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不是病》,来自身体的救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简短的一句话,道出了当下人们最直白的希求。说得更具体一点,所有疾病中人们最不想有的,毫无疑问就是癌症。

刚刚因脑癌去世的台湾作家李敖,生前博览群书,是何等桀骜张狂,在生命因癌症被倒数的时候,他最终不得不感慨:一生争取过,奋斗过,一场空。确实如此,一旦被查出罹患癌症,几乎等于被判了死刑,曾经努力的一切突然失去了意义。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从九十年代开始,全世界的癌症发病率逐年明显增加。我国大中城市的居民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已占到全部死因的第一位。我国每年新增加癌症患者约160万人,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约130万人,相当于每分钟就有2人因癌症失去生命。

为什么近二三十年来,癌症患者会显著增加?这跟我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否有因果关系?面对还在以每年3%递增的癌症发病率,以及层出不穷的空气质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问题等等,到底有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能让我们尽可能远离癌症?

当我们为癌症的频发感到害怕和迷惑时,如果有人说,癌症不是病,其实它是一种身体的求生机制。你会相信吗?

这个颠覆现有医学常识的人,正是本书的作者安德烈﹒莫瑞兹。安德烈﹒莫瑞兹出生于德国,后定居美国,是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医学的专家,精通中西医学和各种自然疗法。阿育吠陀是梵语,意指生命科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体系之一。除此,它还代表一种养生的理念,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安德烈﹒莫瑞兹数十年来横跨欧亚非的国家和地区,担任许多政府重要官员的健康顾问。数十年行医经验,作者在见证和治疗了无数癌症病例后,完成了这部颠覆性的著作。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癌症发生和治疗困境的阐述,明确指出癌症不是病。作者从认识癌症入手,带我们重新了解癌症的成因,“杀死癌症患者的不是肿瘤,而是其背后导致细胞突变和肿瘤生长的等诸多原因”。

只有追本溯源,才能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癌症不是病》一书,去了解下癌症到底是什么,癌症到底怎样形成的,我们又该如何预防癌症的发生。

1

重新认识癌症

试想一下,当我们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那些擦肩而过的路人,无论是年长的老者,还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的身体里都不同程度地携带着癌细胞。这么一想,还会觉得癌症会让人谈之色变吗?

是的,每个人身体里或多或少都有癌细胞的存在,我们所说的癌症是通过仪器可检测到的、达到一定数量的癌细胞。正常情况下,健康的细胞是不会无缘无故变成癌细胞的。所以,癌细胞本身并没那么可怕。

在开头这章里,作者从多个角度论述了人们对癌症的误读,包括:基因与癌症的迷思、自由基的危害、医药的困境、化疗的作用等。这些看起来与癌症息息相关的方面,在作者的逐一解析下,显露出超出我们常识的本质来。

本质一:这些背锅侠们

随着科学的发展普及,基因一词日渐被人们所熟知。当我们见到长寿的老人,同时就会想到老人家族具有长寿的基因。而面对重大疾病时,更是会去考虑基因在其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比如致癌基因是如何炼成的?

“细胞生物学家已经确认,外部环境和内部生理的状态及变化,以及我们对环境的感知,直接控制了我们基因的行为。”也就是说,有缺陷的基因之所以会导致肿瘤不受控制地增长,不是因为它本性“坏”,而是受到了外界的刺激被迫产生突变的。 如同我们常说的适者生存,处于一个缺乏氧气而且极酸的环境里,先天有缺陷的基因变成厌氧的癌细胞是为了活下去。

基因唯一的功能和目的是复制细胞,它没那么深不可测,更没想过要控制我们的身体。至于 基因进行怎样的细胞复制,这取决于我们自己,要看我们给基因营造了一个怎样的环境。

再说说一向名声不好的自由基。说到自由基,爱美的女性想必并不陌生,很多祛斑、抗衰老的护肤品都会不约而同地强调其抗自由基、也就是抗氧化的功效。自由基就像铁锈附着在皮肤上,形成斑点,同时也会附着在体内如血管壁等处。

自由基非常容易对氧分子产生反应,癌细胞也称为厌氧细胞,因此很多研究人员认为自由基与癌细胞的形成有关。那么问题来了,“自由基在地球生命之初就存在,为什么一百年前8000人中只有1人得癌症,而现在的美国人中,每2个人中就有1人得癌症?”

