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鸡蛋”究竟是不是食品谣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01
1. “人造鸡蛋”究竟是不是食品谣言?
2. 有关“假鸡蛋”的几个说法:
谣言1:网传假鸡蛋?实为玩具蛋
对此,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官方微博“@江宁公安在线”进行了辟谣,称这其实是制作仿真玩具鸡蛋的视频,并非传言所说的“假鸡蛋冒充真鸡蛋流入市场”。
谣言2:橡皮蛋是假鸡蛋?
除了上面说的那种玩具鸡蛋,我们有时候也会吃到一些奇怪的鸡蛋,这些鸡蛋比较僵硬,蛋黄略显青色或为黄色,很有弹性,很难轻易捏碎,我们称它为“橡皮蛋”,将蛋黄扔在桌上,蛋黄可高高弹起,不会碎裂。而普通蛋黄饱含粉末,容易碎。那么它是不是“假鸡蛋”呢?其实这种橡皮蛋是真正的鸡蛋,并非人工合成。
3. 橡皮蛋产生的原因:
1. 低温保存时间过长
正常的鸡蛋如果在低温下保存时间过长,蛋黄可能变硬,就变为人们嘴中的“假鸡蛋”。
2. 鸡饲料中棉酚含量过高
我国是允许在鸡饲料中加入棉籽饼的,它富含蛋白质,而且价格低廉,经常被用在鸡饲料中作为蛋白质来源。棉籽饼中含有一种色素叫做“棉酚”,低含量的棉酚对于鸡的生长产蛋没有不良影响。但如果对棉籽饼中的棉酚含量把握不准,棉酚含量过高,那么鸡就容易生出“橡皮蛋”。
4. 人造鸡蛋理论可行,但成本太高:
一位名叫Josh Tetrick的美国人通过混合加拿大产的青豆、南亚的大豆等12种没有经过基因改造的植物,制作成“植物蛋”。这个“植物蛋”味道和真鸡蛋很像,并且不含胆固醇、饱和脂肪比率低,营养价值还比鸡蛋多四分之一。但是,这个“植物蛋”只是味道像鸡蛋,营养成分像鸡蛋,它的包装却不是蛋壳。它是用罐装的或者桶装的液体,不可能将它与我们日常食用的鸡蛋搞混。
5. 专家观点: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说,理论上人造鸡蛋可行,但为了成本低廉的鸡蛋造假,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利润空间也有限,危险也大。所以,买到人造鸡蛋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
以上来自网络,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