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的重度抑郁,我是如何“神奇”自愈的【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确诊时,医生告诉我:“你这已经是重度抑郁了。” 病例本里,医生给我的诊断是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

双相情感障碍,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而抑郁症,是只有抑郁发作,没有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更为复杂,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会交替进行。

抑郁发作与一般的抑郁症基本相同,只是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反复发作更频繁。躁狂发作是指心境高涨,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兴高采烈,思维奔逸,口若悬河,精力旺盛。我的躁狂发作不明显,所以医生的诊断是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

我的抑郁症一开始就伴随癔症发作。

所谓癔症(分离转换性障碍),也叫歇斯底里症,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癔病的主要表现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分离,是指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比如部分失忆)。转换,是指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接着出现躯体症状(比如抽搐),一旦躯体症状出现,情绪反应便褪色或消失,这时的躯体症状便叫做转换症状,转换症状的确诊必须排除器质性病变。

我的癔症属于转换症状。一般是在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无法发泄时出现。发作时,呼吸加速,慢慢变成哮喘状,声音像是二胡琴弦一样拉锯着喉咙,响亮急促,让人听起来觉得可怕。手脚开始抽筋,手掌呈鹰爪状收缩,即使用力按压也无法恢复原状。嘴唇发麻,呈圆形状。伴随尖叫、流泪。

歇斯底里症这个名字,对我来说真的是贴切得不能再贴切了。每次发作时哮喘就像是潮水一样从我的肺部涌出又回流。身体不停发抖,蜷缩在一起。到达极限时,就会歇斯底里地尖叫,仿佛把所有的委屈怨恨都像喷火一样,随着尖叫从心底喷发而出。

周围的同学,都沉浸在如花年纪的无忧无虑中,可能都不明白,到底是什么遭遇,才会这样歇斯底里。下了晚自习,已是10点,我站在走廊拐角,等整栋楼都空无一人时,才慢慢跌坐在地上,呼吸慢慢变急促,然后只能无力地蜷缩在地上,手脚抽搐,等自己平息下来,才若无其事地站起来出校门。每一次急促的呼吸,都像巨大的潮水声,让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就像在空无一人的海边一样孤寂。

睡眠障碍最常见的就是失眠和嗜睡,嗜睡容易导致多梦、头疼、乏力。

普通失眠的应对方法,对我完全没有效果。不管是喝牛奶、听轻音乐,还是做瑜伽。因为导致失眠的原因不像普通的偶尔失眠,而是长期的心理障碍。一开始我尝试了渐进式肌肉放松睡眠法与4-7-8呼吸睡眠法。渐进式肌肉放松法主要是将头皮到脚底依次先紧绷肌肉,再彻底放松下来。4-7-8呼吸法是指吸气4秒,憋气7秒,呼气8秒,通过深呼吸达到肌肉放松的目的,从而促进入眠。这两种方法适合白天精神高度紧张,肌肉僵硬,夜晚难以入眠的情况。但有时候全身肌肉并不紧张,思绪仍然高频运转,以上两种方法可能就会失效。所以我后来尝试了听心经、金刚经的音频,这对身体疲惫,思绪却停不下来的我,有很大的镇静作用。我虽不信佛经,但佛经里的大智慧,却很能安抚人心。我听的是纯念诵版,有伴奏的佛经对我作用不大。

比每晚失眠更可怕的,是每晚噩梦频频,半夜惊醒,再次入睡后还是噩梦。早晨醒来,心就被整夜的噩梦纠缠着束缚着。早晨明明是最有朝气和希望的时刻,从噩梦中醒来的早晨,眼里却全是绝望。梦里夜夜只有追杀和血腥、鬼怪和干尸、虫蛇和窒息、迷路与求救……无数的半夜惊醒,心里害怕极了,却不敢哭出声来,怕吵着其他舍友,只有默默流泪,不敢再入睡,单曲循环听着卡农到天亮。便纵有万般愁绪,更与谁人说?

被噩梦折磨了很多年,我开始尝试了解梦在人心理方面的意义。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写的《梦知道答案》和《身体知道答案》很详细地写了人潜意识里积累的负面情绪会如何以另一只隐晦的方式出现在梦里,以及心理和情绪出现问题时,身体是如何相应做出变化的。人的心理和身体的联结很重要,学会认识内在的自我也很重要。看完这两本书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去为自己解梦,发现梦里的很多意象和情节都代表了自己内心最深的渴望和恐惧。

例如,我总是梦见自己被人追杀,和我一起逃跑的还有一个小孩,我在梦里一直极力保护着这个小孩。梦里的那个孩子,其实就是内在的自我,一直以脆弱无能、饱受伤害的形象出现。而梦里我一直想尽办法保护他,其实就是自我防御机制对自己的保护。由此我开始正面认识到被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各种情绪,并尝试接纳和拥抱这些情绪。慢慢与自己和解。同时在噩梦中,我也给自己很强的自我暗示,让自己成为有力量的人,噩梦也就慢慢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