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湖一我深爱的家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临湖镇,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小镇,我深爱的家乡。它坐落在太湖平原的东部,东山半岛中段,东西频临太湖,北与胥口接壤,西南和东山交界。在太湖平原形成之前,先民们曾在沙坝上从事渔猎、垦植活动,明初渐成村落,清初始建乡,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2006年,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整,由渡村、浦庄合并成立临湖镇。全镇区域面积5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万。

渡村这块土地上,文物古迹俯拾皆是,底蕴深厚,渡村是“开门见水,外出乘舟”的水网地区。苏东运河穿境而过,河上桥梁布局合理,古朴优美,形态各异,富有情趣。有高耸挺拔的庄子桥,小巧玲珑的福庆桥,前后呼应的对方桥、太平桥,宏伟古朴的孔家塘桥,桥高身长的采莲桥,左右对称的黄垆桥平顶三孔的庵头桥;新泾港上有三根毛竹搭成一步三晃的竹夹桥,占家港有拉绳自渡的小推排(平底小舟),颇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一座座古桥穿越时空。1958年,苏东运河全面拓宽,拆掉了庄子、采莲、黄垆、庵头四座桥,后重建了庄子、采莲两桥,以谐音更名为壮志桥,采莲桥。 采莲的由来,还有西施的典故,渡村南面的福庆桥,俗称新桥,两岸石驳岸线条柔和,石埠头千姿百态,别具水乡韵味,苏东班轮船曾在此设码头。

集镇沿河而建,街道狭窄,分前街、后街、横街。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江南特色。民国时期,镇上有南北杂货店28家,茶馆15家,烧酒行八家以及肉铺、鱼行、药铺、医院等。在一个小镇上能有这么多酒行还是很少见的,主要是因为渡村的烧酒业发达。抗日战争前后,上到豪门,下至百姓,几乎家家都酿酒,这是渡村的主要经济支柱。直到70年代,向东扩展新街后,成“丁”字形布局。90年代,在北端另建新街后,老集镇逐渐被冷落了。

西太湖有菱湖嘴,古时候与余山相连。到清代中叶,冲出了十多公里阔的泄水口,形成了伸入湖中4余米的菱湖嘴,成了人们游湖赏景处。清代金祥麟赋称:“菱湖嘴畔水连天,渔父张罾夜不眠,网得鱼虾入城去,明朝买米不愁钱。”清朝康熙皇帝也来过此地。如今改造成了菱湖嘴公园。

菱湖嘴公园非常美丽,秋天,太湖边的芦苇挺立在飒飒秋风里,如一枝枝锐利的剑戈。又似一个个有思想的诗人,白色的苇絮飘飘洒洒,漫天飞舞,成了一个芦花的世界。此时太湖三白及太湖大闸蟹是餐桌上的美味。渔帆点点,夕阳晚霞,美不胜收,现在成了园博园最精华的地方,集休闲娱乐一体的好去处。

东太湖烟波浩渺,水清见底,游鱼可数。临湖镇政府正在规划建设东太湖生态农业风景区,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展现风帆逐浪,渔歌酬唱,村舍出入,河流回环,烟雾迷蒙,水天难分的迷人风光。

据说太湖曾是东海的一部分,太湖岸边,每一块太湖石,每一株水草都在沧桑的风里,静静地诉说着临湖的史料。

历史上临湖也曾水患频发,湖匪猖獗,自然灾害不断,属穷乡僻壤。

改革开放后,临湖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临湖镇加大发展力度,村镇道路的建设,农业生产形成一、二、三产并居的格局,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房地产业异军突起,旅游休闲也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勤劳聪慧的临湖儿女们,用自己的双手把家乡建设得越来越美好,生活越来越幸福。

从此,临湖镇才成为了一座美丽的水乡小镇,真正意义上的鱼米之乡,太湖之畔一颗闪耀的珍珠。

如今,临湖有三宝:“羊毛衫,温泉,湖鲜”。三宝串起了临湖的特色经济产业,给人留下无比美好愉悦的感想。春天,假如你来临湖做客,品尝湖鲜美味,沐浴温泉爽意,五彩缤纷的羊毛衫,又会把你装扮一新。

而渡村羊毛衫,众人皆知。渡村,很久以来成了羊毛衫的代名词,渡村羊毛衫成了长三角地区一企响当当的集体品牌。临湖镇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羊毛衫民营企业,如佳阳、万丽、利晨、飞昵长马、获马等,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渡村羊毛衫发展史的天空。渡村羊毛衫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已被五湖四海的人们熟悉。

同时,特色街区全力打造配套设施,“人民公社”主题公园,渔文化长廊,菱湖嘴公园,山湖温泉会所,太湖生态渔村等都在特色街区的同一条中轴线上,依托镇旅游公司开辟的品尝“人民公社”湖鲜,穿特色街区羊毛衫,沐浴临湖温泉,游太湖风光,形成了临湖的经济文化产业链,这种富有灵活特色的经济文化产业链,被苏州市青年旅行社,康辉旅行社列入旅游专线,一个与外界交流的渠道已经初步形成,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特别是2016年4月18日,以“水墨江南,园林生活”为主题的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在临湖隆重举行了。太湖沸腾了,临湖沸腾了,临湖人民沸腾了。园博园所展示的唯美意境和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让我内心涌动着无可名状的情怀,那唯美的太湖山水,古典的苏式园林,本真的江南村落柳舍和深厚的古吴底蕴,充分展示人和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我从小生长在临湖,是临湖的女儿,是太湖的女儿。是的,我与临湖有缘有情,我与临湖血脉相牵。临湖的父老都是勤劳勇敢,纯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我深爱着你—临湖。让我们一起寻找历史的遗迹,拂去积淀的尘埃,再现璀璨的历史文化,共同把这块宝地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在水逸帆为创作者,入驻五个月,江南苏州女子,临湖文学社文学爱好者,我手写我心。同意三友出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