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模仿客家民居写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9

1. 仿造家家民居写蒙古包作文600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15尺,围墙高约50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12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0多平方米,远看如同一座城堡。过去几十个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壮观。

蒙古包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6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围砌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运输。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这就是那有特点的蒙古包!

2. 仿写客家民居

据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侦察,惊讶地发现在我国福建省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筑,或圆或方,经过分析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

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楼。笑话听过后一笑了之的事,却萌发了我想去土楼一探究竟的最初想法。

为逃避上海蚀骨的湿冷,选择冬天去福建旅行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永定土楼当然是此行的目地。 客家人造土楼隐藏青山绿水间 火车先到的漳平,转车到龙岩,再在龙岩汽车站跳上开往湖坑民俗文化村的中巴。

这个过程听上去复杂,但由于转车的时间和地点都能方便的衔接,所以去土楼的路一点也不难。 汽车开出龙岩城,到了乡下风景慢慢开始好起来,这里是典型的丘陵地带,阳光下青山绿水分外妖娆,而掩藏在其中的土楼也不断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说起土楼,不能不提及土楼的建造者——客家人。他们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历经千年,辗转万里,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

客家人很团结,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像土楼似的“抵御性”城堡式建筑住宅。

在福建,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而圆楼相对少见。 最富丽的土楼铸花栏杆上海造 在我参观完民俗文化村里最有名的土楼振成楼后,我直观的感受到“土楼是一座缩小的城池,放大的碉堡”这句话形容得非常形象。

土洋结合的振成楼虽然历史不长,但却是永定最富丽堂皇的圆楼。它有内外两个环,直径四十八米,外环坚固高大共有四层,一二楼对外不开窗,便于防御外敌,要是储备充足,楼里的人可以大半年不用出门;而内环是仿西洋式装修的中堂大厅,宽敞明亮,据说二楼上的铸花栏杆还是当时从上海运来的呢。

领我参观的林家大爷不无骄傲地伸出手指作八字状说:“当年,我的爷爷可是花了8万光洋才建起了这座房子。”客家民居是用糯米饭和鸡蛋清粘和的。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三角楼、走马楼、四角楼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 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

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

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

有“三栋二横”,一围层;有“三栋四横”,二围层。最小的围龙屋的建筑面积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则上万平方米。

有的大围龙屋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普遍为“三栋二横”一围屋居多。

三栋二横围龙屋,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一口天井,并用木制屏风隔开,屏风按需要可开可闭。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

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正屋——横屋外层便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二围层,围龙屋由此而得名。

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是自然的瞭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围龙屋的设计建筑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

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面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

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半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3. 仿写客家名居和傣家竹楼(就是写一处著名的旅游点的特色和那里的民

新疆少数民族的住房可以说千姿态,样式繁多,不过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咱是牧区的房屋,另一种是农区的房屋牧区的房屋大都以毡房为主,也有木为房,这要和他们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房子便于搬迁,拆装方便,很适于牧民。

哈萨克族民居:

哈萨克的毡房大多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房屋高约三米,占地面积约二三十平方米左右,周是环形毡墙,上面是圆形的屋顶,毡房的骨架是戈壁滩上的红柳木做的,牧区的哈萨克一年至少搬家十几次,降冬季外,其他三季都用毡房,毡房盖的十分快两个小时就可盖好,所以很受当地牧民喜爱。

锡伯族民居:

锡伯族的住房比较多,兼游物民族和农区特色,他们有帐篷草房,马架子,正房等。现在锡伯族人多住正房,这种游牧房顶大都有一个“气眼”。住宅一般是三间,东边称东屋,西边称西屋,中间为外屋,东西住人,外屋做饭、院子内的东、西侧有圆形或长方形的小仓库,储备粮食等物品。

塔吉克族民居:

塔吉克族住在世界的帕米尔高原,住屋比较矮小,入内必须躬身,大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建筑材料多用石块和草皮,屋顶用树枝,麦草再压上泥,墙厚而坚,房子四周均有围墙,围墙内有一间较大的房子称“赛然衣”,另外还有畜棚和库房。“赛然衣”内部分上下左右,上处为做饭和放炊具的地方,下处放置其他用品,左右是住房。