真实的情况是,自由基只会使已经衰微、且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的东西氧化并毁灭它。换句话说,本身足够健康的情况下,自由基是起不到破坏作用的。正如在十八岁的脸上看不到色斑一样,当年纪变大皮肤细胞组织开始衰弱,自由基才会攻击从而形成斑块。并且,这也是自由基发起的善意的攻击。

自由基类似人体内的清洁工,它附着在衰弱或破损的细胞上,附着在堵塞在组织内的代谢废弃物上,像铁锈一样氧化这些已经失去作用的物质,再把它们清除。 没有受损的细胞,没有废弃物,也就没有自由基的用武之地。

本质二:化疗的作用

众所周知,不幸得了癌症以后,化疗是必然采取的治疗措施,也就是通过化学药物和放射治疗来杀死癌细胞。那么化疗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

一项由澳洲北悉尼癌症中心放射肿瘤科所做的调查显示:目前患癌症的成年人,其5年存活率在澳洲是60%,而接受化疗后5年存活率是多少呢,竟然只有惊人的2.3%左右!

早在1990年,海德堡肿瘤医院的流行病学家埃布尔博士就针对化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行过详尽调查。他用好几年的时间收集了350家医学中心的数据,以及数千篇刊登在最有名望医学期刊上的科学文章。通过分析和评估,埃布尔博士在研究报告中指出,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化疗方法可以“延长患有最常见器官癌症病人的生命”。

作者认为,这个真相之所以不被公众知晓,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利益。对全世界的医药行业来说,化疗费用是一块巨大的蛋糕,与之相关的利益群体没有谁会愿意放弃。

临床上界定的化疗有效性,是认为化疗能缩小肿瘤体积的50%。但是,肿瘤的暂时缩小,并不等于治愈了癌症,或者能延长寿命。这是两个概念,却往往有意无意中被混淆了。

而另一方面,化疗的副作用常常被忽视。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接受化疗的病人通常都会出现呕吐、掉头发和疲倦等显而易见的症状。很多人把这看作癌症的必然反应,其实不进行化疗的癌症病人是没有这些反应的。

化疗,也就是化学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杀死正常的细胞,比如摧毁数十亿的白细胞,抑制近千亿个输送氧气的红细胞,导致身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削弱,能量丧失。

“与其说癌症是一种病,不如说它是一种身体自我治疗的反应。它是身体试图治疗自身不平衡的状态,有时这个治疗反应会持续到当一个人接受化疗(放疗)时。”

2

癌症的成因和根源

如前所述,癌症不是基因秉承的遗传倾向,也不是由自由基所引发,既然不是我们身体犯下的错,那么应该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很多年来,医疗手段把更多的时间用于针对症状的处理,人们则把更多视线放在了癌症的结果上。 我们都知道,解决症状最多只能缓解或拖延一时,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而只关注结果除了增加身心负担,其实并没有什么益处。只有找到癌症产生的原因,回到病症始发的源头,才能真正进行有效的防治。

关于癌症的成因和根源,也是本书的重点部分。作者从我们日常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和情绪三大方面,揭示了癌症是如何悄无声息又有迹可循地累积而成。这些致癌的诱因,就存在于我们每天接触而且习以为常的地方。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面对这些隐形杀手,可我们却浑然不觉,直到某一天突然被查出癌症,然而为时已晚。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下,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生活日常,是怎样让身体逐渐被癌细胞侵占的。

一、蛋白质和反式脂肪

蛋白质大量存在于肉类食品中,是人体必需且主要的一种物质。本书所说的“有罪”的蛋白质主要是指红肉,比如猪肉、牛肉等。

虽然人们常以肉食动物自称,但是相比于狮子、狼或者猫科动物,人的胃只能产生出这些纯粹的肉食性动物二十分之一的氯化氢酸——一种消化肉类中浓缩蛋白的必要物质。人类在大量摄入肉食后,大多数动物性蛋白质会在未被消化的情形下进入小肠,其中20%融入血液,80%就地腐坏。

当大部分的蛋白质停止在体内的循环,就会形成酸以及让血液变稠。 浓稠的血液中,血小板剧增并且开始黏在一起,增厚血管壁,导致血液难以通过毛细血管供给身体细胞所需的氧气和养分。

血管壁的阻塞,不仅让细胞处于饥饿状态,同时也被自己产生的废弃物包围,就像一个个困在垃圾堆里断绝了食物来源的生命。于是,恶劣的生存环境里,它们别无选择地突变成“非正常”细胞,不再依赖氧气、把废弃物转化成生命所需的能量的癌细胞。

肉类的另一个潜在危害,来自于饲养和烹饪过程,包括抗生素、生长激素和各类化合物。这些物质会影响激素的代谢,增加细胞的繁殖,增加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等,这些都会导致癌症。

