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陵水县海南陵水县在哪个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4
1、海南陵水属什么市?2、海南陵水县属于哪个市3、陵水县属于哪个市4、陵水县属于三亚市哪个区5、海南省陵水县属于哪个市

海南陵水属什么市?

海南陵水是海南的一个自治县,并不属于海南某个市区,陵水全名“陵水黎族自治县”。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地处北纬18°21’~18°47’,东经109°45’~110°08’之间。东北连万宁市,北部与琼中县交界,西北与保亭县接壤,西南与三亚市毗邻,东南濒临南海。海岸线长57.5公里,东西宽32公里,南北长40公里,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海榆东线高速公路自东北向西南从境内穿过,东北至海口196公里;西南至三亚市60公里;沿陵保线公路西至五指山市91公里。

拓展资料

陵水风景名胜:陵水具有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全县共有旅游景点17处,主要旅游景点有:陵水县苏维埃政府遗址、日本军队侵陵刻石、三昧寺、南湾猴岛、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香水湾、分界洲岛、椰子岛、土福湾、清水湾、高峰温泉等,其中南湾猴岛是著名旅游景点,也是中国唯一的中华_猴自然保护区。

参考资料: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陵水概况》

海南陵水县属于哪个市

陵水黎族自治县是海南省海南陵水县的自治县海南陵水县,所以不属于其海南陵水县他城市。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东濒南海,南与三亚市毗邻,西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北与万宁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接壤。

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主要由山地、丘陵、平原组成。丘陵与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全县大小山岭共24座,最高点为吊罗山三角峰海拔1499.8米。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属热带岛屿性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干燥。

陵水县名由来

陵水县名的由来,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是因河流而得名:陵水地处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古时,境内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文人、墨客多赐美言而颂之。

据史料记载:隋大业六年(610年) 陵水建县。其时古县城东北面有一条溪流,名叫陵楠河,又称陵栅水(即今港坡河)。当时的陵栅水两岸古木参天,奇花吐艳、百鸟争鸣、猿声不断、四季如春。首任知县执政时,与文人墨客商议,因县治建于陵栅水河畔,故将“陵栅水”之简称“陵水”作为县名。“陵水”一名一直沿用至今。

陵水之名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传说陵水境域博吉峒古县城中有一口井,无论早涝,井水澄清透明,水质清甜。井中有两只红纹小斑鱼,双双戏水,悠然自乐。这口仙井因能检验人的品德优劣、操行高低而闻名。

不论王孙公侯、平民百姓,只要靠近这口井的人品德优良,井水就澄清透明海南陵水县;品德低下的,井水就污秽浑浊。因此,老百姓就将这口仙井称为“灵水”,“灵水”谐音“陵水”,后来逐渐演称为 “陵水”。

陵水县属于哪个市

陵水县不属于其海南陵水县他市县海南陵水县,属于海南省。

陵水县全称为陵水黎族自治县,是海南省直辖海南陵水县的民族区域自治县。陵水县是个以黎族、汉族、苗族人口居多海南陵水县的“大杂居,小聚居”海南陵水县的市县。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18°22′~18°47′、东经109°45′~110°08′。东濒南海,南与三亚市毗邻,西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北与万宁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接壤。

陵水县气候环境

陵水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属热带岛屿性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干燥。年平均气温25.2℃,年平均雨量为1500~2500毫米,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份。

光照充足,全年无霜,四季常青,是中国少有的天然温室,适宜热带作物和反季节瓜菜的种植。但由于受岛屿性季风的影响,平均每年受3~5次台风的袭击,最大风力达12级,风速40米/秒。

陵水县属于三亚市哪个区

陵水县不属于三亚市,陵水县是海南省直辖民族区域自治县。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18°22′~18°47′、东经109°45′~110°08′。东濒南海,南与三亚市毗邻,西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北与万宁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接壤。陵水县是个以黎族、汉族、苗族人口居多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市县。

陵水设有椰林镇、新村镇、英州镇、本号镇、光坡镇、三才镇、黎安镇、隆广镇、文罗镇、提蒙乡、群英乡11个乡镇。此外还有南平、岭门2个国营农场和省属吊罗山林业局。

历史沿革

陵水黎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先民繁衍生息。唐扈三代为南交之地,秦为象郡外徼 [7] ,汉为儋耳郡地。

公元前110年(西汉武帝元封元年),汉军平定越地在海南岛上置珠崖、詹耳两郡,领十六县,陵水属珠崖郡山南县。

公元前46年(汉元帝初元三年),改珠崖郡为珠卢县,属合浦郡。

622年(唐武德五年),置崖、儋、振三州,陵水县属振州。

662年(龙朔二年),置万安州,陵水改属万安州,五代因之。

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改万安州为万安军,领万安、陵水等四县。

1136年(宋高宗绍兴六年),废万安军,陵水县改属琼州。

1143年(绍兴十三年),复设万安军,陵水县还属万安军。元因之。

1370年(明洪武三年),升琼州为府,陵水县属琼崖绥靖处,1913年(民国二年),陵水县属琼州镇守府。

从1921年(民国十年)始,陵水县先后归属琼崖善后处、琼崖绥靖委员公署,广东省第九行政督察委员公署,海南特别行政区。

1927年~1931年间,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建置四年。

1945~1946年成立陵保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置两年。

1948~1950年4月,成立陵水县民主政府,建置两年。

1950年4月28日,陵水县解放。

1951年8月14日成立陵水县人民政府,隶属海南行政区。

海南省陵水县属于哪个市

海南省陵水县直接隶属于海南省海南陵水县,不属于其海南陵水县他市县。陵水设有椰林镇、新村镇、英州镇、本号镇、光坡镇、三才镇、黎安镇、隆广镇、文罗镇、提蒙乡、群英乡11个乡镇。

陵水县海南陵水县的少数民族主要是黎族和苗族海南陵水县,黎族大约有21万人。清朝以前海南陵水县,陵水黎族社会组织机构“峒”和“弓”。“峒”是黎族较早的血缘与地缘关系结合的地域组织机构。“峒”一般都是世袭制。“弓”是封建社会进入黎区后的代管机构。陵水早期有10个峒:兴二(岭门)峒,岭仔峒,(提蒙沟尾一带)花丛峒,后底峒,乌牙峒(本号一带),礼亭峒,喃唠峒,白茅峒,岭脚峒,廖次峒。苗族聚居在本号镇白水岭、什巴和提蒙乡小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