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魏文侯翻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1

1. 魏文侯轶事文言文翻译

译文:魏文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

左右侍从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

魏文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

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用意,都开始向魏国朝贡。

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

魏文侯问群臣:“我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国君。”只有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文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

魏文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文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

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文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

2. 文言文翻译:魏文侯守信从谏

魏文侯命令大将乐羊去攻打中山国,轻松拿下,于是把自己的儿子魏击封到那里为王,也就是把中山国给了儿子魏击。

事后的某一天,魏文侯问众大臣说:“你们看我这君王当得如何呀?”众人一齐说:“没治了!酷毕了!”大臣中只有一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个想死的人他叫任座。他说:“你把中山国打下来了,不把这中山国给自己的弟弟,却给了自己的儿子,就冲你这一点,也不是啥明君!切切,自己个儿没事瞎吹吧你就。”

文侯一听大怒,任座一看惹不起,躲吧。于是就急匆匆地走了。

他刚走,文侯就问翟璜:“我是个好的国君吗?”翟璜说(心里想:你个狗屁好国君,我只是不想死而已):“你是个好的国君。”文侯问:“说说理由?”翟璜说:“臣听说君王如果仁义贤明,那么手下的臣子一定敢说真话。

今天看这个任座敢这样说你,我就知道你是个仁君了。”文侯一听大喜,马上命翟璜去赶任座回来,并且亲自走下堂来迎接,把他当成上宾来看待。

3. 有关七下语文课时特训中魏文侯的文言文翻译

是“魏文侯从谏”吗?

原文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资治通鉴》

译文

魏文侯派乐羊子攻打中山,攻破了它;魏文侯把中山封给他的儿子击。魏文侯向群臣问道:“我是怎样的君主?”群臣都说“您是仁爱的君主。”任座说:“您得到中山,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怎么能说是仁君?”文候发怒了,任座跑了出去。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君。”文侯问道:“您凭什么知道的?”翟璜回答道:“臣听说国君仁爱臣子就直率。刚才任座的话直率,我因此知道您仁爱。”文侯高兴了,就让翟璜叫任座回来,他亲自下堂迎接任座,把他当作上等客人。

4.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古文翻译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③猎.是日⑧,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⑥,公将焉④之⑦?”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⑤之.魏于是乎始强.(选自《魏文侯书·资治通鉴》)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自罢虞人.1.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2.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3.期:约定4.焉:何,哪里.5.罢:通“疲”文中指停止6.雨:下雨 名词作动词用7.之:到,往8.是日:这天9.谏:规劝、劝谏.10.虽:即使11.岂:难道12.身自罢之:亲自宣布停止这次宴席.魏文侯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定好去打猎.那天,(魏文侯和大臣们在宫中)喝酒喝的很开心,天下起了雨.魏文侯将要出去.大臣们说:“今天喝酒这么快乐,天又下大雨,大王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和管理山林的人约好去打猎.虽然现在很快乐,(我)难道可以不遵守约定吗?”魏文侯于是前往(约定的地方),亲自取消了这次活动.。

5. 魏文侯改过 文言文翻译 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9.B(“趋”词义应为“快步走”)

10.C(A项“以”分别为“介词,用”“介词,因为”;B项“于”分别为“介词,向,对”“介词,表被动,被”;C项“乎”均为语气助词,表反问,相当于“呢”;D项“而”分别为“连词,表转折关系,却”“连词,表修饰”)

11.B(①是说魏文侯礼贤下士,④是说魏文侯善听音乐,⑤是子方对子击诘问的回答)

12.D(“愤然与之绝交”错,原文为“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13.译文:

(1)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我因此知道您是一位仁德的君主。

(落实“则”“直”“向”“是以”等词语的解释,语句要通顺)

(2)地位卑下的人不参与地位高贵之人的事,关系疏远的人不参与关系亲近人的事。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您的命令。

(落实“卑”“尊”“谋”“疏”“戚”等词语的解释,语句要通顺)

【文言参考译文】

魏文侯用卜子夏、田子方担任国师,他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住宅,都要在车上俯首行礼。各地的贤才德士很多前来归附他。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了中山国,魏文侯把它封给了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向群臣问到:“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离开。魏文侯接着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问:“你凭什么知道?”回答说:“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我因此知道您是一位仁德的君主。”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宾。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文侯说:“编钟的乐声不协调吗?左边高。”田子方笑了,魏文侯问:“你笑什么?”田子方说:“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说:“对。”

魏文侯的公子魏击出行,途中遇见国师田子方,下车伏拜行礼。田子方却不作回礼。魏击生气,对田子方说:“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呢?”田子方 说:“当然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啦,富贵的人哪里敢对人骄傲呢!国君如果对人骄傲就 将亡国,大夫如果对人骄傲就将失去封地。失去他的国家的人,没有听说有人拿他当国君的;失去他的封地的人,也没有听说有人拿他当一家之主的。贫贱的游士,话不被听从,行为不合自己的心意.就穿上鞋子告辞了‘,到哪里得不到贫贱呢!”魏击于是谢罪。

魏文侯问李克:“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怎么样?”李克回答说:“地位卑下的人不参与地位高贵之人的事,关系疏远的人不参与关系亲近人的事: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您的命令。”魏文侯说:“先生不要临事推让!”李克说道:“国君您没有仔细观察的缘故呀!看人,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仅此五条,就足以去断定他,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魏文侯说:“先生请回府吧,我的国相已经选定了。”李克离去,遇到翟璜。翟璜问:“听说今天国君召您去征求宰相人选,到底定了谁呢?”李克说:“魏成。”翟璜立刻忿忿不平地变了脸色。说:“西河守令吴起,是我推荐的。国君担心内地的邺县,我推荐西门豹。国君想征伐中山国,我推荐乐羊。中山国被攻克之后,没有人去镇守,我推荐了先生您。国君的公子没有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凭耳闻目睹的这些事实,我哪点儿比魏成差!”李克说:“你把我介绍给你的国君,难道是为了结党以谋求高官吗?国君问我宰相的人选,我说了刚才那一番话。我推断国君肯定会让魏成为相的原因,是魏成享有千钟的俸禄,十分之九都用在外面,只有十分之一留作家用,所以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国君都奉他们为老师;而你所举荐的五人,国君都任用为臣属。你怎么能和魏成并列呢!”翟璜听罢徘徊不敢进前,行了两次礼说:“我翟璜,真是个粗人,失礼了,愿终身为您的弟子!”

6. “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这一篇古文翻译

魏 文 侯 改 过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溃之.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文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纣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翻译:乐师经(人名)演奏(古)琴,魏国的文王(因是诸侯国,故称侯)随音乐而舞蹈,(并依旋律)和道:“让我的话没有人违抗.”乐师经拿琴撞文王,没撞到;撞到了帽子,(帽子)破了.文王对左右的人说:“作为臣子而撞他的国王,他的罪是什么?”左右说:“罪该受烹煮(刑法).”抓乐师经到堂下第一级台阶.乐师经说:“我可以说一句话再死吗?”文王说:“可以.”乐师经说:“过去尧舜当国王的时候,唯恐自己的话别人不反对;桀纣当国王的时候,唯恐自己的话别人违抗.我撞的是桀纣,不是我的国王.”文王说:“放了他,是我的过错.将琴悬挂在城门上,用以作为我错误的凭证;(破的)帽子不要补,用以警示我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