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性子凉了好,还是热了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哲思   推荐编辑: 四为堂主人

推荐理由:

你在生活中是喜欢和凉性子的人打交道,还是喜欢跟热性子的人打交道呢?你喜欢的性格和处事方式是不是就是最好的呢?读完这篇文章,相信你会有一个全新的判断。

昨天和几位朋友一起吃饭,席间朋友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关于性格的描述,他说我家州官性子有点“凉”。

原来在我眼里性如烈火的州官竟然在别人眼中还是个凉性子,这真是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我眼里看到的,和别人眼里看到同一个人真得有很不同的状态。

关于性子“凉”还是“热”,是我来陕西以后才知道的形容。

在这之前,我只知道性子有快慢,还不知道性子有凉热。

不过从字面意义来看凉性子的人更容易有个好身体,因为不急不躁,情绪不容易大起大落,所以就不容易生关于情绪的病。

但是热性子的人就不一样了,性如烈火这四个字绝对是形容热性子人最贴切的四个字,像这种人最常伴随的就是情绪巨大的起伏,常常会作出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举动,但是也容易得一些情绪上的病症。

但是凉性子不好的是冲劲不足,更容易佛性处事,做事情也没有那么干脆利落,常会有优柔寡断的现象出现。

热性子就不一样,干啥都积极投入,热情十足,很容易能用自己的热情点燃别人内心的小火苗,做事情也总是离成功更近。

写到这儿发现我家州官真得有点两面兼具,常常在性子的凉热两头奔跑。

任何一件事物都会有两面性,不可能都好,也不可能都坏。

就像我之前写宋襄公想让位于自己的哥哥夷吾,这个“让”其实是好事,因为夷吾比他更贤能,就算夷吾真正当上国君,也只会比他治理国家治理的更好。

但是“让”也不见得个个都是好事,有时候“不让”才是好事。

就像齐国和鲁国在会盟之日,跟随鲁庄公的大将曹沫就在祭坛上劫持了齐桓公,用刀架在脖子上逼迫齐桓公归还了所占鲁国的汶阳之田。

齐桓公本来以能压服同为大国的鲁国而洋洋自得,没想到关键时刻被鲁国大将曹沫这么一弄,吓得险些丢了半条命,不仅洋洋得意的情绪瞬间消失无踪,竟再也不敢轻视鲁国了。

若是鲁庄公手下没有一位如此勇猛的将领,那么齐国以后还会礼敬鲁国吗?

相信不仅不会礼敬,还会更加随意地去拿捏鲁国。

所以虽然我们说礼让是个美好的品质,但是也要看情况去选择让或不让,这样才是稳妥的做法。

比如说在家里我们要求孩子要听话,但是如果孩子只知道要听大人的话,而完全没有分辨能力,那么以后孩子没什么主见,遇到事情只会唯唯诺诺是不是也很令人操心呢?

但是有的父母呢,却因为害怕孩子太听话而失去自己的主见,又完全不要求孩子听话,那么小小年纪就完全不听父母的话,不管好的坏的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是不是也会特别头疼呢?

还有在工作上,面对上级提出的无理要求,自己敢不敢说不呢?

一次不敢说不,两次不敢说不,三次不敢说不……长此以往,上级是不是就会认为你是一个特别容易拿捏的下属,从而给你的工作增加很多额外的负担呢?

但是反过来说,一个任何事情都敢跟上级说不得下属,上级也会受不了,工作也可能没有办法顺利进行,从而可能一份工作的生涯就此结束了。

由以上几个事件就可以看出来,任何一个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平衡的状态,一旦失与偏颇,就容易给自己带来麻烦和烦恼。

所以好与坏也是相对的,掌握了这种平衡的规律,那么我们面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能多一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