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个消化不良的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养育一个健康、快乐、举止得体的孩子,是家长们最大的希望。希望的实现是伴随着努力同时存在的,这也是家长们所遇到的最费力、具有最大挑战性的事情之一。

快乐的源头在孩子的消化系统。

有些孩子一顿饭常常要拖很久、或者半碗饭都还没吃完就不想吃了,消化不好、营养吸收不良,容易出现腹泻、腹胀。

也常常听身边的家长说,孩子消化不好最主要是少吃或不吃辛辣、腌制等刺激性食物,少吃零食,饮食规律,避免食物过于油腻和吃得过饱。这些说法对吗?

治标先要治本,我们来看一下食物在身体内的消化旅程。

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就开始了,为什么我们在咀嚼米饭、馒头的时候品尝到甜味?这是因为淀粉经过唾液淀粉酶的简单分解,变成了麦芽糖,麦芽糖是甜的。

食物通过吞咽作用,进入食道,在食道平滑肌的推动作用下,来到胃部,胃部收到食物刺激的信号,经过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蠕动,同时分泌胃酸,在胃蛋白酶以及一些粘液的参与下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并把食物以最适合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速度向小肠排放。

PS:

1.“辛辣食物伤胃”的说法听得比较多。

2.胃下垂、胃动力不足会导致消化不良。

3.丰富的营养可以起到“养胃”的目的。

4.刺激性强的碳酸饮料可能损伤食道、胃粘膜。

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食物到达小肠,小肠得赶紧运动起来,通过紧张性收缩、节律性分节运动、蠕动,不停地捣鼓,把大块食物分解成小块,小块食物分解成食糜,将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推进到大肠。在这个过程中,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胆囊储存的胆汁一起参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胆汁是一种金黄色或橘棕色的液体,对大便颜色起决定性作用。除此之外,胰腺分泌的胰液、肠腺分泌的肠液也一起参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PS:

1.过量饮酒损伤肝脏。

2.胰腺、肠腺等机体损伤导致食物难以消化。

3.细嚼慢咽能够帮助小肠省力,有利于食物消化。

4.身体活动可以增强小肠消化食物的动力。

大肠吸收从小肠那边过来的剩余水分,将食物残渣干燥。大肠内有一群长期定居的旅客——细菌,这时没有被消化吸收的膳食纤维(益生元)为这群旅客提供了丰富的食物。细菌们利用肠内较为简单的物质合成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同时,它们还分解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经过一系列的分解过程产生苯酚、吲哚、硫化氢等,是大便臭味的主要来源;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醋酸,是大便的酸味来源;脂肪则被分解产生醛、酮等,对人体有害,有的可以引起人体结肠癌。值得一提的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加速大肠内有害物质的排泄,缩短有害物资与结肠的接触时间,有预防结肠癌的作用。

PS:

1. 可溶性膳食纤维富含于燕麦、大麦等全谷物中,水果、豆类含量也较多 ,精加工的大米、白面含量较少。

2.大便很臭:蛋白质(主要是肉)多;大便酸味: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食)未被彻底消化,发酵产生酸味;大便腐烂、腥臭:肠道细菌感染,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了。

3.下图是婴儿大便比色卡, 正常的大便(⑦~⑨)应该金黄色或者淡绿色的 。

白色提示胆汁未参加大便的染色,可能出现胆道梗阻;

大便中有未被消化的食物,提示消化功能弱,需要把该食物做成婴儿能接受的性状,比如把食物切碎或榨汁或磨成粉;

由于婴儿的消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而喂养也还没有形成规律,大便中会有 奶瓣 ,如果没有影响生长发育,则可继续观察,如果出现体重O增长或负增长,则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大便带血 :红色大便分三种,一是未被消化的红色食物残渣,比如西红柿、草莓、山楂、辣椒,二是鲜血混在大便里面,可能下消化道(空肠、回肠、大肠)出血,三是鲜血附在大便表面,提示肛裂;

黑色大便 :可能服用了铁剂,或者食用铁含量高的食物。

4.便秘:大便干、硬,大一些的孩子3~4天才排一次便,大便表面或内部有血,两次排便之间出现遗粪。腹泻:排便次数突然增多,水分异常高,水样便、稀便、大便带血。

最后,大便由肛门排出,为绿色植物贡献价值。

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我们也就明白,少吃或不吃辛辣、腌制等刺激性食物,少吃零食,饮食规律,避免食物过于油腻和吃得过饱,适当运动,对于胃肠的养护都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婴幼儿来说,有一个关键的因素会导致消化不良,这个关键因素是什么呢?

