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的逆袭:矮、穷、矬的有志青年封常清是如何成功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0
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解读。
一个人的心有多大,他的舞台就有多大。不管老天对你有多不公,也不管你是多么的矮、穷、矬和丑陋,成功终会有一天垂青于你,大唐屌丝青年封常清便是典型的成功例子。
封常清到底有多丑呢?《旧唐书·封常清传》曰:细瘦纇(lei)目,脚短而跛。意既封常清长得瘦小枯干、眼睛歪斜、还是个瘸子,这样的屌丝形象一下便能震惊四座吧?封常清到底有多穷呢?因为外祖父被流放到安西,封常清小时候只得跟随外祖父流浪到西域,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可谓是赤贫。
封常清
像封常清这样的屌丝青年放在当下也绝对是一无先天优势、二无家庭根基、三无社会地位的“三无”青年,但就是这样的条件,封常清硬是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大唐一代名将,成为权倾朝野的封疆大吏。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虽然是三无青年,但封常清也不是一无是处,他有四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志坚、有才、努力和勤奋。
首先不得不说封常清的外祖父很有眼光,即便家庭条件和外孙子的自身条件极差,但再穷也不能穷了教育,他督促封常清遍学经史、纵览书籍,不断积累文化底蕴,提升封常清的文学才华。目的是无非长大了能混口饭吃而已,此乃因材施教是也。封常清到了三十多岁也没什么大出息,大概是受到外祖父流放和自身条件太差的影响所致。所以,封常清只想以自己的才学谋一口饭吃,他把目光瞄向了高仙芝的幕府。
高仙芝
彼时,安西节度使是夫蒙灵詧,高仙芝是副节度使兼任都知兵马史,封常清曾经在街头见过高仙芝以及他的幕僚鲜衣怒马驰骋,因此想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唐朝的边镇节度使都有自己的幕府,说白了就是私人智囊团队,高仙芝的幕僚团队可谓名士济济,天上掉馅饼都不会轮到封常清。这对“矮穷矬”的封常清而言无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过这些难不倒他。
封常清的信条是“只要你比别人更努力,就会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梦想”,他拿了一张拜帖去拜见高仙芝。结果高仙芝只看一眼这位“矮穷矬”屌丝青年差点没吐了,直接残忍地拒绝。估计高仙芝当时的心情是嫌恶、蔑视和轻浮的,而封常清的内心并非是崩溃的:因为毕竟高仙芝已经认识了他。这种结果早在他的预料之中。第二天,封常清又来高仙芝的府上继续拜帖,昨天的不愉快像没发生一样,结果把高仙芝给惹怒了:你咋又来了?他没想到“矮穷矬”屌丝青年封常清也怒了:你若以才取人,士人信服;若以貌取人,则失去人心。结果封常清被轰走了。
从此之后,封常清天天到高仙芝的府上送拜帖,每天都“义务站岗”,准点准时,天亮而来夜幕而归风雨无阻。久而久之高仙芝感觉有点不可思议:脸皮厚得无敌啊!直到有一天天黑回来的时候又看到封常清站在门口,高仙芝下马直勾勾地看了封常清半天:我收了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封常清用令人难以想象的执着打动了高仙芝禁闭的内心,他终于成功了。
封常清
估计高仙芝不知道这样一个“矮穷矬”屌丝青年在自己的幕府里到底有什么用,所以封常清成为高仙芝的幕僚最重要的是努力效力。这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而言,无疑是很困难的,因为封常清无法纵横沙场。
机会终于来了,开元末年高仙芝成功平叛达奚部落叛乱,正要草拟一份捷报,结果封常清早已经挥就了。以三十多年的文学功底以及追随高仙芝多年的经验,这份捷报写的是逻辑清晰、文采飞扬,让高仙芝刮目相看。而捷报传到夫蒙灵詧的手里,更是得到了那些高级幕僚的垂青,结果封常清一举成名。心怀锦绣一定要表达出来,努力也要找准方向才行,而封常清两者兼备,不成功都难。
高仙芝与封常清
从此之后,封常清成了高仙芝的心腹,他的官位也扶摇直上,成了安西都护府的高级将领。高仙芝平定小孛律之后,取代了夫蒙灵詧之位成为安西节度使,而封常清的官运也是一路亨通,担任充节度判官、加授朝散大夫、御赐金鱼带,成为高仙芝最重要的副手。而高仙芝在外南征北战的时候,安西后方诸事全部交给封常清管理,盖因封常清节俭勤奋所致。万事事必躬亲,而且由于从小是在苦日子里泡大的缘故,封常清异常节俭,而且不徇私情,不贪污腐败,治军严谨,博得了下属的敬重。
天宝十年,高仙芝调任河西节度使,而接替他的是王正见,封常清是副手,第二年王正见病故,封常清被正式任命为安西四镇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