美国国家癌症中心的一份健康资料显示:“针对49.4万参与者为期八年的研究中,吃最多红肉者患有直肠结肠癌的概率比吃最少者高了25%,患肺癌的概率高了20%,患肝癌的风险更是增加了60%”。

反式脂肪是人造脂肪,是对饱和脂肪如猪油进行精炼、除臭甚至氢化,历经化学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它还有一个相对好听也更常用的名称,氢化植物油。这只是一个障眼法,反式脂肪跟植物油没有任何关系。

走进超市,我们可以在无数食品包装上看到“氢化植物油”几个字,比如薯片、饼干、糕点、酱料等等, 几乎所有的烘焙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几乎所有加工、精制和腌渍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统一口径出现“氢化植物油”这样迷惑性的名称了,假设如实标注为反式脂肪,且不说它与癌症的关系,光是脂肪二字,就足以吓走嘴馋的顾客了吧!

千百年来,我们的身体都是与天然食物打交道,对于非天然的物质,身体会本能的抗拒,认为是危险的,拒绝吸收。人造的反式脂肪进入身体,便附着在细胞膜中,使细胞无法接收足够的氧气、葡萄糖,甚至是水分,就像海面上的浮油令海洋生物窒息。

举例来说,比如人造奶油,制作生日蛋糕的人造奶油含有高达54%的反式脂肪,本身是塑胶而来的分子,特别难以消化。身体天然的清道夫自由基,会试着摆脱附着在细胞膜中的“垃圾”,当它腐蚀消化这些这些有害的脂肪时,同时就会伤害到细胞膜,自由基也因此成为背锅侠。

受到损害的细胞无法适当地再繁殖,继而削弱免疫、消化和内分泌系统等最重要的身体功能,最终造成身体老化和癌症。

二、微波炉与防晒品

如今,从城市家庭的厨房到餐厅,乃至街边的熟食店,微波炉已然成为必需品,对快节奏的生活来说,其方便快捷的功能无疑非常实用。有谁想过,微波能够快速加热的原理,以及对水分、食物和身体的影响吗?

关于微波炉,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二十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德国人发明了以微波为基础的雷达系统。在极度寒冷的冬天,士兵们集结在雷达屏幕周围借以取暖,却不知不觉中得了血癌,此后德国军队放弃使用雷达。

德国科学家获知这一技术后,便想到利用微波来加热食物,由此发明了微波炉。本来想着为对抗前苏联的士兵们提供热食餐点,就如同雷达的技术人员一样,吃了微波加热食品的士兵也得了血癌。

80多年过去,科技飞速发展,如今的微波技术比起当年肯定更先进,但是安全性是否也有了根本改变呢?目前看来,微波炉加热食物的原理似乎并没有本质的变化。微波炉通过发出高频微波,让水分子以10亿次/秒的速率来回翻转,使食物里的水分及周围的物质沸腾。巨大的摩擦力破坏了食物分子,重新排列它们的化学构成,变成奇怪的新结构。

前苏联研究发现,微波食品中,营养成分流失了90% ,而且含有致癌因子。 极短的烹煮时间,可以让食物中的各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全部消失殆尽。长期食用营养等于一块硬纸板的食物,身体必然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免疫力低下就给了癌症可趁之机,再加上微波食品在体内堆积生成的毒素,罹患癌症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微波炉一样,防晒产品也是近十几二十年成为了很普及的日常用品。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可见中国的传统审美很看重肤色白皙。现在更是一个以白为美的时代,要想白,理所当然就要防止晒黑。

商场里的美白防晒产品琳琅满目,不仅是女性首选,越来越多的男性也会在户外使用防晒产品。尤其是每到夏天以及阳光耀眼的大晴天,爱美的女性往往会全副武装出门,防晒霜、遮阳伞和太阳镜一样都不能少。

书中引用“健康作者网站”的报道,97%的美国人都受到防晒化合物的污染,大多数的防晒产品都含有至少数十种致癌的香料或化合物的混合物,以及无数从石油中取出的合成物质。这些致癌化合物和石油副产品,经由皮肤被身体吸收,继而渗透到细胞,由此产生很强的自由基效应,成为皮肤癌的导火索。

说到这儿,可能大家会有另一种担心,如果不擦防晒品,暴露在紫外线下不仅会晒伤,也可能会导致皮肤癌不是吗?

