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50年目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12-27

中国2050年目标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目标,是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应地,新征程也分为接力奋进的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征程之“新”,体现为战略目标实现的时间节点提前,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征程之“新”,还体现为战略目标内涵的丰富拓展,如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征

1、鲜明的时代性

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站在时代的前沿,充分吸取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2、突出的创新性

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我们党又明确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论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可以说“社会和谐”这一目标是在以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既体现了继承性又体现了创新性。

3、内涵的丰富性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内涵更加丰富。它除了注重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社会生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