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资产的资产管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在遵从总量适度原则、适时调节原则和安全保障原则的前提下,对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存放同业存款和在途资金分别进行管理。 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资产,主要目的在于满足银行经营过程中的流动性需要。
银行现金资产管理的任务,就是要在保证经营过程中流动性需要的前提下,将持有现金资产的机会成本降到最低程度,作为银行经营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杠杆,服务于银行整体经营状况最优化目标。为此,银行在现金资产的管理中,应当坚持总量适度原则、适时调节原则和安全保障原则。
现金资产管理的总量适度原则是指银行现金资产的总量必须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规模上。这个适当的规模是指由银行现金资产的功能和特点决定的在保证银行经营过程的流动性需要的前提下,银行为保持现金资产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最低时的现金资产数量。总量适度原则是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的最重要的原则。
现金资产的适时调节原则是指银行要根据业务过程中的现金流量变化,及时的调节资金短缺头寸,确保现金资产的规模适度。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主要由其在中央银行和同业银行的存款及库存现金构成。其中,库存现金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过程中必要的支付周转金,它分布于银行的各个营业网点。银行在现金资产特别是库存现金的管理中,必然健全安全保卫制度,严格业务操作规程,确保资金的安全无损。 银行库存现金集中反映了银行经营的资产流动性和盈利性状况。库存现金越多,流动性越强,盈利性越差。为了保证在必要的流动性前提下,实现更多的盈利,就需要把库存现金压缩到最低程度。为此,银行必须在分析影响库存现金数量变动的各种因素的情况下,准确测算库存现金需要量,及时调节库存现金的存量,同时,加强各项管理措施,确保库存现金的安全。
影响银行库存现金的因素有:1)现金收支规律;2)营业网点的多少;3)后勤保障的条件;4)与中央银行发行库的距离、交通条件及发行库的规定;5)商业银行内部管理。
1)库存现金的匡算。
匡算库存现金需要量主要应考虑如下两个因素:库存现金周转时间和库存现金支出水平的确定。银行库存现金周转时间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银行营业网点的分布状况和距离;交通运输工具的先进程度和经办人员的配置;进出库制度与营业时间的相互衔接情况等。测算现金支出水平,一方面要考虑历史上同时期的现金支出水平,另一方面,要考虑一些季节性和临时性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可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现金支出水平:即期现金支出水平=(前期平均现金支出水平×保险系数)×历史同时期平均发展速度
其中:前期平均现金支出水平=前 30 天现金支出累计发生额/30 保险系数=标准差×置信概率度 标准差=[∑(每天现金支额-平均现金支出额)2 /30 天]0.5 置信概率度根据要求的数字准确程度来确定,如果要求数字的准确性达到 95%,则置信概率为 0.95,以 0.95 作为 F(t)去查《正态概率表》,得
t=1.96,此 t 值即为置信概率度。历史同期平均发展速度=(年同月现金支出累计发生额最高年份同月现金支出累计发生额)考察年数-1
求出即期现金支出水平以后,将其与库存现金周转时间相乘,再加减一些其它因素,即为库存现金需要量。
2)最适送钞量的测算。
银行有必要对运送现金的成本收益作一个比较,以决定最适的送钞量。在这个最适的送钞量上。银行为占用库存现金和运送钞票所花费的费用之和应当是最小的。我们可以运用经济批量法来进行测算。其公式为:T=CQ/2+AP/Q
其中,T=总成本;A=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收入(或支出)量;Q=每次运钞数量;P=每次运钞费用;C=现金占有费率;A/Q=运钞次数;Q/2=平均库存现金量;P.A/Q=全年运钞总成本;
C.Q/2=库存现金全年平均占用费。 根据以上方程序,用微分法来求经济批量的总成本 T 为极小值时的运钞数量 Q,以及以Q 为自变量,求 T 对 Q 的一阶导数
T’,则: T’=dt/ dQ=C/2-AP/Q2 令 T’=0,则 C/2-AP/Q2=0Q2=2AP/ C ,即 Q=(2AP/C)0.5
3)现金调拨临界点的确定。
由于银行从提出现金调拨申请到实际收到现金需要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特别是那些离中心库较远的营业网点,必须有一个时间的提前量。同时,以后为了应付一些临时性的大额现金支出,也需要有一个保险库存量。于是,就有一个问题,即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多大的库存量时调拨现金。这就是一个现金调拨的临界点问题。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这个临界点:
现金调拨临界点=平均每天正常支出量×提前时间+保险库存量 保险库存量=(预计每天最大支出—平均每天正常支出)×提前时间
4)银行保持现金适度量的措施。
要切实管好库存现金,使库存现金规模经常保持在一个适度规模上,还需要银行内部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应将库存现金状况与有关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应实现现金出纳业务的规范化操作;要掌握储蓄现金收支规律。储蓄业务的现金收支一般具有以下规律:一是在营业过程中,客户取款的概率在正常情况下基本相等。二是在多数情况下,上午客户取款的平均数一般大于下午。三是在一般情况下,每个月出现现金净收入和净支出的日期基本固定不变。解决压低库存现金的技术性问题。要在压缩现金库存所需增加的成本和所能提高的效益之间进行最优选择。
5)严格库房安全管理措施。
