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书院变迁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汤溪九峰书院渊源很深,追本溯源,则是滥觞于唐代徐安贞在九峰创建的“安正书堂”,最早却可以追溯到南齐时期太末人徐伯珍在九峰开设的私人讲学所。所以,宋代衢州的赵抃在《九峰岩》一诗中写道:

        龙丘石室人难继,安正书堂世莫登。

        但见烟萝最高处,九峰排列一层层。

        诗中的“安正书堂”即后来的九峰书院。据史料所载,徐伯珍少孤,常在箬叶上写字,他师从叔父徐番之学习十年,有盛名,但不愿为官,便移居九峰山。另据《南史·徐伯珍传》(卷七十六)所载:

        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苌隐处也。山多龙须柽柏,望之五采,世呼为妇人岩。二年,伯珍移居之,阶户之间,木生皆连理。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馆东石壁,夜忽有赤光洞照,俄尔而灭。白雀一双栖其户牖,论者以为隐德之感焉。刺史豫章王辟议曹从事,不就。家甚贫窭,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受业生凡千余人。

        所以,徐伯珍九峰授徒讲学,规模之大,可算得上是汤溪最早的私人讲学所。到了唐代,兰溪的徐安贞弃官隐居九峰山,他就在九峰山的石室中著书立说,但如果按照学者季羡林和邓洪波主编的《中国书院史》观点,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始于唐代,那么徐安贞建在九峰山下的“安正书堂”,如此说来才是汤溪最早的书院了。接着又历经了雅好吟诗的贯休在九峰禅寺为主持,继之更有被誉为四大书院之一的丽泽书院主持吕祖谦,则常来此讲学,禅寺里就有“邹鲁遗风”的匾额为证,且后来禅寺曾易名为“九峰书院”,随后就不断有乡贤如胡森、胡炜之流,尽力传承与传播,使九峰之学蔚然成风。

        我又在查阅《汤溪县志》后始知,此后在清雍正元年(1723年),汤溪知县宋绍业,建为汤溪县义学。再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知县陈钟炅便改为九峰书院,但到了咸丰末年则毁于太平天国战火。而后,在光绪九年,知县朱荣璪又在县学东文昌阁故址重建九峰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即改为汤溪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并由此而衍生,使得汤溪尊教崇学之风延续至今。所以,这也难怪汤溪的基础教育如此之完善,既有幼儿和小学的教育,也有初中和高中的教育,而且高中教育既有普高也有职高,同时就办学模式而言既有公立也有民办,这对处于农村乡镇而言则是不多见的。

        不仅如此,我们从九峰书院的变迁史中还发现,九峰书院一直为历代文人官宦所重视。

        明朝天顺四年(1460年)出任龙游知县的王瓒曾写下一首《九峰书院》的诗:

        昔贤书院在岩间,千载高风不可攀。

        莫道夜台灵去远,文星犹自照空山。

        乾隆四十八年,曾簒修《汤溪县志》的冯宗城也写了一首《九峰书院》:

        轩楹重整焕新模,环碧峰峦列画图。

        秋宇云停青玉案,夕扉藜照绛纱厨。

        只看墙竹文逾茜,尽有书田砚不枯。

        更锡嘉名编志乘,山光耸秀正盘纡。

        乡人胡炜,为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庚午科副榜第六名进士,有感于九峰之学,作

        诗两首,其一为《春日登九峰寻徐侍郎读书处》:

        巍巍九峰山,白云满幽谷。

        层岩嵌精蓝,峭壁悬飞瀑。

        春风习习来,翠嶂争妍郁。

        扶筇陟其巅,望古驰遐瞩。

        昔闻徐侍郎,束发隐山麓。

        地僻尘俗违,汲古淹诵读。

        山薮非不深,龙蛇终起陆。

        荐居天子旁,宏词灿星宿。

        一朝忽见几?归我旧茅屋。

        谷鸟传好音,岩卉嬗新绿。

        昔年凄息地,无由问樵牧。

        惆怅夕阳斜,归途多踯躅。

        其二为《九峰书院望九峰山》:

        九峰书院对南山,山聚奇峰九点环。

        崖洞迟吾燃药灶,门墙先士接贤关。

        岱衡秀色参高下,牛斗文墟近往还。

        为睇名区钟瑞气,肯辜灵岫列窗间。

        九峰书院正式改造后,知县陈钟炅欣然作记。所以,笔者查阅《汤溪县志》,为便于供人欣赏,特将其作摘抄如下:

                              九峰书院记

                                  陈钟炅

        邑故有义学,在文庙西。创之者,前令宋君绍业也。比年以来,栋欹瓦烁,败墄生苔,弦诵之声无闻,盖守土者难辞其咎矣。

        岁壬寅,余奉简命,承乏斯土,下车之始,有志而未逮也。越明年,癸卯春孟,始兴是役,鸠工庀材,重新讲舍,将延名师,令诸生肄业其中,而因易其名曰:“九峰书院”。

        余惟书院之设,自宋以来,几遍天下,其时名流辈出,教导乡里,士之游其门者,多所造就。而金华为理学渊薮,香溪实浚其源,嗣是而东莱、晦庵、南轩三先生重开丽泽书院,讲明圣学,迨何、王、金、许恪守师训,互相观摩,斯道为之益振。汤虽僻处偏隅,然船山绍伊洛之渊源,林逸得仁山之宗旨,胡东章相师事枫山,虽所得有浅深,要皆艺林之翘楚也。

        夫学莫大于端品,而端品要在哀诸圣人之道。而后有以峻其闲,自后之为学者,不务殚心性命,仅以文章为标榜之资于是。处则抱惭于名教,出则贻玷于官箴,其弊在于舍本逐末而及其流也。遂决去圣贤道义之藩离,而悍然有所不顾。今圣天子阐明正学,如日丽天,薄海内外,蒸然向化,此都人士,其亦争自洗濯,以步香溪诸君子之后尘焉,安在古今人遂不相及也?《书》云:“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传》曰:“进,吾往也。”学问之道,可观于山。况兹书院,适面九峰,当天气清旷,遥望层峦,奇峰插天,青岩如黛,顿觉万象空澄,目无纤翳,欲净理明之况,仿佛如遇诸当前有志圣贤者即是,而睹指知归,其几于道也,不难矣。

        吾望邑人,士其知所自奋,而毋堕于鲁莽,灭裂之习,行见扶舆,清淑之气,将复钟灵于此地也。振兴文教,责在有司,爰述余所以易名之意与,为学所以从人之方,为来者劝焉。

        往事堪忆,来日可追。从九峰书院的变迁史中,我们看到了书院的发展,到近代为“学堂”,再到现代为“学校”。当然,我们也更愿意看到一些惟有不变的传承,那就是教书育人的责任和担当,还有全社会都对教育这项公益事业的重视与支持。

        这就是九峰书院,也给教育留下的许多深思……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