梁柱承托方式,为东方所特有。斗拱在砖石结构的建筑中从不运用,在东方木结构形式建筑中得到普遍运用。

<镇定的女主人>阅读理解的答案

(二) 镇定的女主人
在印度,一天,有一位太太请客。大家围着桌子坐着,一面吃喝,一面说笑。忽然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女佣人听了脸色发白,急忙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女佣人端了一杯热牛奶,匆匆穿过客厅,把牛奶放在了阳台上。客人都觉得很奇怪,可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又过了一会儿,女佣人赶快把阳台的门紧紧关住,大声地吐了一口气。女主人说:“好了,现在大家都这安全了。”
客人问女主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她说:“刚才我们桌子底下有眼镜蛇,不过,我现在已经把它关在门外了。”
客人都吓了一跳。女主人说:“眼镜蛇来的时候,我不敢惊动它,也不敢告诉你们,只好假装没有事。因为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所以我让人把一碗热牛奶放在阳台上。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女佣人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去喝牛奶了,就马上把门关起来了。”
一位客人说:“你怎么知道眼镜蛇就在桌子底下呢?”她说:“我能不知道吗?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呀!”
另一位客人说:“你为什么不喊我们帮忙呢?”她说:“我一喊,你们发家会慌乱起来。大家一动,蛇受了惊,只要咬一口,我的命就完了。”
大家听了,都很佩服女主人的镇定。
6.读准下面带点的多音字,在正确的读音下打“√”。
假装(jià jiǎ) 吓一跳(xià hé)
7.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
带点字 查什么部首 除去部首共有几笔 应取哪一种解释
镇定 ①压;抑制 ②安定 ③较大的集市 ④把守、防守 ⑤用冰等使东西凉
佩服 ①佩带 ②古代系在衣服上的装饰品 ③敬服,服气
慌乱 ①没有条理 ②不安宁 ③随便、任意 ④战争,骚乱
8.比一比,再组词
喝( ) 吩( ) 奶( ) 慌( )
渴( ) 分( ) 仍( ) 谎( )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1)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急忙( ) 奇怪( ) 赶快( ) 喜欢( )
必定( ) 帮忙( ) 佩服( ) 仍然( )
(2)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安全( ) 镇定( ) 关闭( )
10.改写下面的句子
例:女主人叫来了女佣人。
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
(1)大雪笼罩了山川、田野和村庄。
(2)女佣人关紧了大门。
(3)司机打开了前面的灯。
(4)太阳照亮了大地。
11.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忽然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联络下文内容,你能说出女主人究竟是怎样吩咐的?)
(2)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仍然”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要用“仍然”?)
(3)“我能不知道吗?”(“我”究竟知道逞是不知道?)
12.请你根据文章的内容,把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
听了女主人的吩咐,女佣人端了一碗热牛奶,匆匆穿过客厅,把牛奶放在阳台上。眼镜蛇最喜欢喝。它(
)。女佣人( ),就马上把门关起来。这时,女主人说:“( )。”
13.文章用“镇定的女主人”做题目,想一想女主人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在巨大的危险面前,女主人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二、作文
我和 做游戏
参考答案
一、(一)1.B
2.懦弱的人
3.勇敢的人
4.“处处布满凶险”
5.“令我大开眼界”
(二)6.jiǎ,xià
7. 镇定:钅,10,②; 佩服:亻,6,③; 慌乱:忄,9,②
8.略
9.(1)连忙,惊奇,赶紧,喜爱,一定,帮助,敬佩,仍旧 (2)危险,慌张,开启
10.(1)大雪把山川、田野和村庄笼罩了 (2)女佣人把大门关紧了(3)司机把的灯打开了 (4)太阳把大地照亮了
11.(1)让她端一杯牛奶放以阳台上去 (2)和前面一样,表现女主人的从容和镇静 (3)知道
12.嗅著牛奶的气息往阳台爬去;看到蛇爬了出去;好了,现在大家安全了
1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