在我国新疆地区,有各具特色的民居,我想我想我国还有许多各具特色。

4. 介绍蒙古包民居的作文

蒙古人都以游牧生活为主,住所不定.所以为了生活方便,便创造了一种可以移动式住宅-----蒙古包。

蒙古包利于拆装,装好一个蒙古包只需要20多分钟就行了,十分方便。拆后搬迁也很方便,只需两峰骆驼或一辆牛拉的小推车装就行了。

蒙古包结构简单,装起来十分容易。只需在地上画个圈,再在圈上立上几根支柱,再在傍边围上厚厚的羊毛毡就能住了。

最小的蒙古包可以住20个人,最大的蒙古包甚至有600多平方米。蒙古包虽然结构简单,但十分坚固,能经得起几级的大风,别的房屋都倒了,它却依然安然无恙。

蒙古人热情好客,当有客人来时,他们必会出门迎接。还会端上香喷喷的奶茶和手抓羊肉来热情招待你。

他们还能歌善舞,有时还会用唱歌的形式来劝说你喝酒。 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一大特点,假如我能去参观一下它是多么好啊。

5. 仿照客家民居写嘉兴南湖作文400字

今天,天气非常晴朗,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南湖公园玩。到了南湖公园,放眼望去,南湖公园像是铺上了翠绿色的地毯,上面绣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漂亮极了!

刚走进去,哇!好多人啊!有的在喝茶,有的在下象棋,还有的在打太极拳。也有许多孩子,有的在垂钓,有的在“捞金鱼”,还有的在划船,好不热闹!

我坐在“地毯”上,欣赏着湖上的风景,湖水就像一个文静的小姑娘,缓缓地流着,不时还有许多白鹭飞来。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划船,加油!我用力地划着船桨,脚还不停地踩踏着。看着这平静的水,忍不住就想摸,可是一摸,啊!水好冰啊!

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开心乐园”。爸爸买了票,我们就进去了。首先,我们去玩的是“泡泡堂”。我一会儿玩秋千,一会儿玩“大炮”,一会儿玩滑滑梯。滑滑梯可真长啊!比金山假山那的还要长两倍!

我们玩的第二个项目是“海豚之舞”,此起彼落的,而且还会自转,搞得我都晕头转向的了,不过还挺好玩的嘛!

然后,我又去坐了旋转木马。我戴着一个“王冠”,侧坐在一匹小粉马上,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公主。我一边侧坐着,一边向在售票区的爸爸妈妈打招呼。

南湖公园还有“射水”、碰碰车、海盗船……希望你有空去细细游赏。

6. 描写客家民居的作文

客家民居在岭南山区客家人聚居的村子里,人们随处可看到许多风格独具、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客家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为著名,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最具中国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围龙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围龙屋占8亩、10亩,大的占地30 亩以上。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垒。屋内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是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与众多圆形转龙屋不同的是,河源的围龙屋是方形的,被称为“府第式”、“角楼”。其形制接近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其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在市郊东源县仙塘圩镇周围,保留较好的客家民居就达30多座。现这座被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供游人参观的民居是河源围龙屋的典型代表。据记载,它建于乾隆17年(1749年),后经主人复修并扩建后栋,共66间房、24个厅、12个天井,算来这座民居的年龄已有250岁了。

仙塘这座围龙屋规模大,结构复杂,布局讲究。其中不仅有卧室、澡堂、书房、厨房,而且还有一个四层高的楼阁。来到楼阁,大家如果留意的话,可以注意到每一层四壁上都开有小方窗。也许有人产生疑问,这么小的窗口采光不太吝啬了吗?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它主要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嘹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土枪、土炮、弓箭等武器抗击来犯之敌。围龙屋如此设计,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很大的关系:客家南迁入偏僻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一致对外,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不得不建造有防御功能城堡式的住宅。

这座民居最让人费解的是有那么多天井,那么多厅。尽管这是一个深宅大院,但经几个天井透进来的光照射,各个角落也明亮许多。厅分上、中、下厅。据说上厅是为老人百年归寿时的停放地;中厅为拜祖、议事的地方。其中,上中下厅之间都用两扇屏风隔开,一般在举行婚礼时,打开下厅屏风,百岁老人归寿时打开两厅屏风。各们朋友你知道?去年中央电视台迎接香港回归所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香港的故事》中前10集许多镜头,就是在这座客家的“大观园”里拍摄的。

