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0

1. 古镜文言文翻译

《古镜》译文:

古人制造镜子的时候,大镜子铸成平的,小镜子铸成凸的。镜面凹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大些,镜面凸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小些。用小镜看不到人脸的全像,所以作得稍为凸些,以使脸像变小,这样的镜子虽小仍可获得人脸全像。

造镜时要量镜子的大小,以决定增减镜子凸起的程度,使脸像和镜子大小相称。古人做工巧妙,后人造不出来了,得到古镜后,都把它们磨平了。

世上有透光镜,镜背面有铭文,共二十字,字体极其深奥,没人能读懂。用这个镜子承受日光,背面的花纹和二十个字就会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认为是由于铸造时薄处先冷,唯独有花纹和字的地方比较厚,冷得慢,以致铜收缩得多。

铭文和花纹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上隐隐约约有痕迹,所以在光中显现出来。我观察了这面镜子,认为道理确实如此。可是我家有三面镜子,又见到了别人家所收藏的镜子,都是一个式样,图案铭文没有丝毫差异,形制很古老。

只有这种镜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镜子虽然也有很薄的,却都不能透光。想来古人自有特殊的制作方法。

《古镜》原文: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扩展资料:

《古镜》出自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

沈括的著述有22种155卷。除《梦溪笔谈》 外,还有综合性文集《长兴集》《志怀录》《清夜录》,医药著作《良方》《苏沈良方》。

科学著作《浑仪议》《浮漏议》《景表议》《熙宁奉元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记》《天下郡县图》《南郊式》《诸敕格式》《营阵法》,音乐类著作《乐论》《乐律》《乐器图》等,但存世较少。

《梦溪笔谈》的撰写时间,历来有多种说法。胡道静在《梦溪笔谈校正·引言》中提出:“《梦溪笔谈》撰述于1086-1093(宋元祐年间),大部分于1088年(元祐三年)定居于润州以后写的”;

李裕民《关于沈括著作的几个问题》(《沈括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认为:“作于1082年(宋元丰五年)十月沈括在随州安置后,至迟在迁居润州梦溪园之初已完书。”但现一般认为,胡道静的说法较为可靠,即《梦溪笔谈》成书于1086-1093年间。

书名《梦溪笔谈》,则是因为作者沈括在梦溪园完成作品(注:至少是完成主体部分以及最终定稿,此点未有异议,考《梦溪笔谈·序》亦无冲突),因此便以该园名为书名,曰“梦溪”。

笔谈,则是由于平时和客人在园内交谈,作者经常将“与客言者”记录于册,友朋聚散无常,时长日久,作者觉得好像自己是“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故用名“笔谈”。两者串列并称,则为《梦溪笔谈》。

2. 【文言文:古镜(①鉴:镜子)】

古 镜 ث宋ج沈 括 [甲]古人铸鉴①ح鉴大则平ح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而大ح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ح故令微凸ح收人面令小ح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ح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ح鉴背有铭文ح凡二十字ح字极古ح莫能读.以鉴承日光ح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ح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ح以谓铸时薄处先冷ح唯背文上差③厚ح后冷而铜缩多د文虽在背ح而鉴面隐然有迹ح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ح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ح又见他家所藏ح皆是一样ح文画铭字无纤异者ح形制甚古ح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翻译 古人制造镜子的时候,大镜子铸成平的,小镜子铸成凸的.镜面凹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大些,镜面凸的照出人脸的像要小些.用小镜看不到人脸的全像,所以作得稍为凸些,以使脸像变小,这样的镜子虽小仍可获得人脸全像.造镜时要量镜子的大小,以决定增减镜子凸起的程度,使脸像和镜子大小相称.古人做工巧妙,后人造不出来了,得到古镜后,都把它们磨平了. 世上有透光镜,镜背面有铭文,共二十字,字体极其深奥,没人能读懂.用这个镜子承受日光,背面的花纹和二十个字就会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认为是由于铸造时薄处先冷,唯独有花纹和字的地方比较厚,冷得慢,以致铜收缩得多.铭文和花纹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上隐隐约约有痕迹,所以在光中显现出来.我观察了这面镜子,认为道理确实如此.可是我家有三面镜子,又见到了别人家所收藏的镜子,都是一个式样,图案铭文没有丝毫差异,形制很古老.只有这种镜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镜子虽然也有很薄的,却都不能透光.想来古人自有特殊的制作方法.。

3. 古文阅读

小题1:A小题1:B小题1:花纹(文字)虽在背面,但镜面上有隐隐约约的痕迹,所以在日光下就显现出来了。

小题1:(4分)(1)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1分) 精湛(高超)(1分)(2)别的形制相同的镜子都不能透光,只有这面透光(2分) 小题1:要整体感知语句的意思,根据意思划分停顿即可。小题1:B 两字均为“我”人称代词,相同。

A中一动词一名词,不同。C中读间不同,意思也不同。

D中后一个“异”为活用用法,亦不同。小题1:要做到字字落实,并结合课内此字的用法、意思加以推测,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来即可。

小题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难度较大的为第二步,但要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即“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意古人别自有术 ”一个“然”字写出了作者的质疑,即答案应在后面的句子中提炼出来。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