关于这个问题,作者举了个例子来说明。北欧国家挪威和芬兰的人们,每年要经历好几个月黑暗,他们得皮肤癌的比例却要比其他地区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紫外线能启动一种皮肤激素,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以及身体的调控中心,所以缺乏阳光几乎会成为所有疾病的原因,包括皮肤癌和其他形式的癌症。

“紫外线是正常细胞分裂时所必需的”,当我们使用防晒霜、遮阳伞和太阳镜严严实实遮挡起来避免晒黑时,缺乏阳光的细胞就可能中断正常生长,加上受到防晒产品中各种化合物的堆积侵袭,细胞于是在癌变的路上渐行渐远。

三、情绪的破坏力

关于癌症和情绪的相关性,书中通过一个病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39岁的玛丽是作者治疗的一个病人,她在38岁时诊断出晚期乳腺癌。在经过了常规的放疗、化疗和乳房切除手术一年以后,玛丽又被查出下脊椎和左膝部位形成了骨癌。

病例显示,玛丽长年存在贫血、消化不好和便秘的问题,肝脏里还检查出了上千颗结石。尽管她一直在按规律补充铁剂,以及一直在使用多种抗生素以治疗各种感染,不过并没有什么效果。

玛丽的童年过得很不快乐,父母总是为生活中的琐事争吵。与父母同桌用餐,对她来说是件痛苦的事,她总是担心父母会突然爆发新的冲突。那种持续性的紧张和压抑的状态,让她对食物产生了强烈的厌恶和恐惧感,多年来她都习惯于狼吞虎咽地把食物吃下去。

玛丽在工作上同样面临很大的困境,她从来都不想做一名老师,为了维持家庭和谐,表面上服从了父母的要求,内心却充满愤怒。她觉得学生可以把所有挫折都放到她身上,而她却只能把所有感受放在心里;当她回到家面对自己的孩子发火时,又反复地产生一种罪恶感。

“所有发生在我们情绪上的东西,也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玛丽从小在家吃饭所经历的紧张和压力,严重干扰了她的消化系统。情绪低落时进食,身体会减少消化液的分泌。愤怒和沮丧时进食,胆汁则变得更容易凝固,持续的情绪紧张会导致在肝脏的胆道和肾脏中形成结石。

身体无法有效消化和吸收匆忙中吃下的食物,大量的有毒废物累积在小肠和大肠中,造成慢性便秘。营养吸收不良,也就会导致体内脂肪、钙和维生素等物质的消耗增加,同时削弱了她的骨头组织及其他功能。

如之前说到的那样,当细胞组织缺乏氧气和营养时,正常细胞为了生存,就会突变成癌细胞来适应恶劣的体内环境。而在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候,玛丽都深受消化不良和便秘之苦,这也让她的身体严重缺乏对癌细胞的解毒剂。

所以,即使玛丽经过化疗来杀死癌细胞,还一次性切除了癌变组织,没有解决发生癌症的根本原因,癌细胞又会换一个部位重新长出来。

玛丽在作者的指导下开始做出一些改变,比如调整饮食习惯、花更多时间接触大自然、晒太阳、听最爱的音乐,还有每天平静地冥想。

对玛丽而言,最重要的是,她不需要去做任何让自己不开心的事,并且允许自己犯错。在接受作者建议6个月后,玛丽的身体状况得到稳定性改善。

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美国有一对夫妇因查出癌症被诊断为只有一年左右的生命。两人商议后决定放弃治疗,用剩余的时间去完成他们环游世界的梦想。他们辞掉工作卖掉房子,开始了一段精彩纷呈的旅途,每天愉快地沉浸于各种美景与美食,渐渐把癌症这事忘到了九霄云外。

一年半以后,夫妇俩回到美国,才发现他们已经超过了一年的生命时限。两人到医院重新做了检查,体内的癌细胞居然奇迹般地消失了。

未被解决的情绪冲突往往是所有疾病的开端,包括癌症。

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的一种情绪冲突无疑是“无私”,很多癌症病人把他们全部的生命和时间,都放在他人身上,以此获得被肯定和存在的价值感。

但在我们的潜意识看来,这种将外界评价放在首位,甚至是取悦他人的行为,一方面是不爱自己的表现,一方面还暴露了隐藏的不安全感。无形之中,外表的坚强完美和内心的软弱自卑不断对立冲撞。

“癌症始于我们被分裂的心,起始于我们人生所有未能表现出来的悲伤和挫折”。 一项日本的研究显示,癌化肿瘤症状自然消失的病人,在突然痊愈之前,通常在24小时之内,经历过对自己态度的深刻改变。