从经营的角度讲,银行的库存现金显然是最为安全的资产。但事实上,库存现金也有其特有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被盗和自然灾害的损失,也来自于业务人员清点的差错,还可能来自于银行内部不法分子的贪污。因此,银行在加强库存现金适度性管理的同时,还应当严格库房的安全管理,在现金清点、包装、入库、安全保卫、出库等环节,采取严密的责任制度等,确保库房现金的无损。 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存款准备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比例上交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二是准备金账户中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超额准备金。因此,存款准备金的管理,包括满足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和超额准备金的适度规模控制两个方面。
1)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
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主要是准确计算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需要量和及时上交的准备金。在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计算法定存款准备金需要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滞后准备金计算法,主要适用于对非交易性账户存款的准备金计算。另一种是同步准备金计算法,它主要适用于对交易性账户存款的准备金计算。
滞后准备金计算法是根据前期存款负债的余额确定本期准备金的需要量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银行应根据两周前的 7
天作为基期,以基期的实际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准备金持有周应持有的准备金的平均数。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计算基期周准备金保持周
同步准备金计算法是指以本期的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本期的准备金需要量 的方法。通常的做法是:确定两周为一个计算期,如从 2 月 4 日(星期二)到 2 月 7 日(星期一)为一个计算期,计算在这 14 天中银行交易性帐户存款的日平均余额。准备金的保持期从 2 月 6 日(星期四)开始,到 2 月 19 日(星期三)结束。在这 14 天中的准备金平均余额以 2 月 4 日到 17日的存款平均余额为基础计算。
按照滞后准备金计算法计算出来的准备金需要量与按照同步准备金计算法计算出来的准备金需要量的合计,就是银行在一定时期需要交纳的全部存款准备金。这个需要量与已交纳的存款准备金余额进行比较,如果余额不足,银行应当及时予以补足;如果已有的准备金余额已超过了应缴准备金数,则应及时从中央银行调减准备金,增加银行的可用头寸。
2)超额准备金的管理
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帐户上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可用头寸,是银行用来进行投资、贷款、清偿债务和提取业务周转金的准备资产。
影响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因素:(1)存款波动。商业银行的存款包括对公存款和储蓄存款。对公存款的变化主要是通过转帐形式进行的,对个人的储蓄存款和部分对公存款的变化则主要是通过现金收支来表现的。银行在分析存款波动对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影响时,重点应分析导致存款下降的情况,因为,只有在存款下降的情况下,才会导致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增加。存款下降一般取决于近期因素和历史因素,即受到临近若干旬的存款下降幅度和历史上同期存款下降幅度的双重影响。(2)贷款的发放与收回。贷款的发放与收回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主要取决与贷款使用的范围。同理,贷款的收回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也因贷款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3)其它因素对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影响。除了存款因素外,其它一些因素也影响到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需要量。这些因素主要的有:一是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因素;二是同业往来因素;三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因素;四是信贷资金调拨因素。
商业银行在预测了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基础上,应当及时地进行头寸调度,以保证超额准备金规模的适度性。当未来的头寸需要量较大,现有的超额准备金不足以应付需要时,银行就应当设法补足头寸,增加超额准备金;而当未来头寸需要量减少,现有超额准备金剩余时,则应及时地将多余的超额准备金运用出去,寻求更好的盈利机会。 1)同业存款的目的。
除了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外,大多数商业银行还在其它金融机构保持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即同业存款。那些较大的银行一般都是双重角色,一方面它作为其它银行的代理行而接受其它银行的存放同业款,另一方面,它又是被代理行,将一部分资金以活期存款形式存放在代理行。这就形成了银行之间的代理行业务。银行之间开展代理业务,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商业银行在其代理行保持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支付代理行代办业务的手续费。
2)同行存款需要量的测算。
商业银行在同业的存款余额需要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使用代理行的服务数量和项目。如果使用代理行服务的数量和项目较多,同业存款的需要量也较多;反之,使用代理行服务的数量和项目较少,同业存款的需要量也就较少。代理行的收费标准。收费标准越高,同业存款的需要量就越大。可投资余额的收益率。如果同业存款中可投资余额的收益率较高,同业存款的需要量就少一些;否则,同行存款的需要量就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