围龙屋不论是圆是方,在建筑上都有其共同特点: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座落有序,布局规整。里面的厅堂、天井为中心设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人,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同居一室,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如今客家人住宅大都进行了改革,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单家独院的形式,不再建造围龙屋了,因而遗存的围龙屋尤显珍贵。围龙屋的设计与建筑,既有中原古朴的遗风又有南部山区的特色,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为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和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的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栏杆式”、云南的“一颗印”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特色的民居建筑物。如今围龙屋已走出封闭的大山,走向辽阔的世界。它成了一种历史遗迹,一种奇特的景观。围龙屋的精巧结构、奇妙布局以及丰富内涵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看惯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再看看古色古香的客家民居,不仅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同时又增长了知识。

7. 陕北窑洞作文仿写客家民居

还记得那首《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也还记得王力宏的《龙的传人》:“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长江……”无论是充满民族的旋律,还是 *** 的现代摇滚歌;无论是传统的古代诗词,还是现代的散文小说;亦或是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听到它,想到他,说到它——长江,我们总是包含着深情。这是一种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激动与自豪!

我很幸运,因为我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我们接受它带给我们的富饶的物产与瑰丽的文化。长江的气魄总是令人敬佩与诚服。

每当我感到郁闷而无所发泄时,我会独自骑着单车飞奔着来到狼山脚下的江边,站在大堤上欣赏着眼前有些朦胧而渺远的景色,听着浪打堤岸的隆隆声,感受着江风扶面的惬意,我总会想起苏轼的赤壁赋中的诗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虽然这有些不符长江总给人的那种磅礴的气势与绵延不觉的感受,却也还贴切,毕竟这里已到了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的脚步也有些缓了,它即将汇入大海的怀抱。望着来往的船只,听着时而传来一阵阵的汽笛声,望着点点的沙鸥跟在船后面自由翱翔,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天高任鸟飞。有什么想不开的呢?真是一种释然。随之而来的一阵清风,它没有大海的那种惺惺的味道,而是透着一股亲切与温馨,它将我的一切的不愉快都吹散。时至夕阳西下,太阳将烤红了的半天留下而独自躲到云层里去了,而我的心中却又重新燃起了新的希望。

8. 仿照各具特色的名居写皖南民居,北京四合院,蒙古包,土家族吊脚楼

北京四合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它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中国北方的住宅以北京的四合院最具有代表性。四合院作为北京的传统民居,在元代(公元1271–1368年)就已出现了。不过现存的四合院大多数是清代(公元1644–1911年)到20世纪30年代所建的。

四合院的“四”字,表示的是东南西北四面;“合”是围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说,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围墙圈成的。里面的建筑布局,在封建宗法礼教的支配下,按着南北中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四合院是个统称,由于建筑面积的大小以及方位的不同,从空间组合来讲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三合院之分。

四合院中除大门与外界向通之外,一般都不对外开窗户,即使开窗户也只有南房为了采光,在南墙上离地很高的地方开小窗。因此,只要关上大门,四合院内便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小环境。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不常与周围的邻居来往。在小院里,一家人过着日子,与世无争。可以说,四合院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在动荡的社会风云里,北京人所寻觅到的一个安详恬静的安乐窝。一代代的北京人就在这数也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北房最高,建在四层台阶的基础之上,东西厢房要低一层台阶,房前有回廊环绕。北房是四合院的中心,共有3大间,正中的一间称为堂屋,是不住人的。屋内北墙上挂有字画和对联,靠墙置一张硬木做的长条案,上面摆放着花瓶、香烛等,正中央是一块木制的祖宗牌位。条案前是一张八仙桌,两边各置两把太师椅。逢年过节时,桌上摆有酒菜点心,以祭祀祖先。长辈坐在太师椅上,小辈门依次上前给老人磕头请安祝福。后来这些旧的礼俗都免除了,但是家中的大事还是在堂屋里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