3

自我疗愈须知

在本书的最后部分,作者结合癌症形成的原因和根源,总结出了对应的自我疗愈措施,主要包括七个方面:降低毒素的食材、阳光疗法、充足的睡眠、有规律的用餐、坚持运动、素食主义、神奇的草药和矿物补充品,以及改善负面情绪。下面主要从与我们日常息息相关的食材、睡眠、运动和负面情绪这几个方面来逐一了解。

充分的证据显示,大量的蔬菜和水果具有治疗及防治癌症的效果。 特别是芸薹属的蔬菜例如甘蓝等,对组织系统和血液具有强大的净化功能,经常食用会大大降低所有的毒物含量,抑制癌细胞增生的条件。

另一方面,应尽量避免摄入富含糖的食品和饮料,比如巧克力、冰淇淋和各种非天然果汁饮料。精制的加工过的糖在被消化时,不含任何吸收时必需的营养。 经常摄入糖分会滋养癌细胞,却饿死了健康的细胞。

熬夜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常态,其危害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研究显示人体需要8~9小时完全处在黑暗中的睡眠,免疫系统才能充分充电。 长期睡眠不足会降低身体抵抗力,一个虚弱的免疫系统是无法定时进行身体内部清理的,从而导致的阻塞就会威胁细胞生命。

如果在晚上十点前睡觉,生长激素则在十一点到达分泌的高峰。在这段期间里,身体会净化自己,并进行主要的修补和再生工作。因此,在晚间适当的时间获得足够的睡眠,让身体分泌充足的生长激素,是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最好方法之一。

关于运动对健康的不可或缺,用我们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已经足以说明。就疗愈癌症来说, 因为癌细胞是典型被夺走了氧气的细胞,运动是一个直接运送额外的氧气到全身细胞,改善免疫反应的手段。

《美国医疗协会期刊》的一份研究中,那些被诊断出结肠癌的人,若遵守适度的运动计划,每周运动超过6小时者,比起每周运动少于1小时者,死于癌症的概率低了61%。在所有的案例中,无论病人是什么年龄,癌症处于什么阶段,或体重如何,运动都是个很好的保护性因素。

在癌症越来越常见的今天,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会目睹这样的情况,某个亲友或同事或邻居意外地查出癌症,之前一直看起来好好的一个人突然就垮掉了,并且很快就离我们而去。叹息之余,人们也会有种说法:是被癌症吓死了。

“癌症最根本的原因是害怕”——长期以来害怕不够好、害怕失去、害怕受伤害、害怕伤害别人、也害怕死亡。

当你感到害怕时,你要么沉沦其中要么逼迫自己抗争要么假装什么事都没有,无论哪一种,这种忽略身体的强烈感受,会消耗每个细胞的生命力。细胞会进入保护或者抗争模式,从而脱离正常的生长和繁殖。

那些经历过人生重大创伤的人,例如至亲离世、事业失败和婚姻破裂等,若是没有及时调整心态,就会成为癌症高发人群。 所有的肿瘤,都是恐惧落实在细胞上的表现形式。

无论物质的还是情绪的,你就是自身生存环境的创造者,是体内细胞生存环境的创造者。就好比是选择为一株枯萎植物的根部浇水,还是为它掉落的叶子感到悲伤,这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以上就是《癌症不是病》这本书的精华,不知道大家看完会有怎样的体会。说说我的收获吧。

首先,对于可怕的癌症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由于身体内毒素和废弃物堆积,阻碍了正常的生理功能,缺氧和得不到足够养分的细胞不得不产生变异来适应糟糕的生存环境。

与其说癌症是一种病,其实它更是我们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是我们长期不爱自己的结果。 癌症这个病变的表象,是在警示我们必须有所改变。

那么应该如何改变呢?根据书中重点阐述的癌症形成的原因,我们可以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法。

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尽可能吃天然的食物,尽量少吃红肉,特别是加工过的肉食;尽量不吃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保持身体的通畅。

不管工作生活多么忙,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运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无论运动量大小,重要的是坚持。同时要注意运动时的空气环境,毕竟我们的细胞需要的是氧气,而不是雾霾和尾气。

我们和大自然的所有生命一样,是离不开阳光的。经常沐浴在阳光下,不仅使我们的身体更强健,也使我们的内心充满力量和希望。阳光般积极的内心,是防治癌症的不二法宝。

癌症就像是温水煮青蛙,是多种因素叠加长期累积而成的。这些最终导致癌症的因素,就存在于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里,对我们的身体多一点关心,持之以恒地坚持有益身体的生活方式,只要我们愿意这样做,远离癌症拥有健康的主动权,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