长期喂养液体食物。

生命早期,液体食物主要有奶、粥。



配方奶是除了母乳之外的婴儿食物,能够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婴儿满6个月以后,胃肠等消化器官已相对发育完善,可以消化母乳、配方奶以外的多样化食物;同时,婴儿的味觉、嗅觉、触觉,以及心理、认知、行为也已经做好接受新食物的准备;再者,母乳、配方奶提供的营养已不能完全满足婴儿日益旺盛的生长需要;所以,婴儿满6月龄时,需要从泥糊状的食物开始,逐渐添加辅食。

随着月龄增长,婴儿需要的辅食是逐渐增多的,比如,6月龄时开始尝试添加米粉、肉泥,如果顺利的话7月龄时应该就能吃米糊、肉泥、蔬菜泥、水果泥了,8月龄以后过渡到浓粥、煮烂的面条、碎菜、肉末,量也在逐渐增加。直至 1岁以后,进入以新鲜食物为主,母乳、奶粉作为辅食的新的饮食里程碑。

在说为什么长期的配方奶喂养会导致孩子消化不良之前,先简单科普一下我们平时常接触到的食物营养价值。

米饭、面条、馒头等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提供热量。

鸡蛋、牛奶、肉、鱼、豆腐:富含优质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各组织、器官无一不含蛋白质。

蔬菜、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贫血、骨骼异常,缺乏膳食纤维会引起便秘、肥胖。

食用油:提供脂肪,按体重计算,普通人体含脂类约14%~19%。

人们思考、运动、说话、消化、排泄等等生理活动,正是由以上这些食物提供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钙、铁、锌、碘等营养素来维持的。

前面我们说过,母乳、配方奶能满足6月龄以内婴儿的营养需求,而大概6月龄以后,就应该提供辅食给他们了。孩子1岁以后,需要更多的营养才能满足生长发育,所以,问题来了,如果1岁以后孩子的绝大部分营养仍然由母乳、配方奶提供,导致营养不良很可能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营养不良与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



长期喝粥引起消化不良的原理与配方奶基本一致。

曾经接到这样一个儿童营养咨询:小孩2岁,聪明伶俐,非常惹人喜爱,叔叔阿姨来家里面做客时都要抱一下好像才能满足他们见到孩子的喜悦之情,但孩子体质瘦弱,脊背、肋骨看起来都比较明显,饮食则是经常性的一碗稀饭20分钟都还没吃完,有时候也和大人一起进餐,最多吃小半碗就吃不下了,孩子每两三天都会莫名哭闹,腹泻的时候则常常要上医院。

喝粥无法满足孩子对营养的全面需求。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意识到 提供米饭、面条、奶、蛋、肉、鱼、大豆制品、蔬菜、水果,才能得到基本的营养供给 ,营养供给充足,身体感到舒服了,孩子会用行动来反馈这样做是对的。

其次,孩子不喜欢吃饭的话题似乎愈演愈烈,常常是家长们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何时,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 大多数重积难返的饮食习惯是从婴幼儿时期形成的,从孩子吃第一口母乳或配方奶的时候就开始了 。以后家长在给孩子吃奶或吃零食的时候,就会以另一种眼光来看待了。

再次,了解孩子不喜欢吃饭的原因。1.可能在进入正餐之前吃的零食已经差不多把肚子垫饱了,孩子的饭量没多大,吃点饼干也都能撑好久。2.喝太多就没有肚子吃别的了,汽水、果汁、饮料营养价值不高,而且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3.是不是生病了,比如胃肠细菌感染导致胀气、早饱、反酸、食欲不振。

最后,追求独立自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时候,纵使你给他的食物再好,你再给他怎么解释云云,他都很可能会对你不理不睬。有时候,你为了孩子能够多吃一块肉而下了很多功夫,但他似乎感受不到你的一番苦心,相反,他可能会感到有压力。别着急,慢慢来,放轻松反而有利于你们之间的互动,孩子相对容易接受一些,再有, 春天播种,秋天才会有收获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