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0

1. 形容“冰雹”的诗句有哪些

1、空床响琢,花上春禽冰上雹。

醉梦尊前,惊起湖风入坐寒。 出自:宋代:苏轼《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译文:琵琶声像琢磨玉器一样,声如春鸟鸣转,雹落冰下。

醉倒在酒杯前,又感到飕飕寒意,如湖上刮起来的风吹入座中。 2、翘萌牙,傲霜雹。

出自:唐代: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战武牢》 译文:小草刚冒新芽,不堪霜雹霰雪。 3、京师连雨雹,小者如弹,大者如拳。

林柯叶乱下,乌鸢折飞翮。屋瓦砉划遭击扑,居人颠沛,行道错愕。

出自:宋代:戴埴《雹》 译文:国都连续下着冰雹,小的像弹珠一样,大的像拳头那么大。树叶都被打下来了,老鹰的翅膀都被打折了。

屋顶瓦砉划遭受了打击,居民都颠沛流离,行道惊愕。 4、雹声击瓦疑皆碎,电影穿帷恍似虚。

出自:元代:方回《夜大雷雨雹》 译文:冰雹掉到瓦上击打的声音就好像瓦片全都碎了一样,电影穿过帷幕恍如虚幻。 5、忽作惊湍溅飞雹,半随花雨落纷纷。

出自:宋代:徐大受《入石桥路林木蓊郁但闻涧声潺潺忽惊湍飞雹骇》 译文:忽然下起来了冰雹,花瓣被打得像下雨一样纷纷飘落。

2. 【文言文曹二媳妇原文和解释

曹二媳妇 佃户曹二妇悍甚,动辄诃詈风雨,诟谇鬼神.邻乡里闾①,一语不合,即揎②袖露臂,携二捣衣杵,奋呼跳掷如雌虎.一日乘阴雨出窃麦,忽风雷大作,巨雹如鹅卵,已中伤仆地,忽风卷一五斗栲栳③堕其前,顶之,得不死.岂天亦畏其横欤?或曰:“是虽暴戾,而善事其姑④,每与人斗,姑叱之辄弭伏,姑批⑤前颊,亦跪而受.”然则遇难不死,有由矣.孔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岂不然乎?[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崇文书局,2007年版)] 注释:①邻乡里闾:邻里乡亲.②揎:挽起.③栲栳(kǎolào):一种用竹或柳条编的盛物器具.④姑:丈夫的母亲,即婆婆.⑤批:用手打.佃户曹二的媳妇很泼辣,动不动就指天骂地,甚至辱骂鬼神.她和邻里乡亲一句话不对劲,便挽起袖子,拿着两根捣衣棒,呼叫跳跃像头母老虎.有一天,她乘着阴雨天去没人看守的田地里偷麦子,忽然风雷大作,冰雹劈天盖地从空中而降,有鹅蛋那么大,把她砸倒在地.这时,大风忽然又卷起一个能装五斗米的栲栳,掉在她的面前,她急中生智,忙把栲栳顶在头上才幸免一死.若非上天也怕她蛮横?有人说:“她虽然个性凶暴,但对婆婆很孝顺,每当她和别人争斗时,婆婆一呵斥她,她便不出声了.婆婆打她的嘴巴,她也还跪着领受.”可见遇难不死是有原因的.孔子说:“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难道不是这样吗?。

3. 请问有谁知道关于冰雹的传说

秃尾龙的传说 在民间传说中,有关秃尾龙的故事很多,皆与山东人及黑龙江有关。

1.山东文登县的“秃尾巴老李”传说 与山东省其它各地流传的秃尾龙传说相比,文登县的秃尾龙传说显得最具有代表意义,可见清朝袁枚所著《子不语》。 秃尾龙 山东文登县毕氏妇,三月间沤衣池上,见树上有李,大如鸡卵,心异之,以为暮春时不应有李,采而食焉,甘美异常。

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产一小龙,长二尺许,坠地即飞去;到清晨,必来饮其母之乳。

父恶而持刀逐之,断其尾,小龙从此不来。 后数年,其母死,殡于村中。

一夕,雷电风雨,晦冥中若有物蟠旋者。次日视之,棺已葬矣,隆然成一大坟。

又数年,其父死,邻人为合葬焉。其夕雷电又作。

次日,见其父棺从穴中掀出,若不容其合葬者。嗣后村人呼为“秃尾龙母坟”,祈晴祷雨无不应。

此事陶悔轩方伯为余言之,且云:“偶阅《群芳谱》云:『天罚乖龙,必割其耳,耳坠于地,辄化为李。』毕妇所食之李,乃龙耳也,故感气化而生小龙。”

《子不语》(又名《新齐谐》) 版本: 以随园三十八种本为底本,参照他本校点。廿四卷七百一十则。

作者: 袁枚,钱塘人,字子才,号简斋。少负才名,乾隆初试鸿博报罢,旋成进士,改庶吉士,出知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县。

并着能声,年甫四十,即告归,作园于江宁小仓山下,曰随园,以吟咏著作为乐,世称随园先生。为诗主性灵,务从其才力所至;古文骈体,亦纵横跌宕,自成一格。

姓通侻,颇放情于声色,尤好宾客,四方人士,投诗文无虚日。享盛名者五十年,卒年八十有二。

着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书。 内容: 记叙作者听闻之鬼神怪异之事,意在揶揄、嘲讽、批评人性中伪恶丑。

