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亲子沟通试试这五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9

作者\丑爸

当孩子出现不服从、甚至刻意违反规矩的行为时,父母的第一个反应几乎都是: 「你这孩子怎么了!为什么这么不听话?」但其实孩子心里想的,其实跟我们一样:

「妈妈,你为什么都不听我的话?」

什么是权力争夺

父母管教子女,教导价值观、正确的行为,是责无旁贷的责任,但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个事实:孩子愈大,愈懂事,对这个家自然想拥有发言权及控制权。然而盐跟米都吃很多的我们,当然不会、也不应该弃权让孩子做主。不断宠溺孩子:以孩子要求为上意的教养模式,将经常弄得全家鸡犬不宁。

因此从2~3岁开始,权力的「放」、与「得」,即成亲子间的大课题。若进行的不顺利,「权力争夺」即随之而生。

权力争夺的负面影响

家庭内「权力争夺」的恐怖之处,在于有一方是非常弱势的,几乎没有筹码可以跟对方抗衡:那就是孩子。由于实力过于悬殊,大人即容易随便应付,或是以绝对优势「压」孩子就范。经常被压的孩子,渐渐的就会感到无力、甚至觉得无助。被伤害。想自主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反而感到无助的孩子,并不会因此改以「可爱讨喜的行为」替代,反而是更加重他「想要长大」的力道,但换来的,却又是更难以承受的无力感....。

当一次又一次,孩子无从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被欣赏,也不被允许有尝试的机会时,孩子的「自尊」将受到威胁。

例如,3岁多的孩子已经有许多雨天外出经验,觉得自己可以应付下雨天,不需要妈妈操心。当他兴高采烈的准备好要出门时,妈妈却要求他换上另一件外套。此时,他「捍卫主权」的念头可能突然开启,断然拒绝妈妈要求!妈妈有一些方法可以化解这个场面,或是这次就让他作主看看。但如果妈妈是

「我叫你换一件就换一件!」(翻译:我是老大!) 「我不要!我想穿(身上)这一件!」(翻译:我才是老大!) 「那件不防水,换一件!」(翻译:NONONO,小朋友,我才是老大!) 「我不要!啊~~~~~(尖叫)」(翻译:为什么我不能当老大!)

之后的对话,大概就是大的眼喷火,小的泪婆娑…即使这次貌似大人惨胜,但下次要出门时情况会好转?小孩可能会说「妈妈我知道上次错了,请您告诉我这次要穿哪件外套」吗?

如果孩子这样说了,大人才真正需要担心啊!

孩子不是敌人

无论孩子的诉求为何,我们都可以避免「压倒」(overpower) 他们。即使不如孩子所愿,父母仍可平和的执行自己的意志。我们可以拒绝孩子、让孩子失望,但要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

例如,有些大人会以孩子「很故意」为理由,合理化自己压过孩子的行为 (=故意的行为就是要修理)。当我们把孩子摆上一个故意找碴的位置时,孩子能做的就是拚命防卫,这反而激化了大人本来的意图,最后以言语或肢体的力量让孩子屈服。

我们可以这样做

我们都希望有一天,孩子不需在紧盯下做出适当决定。先决条件就是他们要有做决定的权力,并熟知、也愿意承担使用权力后的责任。如何取得这样的能力,父母的引导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以下方法融合了专业建议及个人咨询辅导经验,供你参考:

给软钉子碰,孩子还是可以作主

就像我们不喜欢孩子大声说「不要!」孩子同样也不喜欢听大人说「不行!」不要与不行,其实是权力争夺的「邀请语言」,好似决斗前的叫嚣。因此,可以避免直接跟孩子说「不」,同时又给他做决定的机会,即可能化解潜在的冲突。

例如,要去午睡了,孩子摇头说「不要,我还想玩!」妈妈此时先同理孩子「你还不想睡觉,还想玩。」然后让他作主「你想要自己走进去房间,还是像小超人一样飞进去?」当然,孩子可能仍旧不买帐,这时妈妈可以再行同理,再给不同选择题,但原则都是「不强压孩子,让彼此进入权力争夺」。

在能接受的范围尽量「给力」

一天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孩子好好的「做主」。当孩子「拥有权力」的需求被满足时,他们就有更高的意愿配合父母。例如,我会和小孩玩「国王与士兵」、「公主与客人」、「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在简单的游戏规则下(不伤害、有礼貌),让孩子尽量的「指使」我。

「士兵(我),请帮国王(孩子)准备盔甲。」「士兵,你要走在我前面啊。」 「客人(我),这是你的茶,要喝光喔。」「那个东西你不能碰!客人要坐好,不能走来走去!」

游戏结束后,他们更愿意在真实世界角色互换(当然父母还是要注意别去挑战孩子罗)!

转移注意力

这不是什么新方法,且受到不少父母质疑「如果孩子耍脾气就转移注意力,这样不就默许他的任性?」这质疑的前提是:「孩子发脾气、不听话是一种没有目的、甚至带有冒犯父母意图的行为。」但实际上,孩子很可能只是想要表达自己的意见,但在第一时间被否定下,只好尝试加重自己的情绪、再争取一次。倘若父母有在第一时间同理孩子,但孩子不愿意接受的情况下,转移注意力是避免无意义的权力争夺良方;但父母若在第一时间没有回应、同理孩子,只是一味地转移注意力,则有待商榷。

当孩子尝试争取时,如果我们情绪不佳、或时机不好(例如在外用餐),不如「下次再来好好切磋切磋」,先让双方放松,一起做点有趣的事吧!

邀请孩子一起想办法

这是我跟大孩子很常使用的方法!当情况「还算安全,但父母可能要皮绷紧点,但做了对孩子也许有益」时,我会用「我讯息」邀请孩子来想办法。有时直接说「你想要我听你的,但是我也想要你听我的,现在怎么办?」当孩子感觉到自己有「权」时,较有机会提出「可行」的方案,父母即可以之为基础「一起想办法」。

「不怕孩子爬到你头上?」其实,亲子关系若是信任的,孩子晓得父母还是拥有最后决定权;反而当他分享到权力时,会希望把握这个机会「表达自己」,而非「反客为主」(到了青少年期又不一样啦)。

「好好说」不

有时,我们也希望孩子学会在该说「不」的时候,坚定地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父母的亲身示范。让孩子知道说「不」,可以、但请好好说。如果第一下因为情绪而说不好,第二下、第三下时还是可以调整。

当我们好好跟孩子说「不」时,他们可能会放弃争取,转到悲伤的情绪,这时,好好抱抱他,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懂,挫折感真是令人难受。

孩子学会好好说不,未来建立人际关系时,将更懂得尊重他人、及保护自己。

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