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滨区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3

卫滨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当时新乡市人民政府成立,随后在1949年,成立了新乡市第二区,即现在的新华区,后改为第一区,总面积为4.82平方千米。1980年,新华区人民政府重建。2004年初,随着新乡市区划调整,新华区更名为卫滨区,标志着行政区划的重要转变。


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卫滨区下辖10个街道,包括胜利路街道、解放路街道、中同街街道、健康路街道等,人口总数为203783人,各街道人口分布不均。2003年12月,国务院批准将部分周边地区划入卫滨区,增加了平原乡的管辖范围,同时调整了部分乡镇村落的归属,卫滨区的行政格局进一步扩大。


2004年,卫滨区的行政区划为7个街道和1个乡,总面积达到52平方千米,总人口约19.7万人,其中包括6000多名少数民族居民,其中回族人口较多。卫滨区的行政中心人民路设有区人民政府。此时,卫滨区的街道包括胜利路、中同街、解放路、自由路、铁西街道、健康路街道和南桥街道,乡级单位则有平原乡,共计26个社区和26个行政村,以及1个社区。




扩展资料

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位于新乡市市区南部,南临黄河、北依太行,历史悠久,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正义战争——牧野大战的古战场,因坐落于美丽的卫河之滨而得名,是新乡市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现辖一个乡,共26个行政村;7个办事处,共21个社区。全区总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