文笔自然流畅,章法变化多端,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袁枚文中所提的“山东文登县”的详细地址为山东省文登县宋村镇东北处山东村,该村旁有回龙山,山中有秃尾龙老李母亲的坟墓,自古至今,清明时节方圆数十里来山中上香求愿的人络绎不绝。

2.山东莱芜县的“秃尾巴老李”传说 传说,在玉皇大帝的计划里,每年都有风刮、水淹、雹子砸等自然灾害在不同的地区轮番进行。这一年,轮到了水淹菜芜。

玉帝传下旨来,要将任务交给因触犯天规而被处罚的那条罪龙来完成,以便让它将功赎罪。 再说莱芜城西南八里沟村有户李姓人家,夫妻二人男耕女织,你敬我爱,虽不富裕倒也和睦。

只是结婚后的第十年妻子才怀胎有孕,真是喜出望外。十月 已满却未见孩子生下来,夫妻只好焦急地等待。

直到十二个月妻子才分娩,生下来的却不是孩童,而是一条蛇样的怪物。夫妻俩且惧且怒,正商议着如何把它扔掉, 却看见小蛇正在掉眼泪,又于心不忍,便将它象孩子一样喂养起来。

这条小蛇便是被玉帝罚下天庭的罪龙。 如今小蛇已长大成大蛇。

夫妻俩对它说:“如今你已长大,该自己谋生了。”大蛇点点头。

便逶迤出门去了。李氏夫妻在后面相随,看它去什么地方。

大蛇爬到汶河岸边,对夫妻俩点点头,便钻入汶河波涛之中。 玉帝的使臣来到汶河找到罪龙,向它传达了玉帝的旨意:水淹莱芜大小一千庄,一律拱平!如果任务完成得好,便可重返天宫,官复原职。

罪龙非常为难。若奉旨行事,整个莱芜将变成汪洋,人民遭灾,生灵涂炭!对于它有再造之恩的莱芜它怎能忍心下如此狠手呢?然而玉帝的旨意又是不可 违抗的。

思前想后,左右为难。最后它终于想出来一个办法:玉帝不是叫淹大小一千庄吗?汶河南岸正好有大庄、小庄、拾百庄,十百就是一千;至于“一律拱 平”,因“公清”与“拱平”偕音,那就只淹“一溜公清”村。

主意想好,它便上天行雨只把大庄、小庄、拾百庄和公清轻轻淹了一下就去向玉帝交旨。玉帝闻听大 发雷霆,以为他故意抗旨不尊,抓起案上的砚台砸去。

砚台砸掉了龙尾巴,又飞出天门掉落下来,落到了张公清村前,砸出一个大坑。砚台坠入地下,坑里冒出黑 水,变成了黑水湾。

至今此湾犹存,取此湾之水磨墨,写出字来格外光亮好看。 再说玉皇大帝砸掉龙尾巴仍不解气,又派天兵天将跟踪捉拿。

它在山东藏不住身,便出山海关去闯关东,隐居在黑龙江里,为群众做了不少好事,人们都亲切地叫它“秃尾巴老李”。 3.松花江的“秃尾巴老李”传说 很小的时候住在黑龙江双城,大约居住20年。

在那里有个延续下来的风俗,每到天上乌云翻滚、电闪雷鸣,下起冰雹时,乡亲们便操起自家菜刀,扔到院子里。他们说每年下冰雹,都是秃尾巴老李回来,而它最怕菜刀。

关于秃尾巴老李,还有一个久远的传说。在很早以前,松花江岸边住着一户李家,以开豆腐坊为生,老百姓送外号豆腐李。

夫妻俩老实厚道,那年媳妇生下一个男孩,起名叫李龙。这孩子怪,一吃她妈妈的奶,,妈妈便昏死过去。

一天豆腐李出外卖豆腐,孩子吃奶时,又把妈妈吓昏了。只见李龙一头扎在母亲怀里,尾巴则搭 拉到外屋地下。

此时恰好豆腐李回来,走进屋里,吓了一大跳。心想,这是什么玩意?情急之下,他顺手操起菜刀,照尾巴就是一刀。

这带尾巴的东西嗷的一声吼, 便一溜烟跑了。从此李龙也不见了,儿子及长尾巴的。

4. 文天祥遗墨 周密 古文翻译

彭城佛寺

国某杨汀自言,天佑初,在彭城,避暑于佛寺。雨雹方甚,忽闻大声震地。走视门外,乃下一大雹于街中,其高广与寺楼等,入地可丈余。顷之雨止,则炎风赫日。经月,雹乃消

尽。(出《稽神录》)

翻译:京城有个叫杨汀的人自己讲,天佑年间,他在彭城的一座佛寺里避暑。雨和冰雹下得正急,忽听巨大的声响震动大地。走到门外察看,原来下了个大冰雹落在街当中,雹子的高度与宽度,跟寺庙的塔楼相等,砸进地里有一丈多。很快雨便停了,接着是烈日炎炎热风阵阵。过了一个月,这个大冰雹才完全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