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感言集之80: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下》,其中对于“与众乐乐”这篇著名的对话颇有感触,说到底,孟子只不过是借题发挥,作为一国之君,与其一个人关起门来独自欣赏美好的音乐,不如与他人一起欣赏音乐开心;与少部分人小范围欣赏音乐不如与全国的老百姓一起欣赏音乐来的开心。孟子的“独乐乐到与人乐乐,再递进到与众乐乐”这种逻辑就是层层递进,一直击中到齐宣王这样的一国之君的所关注问题的要害,齐宣王所关注就是称王天下。怎么才能称王天下,孟子就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即从小我升级到大我,从大我升级到集体的“我们”,施行仁政,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做到与民同乐形成全国上下一条心的命运共同体,这样就能够构建称王天下的基础。

原文如下: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大意是:

        庄暴求见孟子,说:“我最近拜见齐王,他说很喜欢音乐,我不知道用什么话语应对?”庄子又问“喜欢音乐会怎么样?”孟子就说“齐王如果真的非常喜欢音乐,相信齐国应该会治理的很好!”

    过了几天,孟子见到齐宣王,就问:“我听庄子说大王喜欢音乐,有这么一回事吗?”

      齐王不好意思地说:“寡人其实并不喜欢先王时期清近典雅的音乐,只是喜欢目前市面上的流行的世俗音乐”。

      孟子就说:“大王这么喜欢音乐,齐国一定治理的很好。当今的音乐胜过古时候的音乐”

    齐王答道:“我怎么没有听说?”

    孟子就问:“一个人独自欣赏音乐快乐,还是他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齐宣王答道:“与他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孟子又问:“与少部分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还是与大部分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齐宣王答道:“与大部分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臣下正在为大王演奏音乐,今天大王在这里享受鼓乐,老百姓听到钟鼓声,优美的管籥音乐都感到头痛,一个个愁眉苦脸的说“大王这么喜欢享受优美的鼓乐,为什么要让我们陷于这么痛苦被动的局面,父子不相见,兄弟与妻儿离散,”今天看到大王出门打猎,看到大王的车马喧嚣的身影,见到锦旗猎猎都感到厌烦头痛,大王这么喜欢享受打猎,为什么要让我们陷于这么痛苦被动的局面,父子不相见,兄弟与妻儿离散,”为什么会这样?没有其他原因,是因为大王不能与民同乐。

    “今天大王在这里享受鼓乐,老百姓听到钟鼓声,优美的管籥音乐都很开心,一个个都兴高采烈欢天喜地的说“我们的大王身体一定是很健康吧?否则怎么会突然演奏优美的鼓乐?”今天看到大王出门打猎,看到大王的车马喧嚣的身影,见到锦旗猎猎都感到很开心。“我们的大王身体一定是很健康吧?否则怎么会突然出来打猎?”为什么会这样?没有其他原因,是因为能与民同乐。如果大王能够真正做到与民同乐,那么大王就完全可以称王天下!

个人看法: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其实是流传2000多年的典故,问题是作为一个人是否都愿意选择与众乐乐?我看未必,与众乐乐,需要超越自身狭隘的小我,需要有一种超越自身的使命感!当年的齐宣王,作为一国之君,他的境界到底有多高?我想他比一般的老百姓,一般的士大夫要高很多,但是他的最高境界其实也就停留在如何更多的兼并他国的土地或者防止他国侵略兼并他的土地 ,他的最高境界估计就是实现他的老祖宗齐桓公的霸业。他没有孟子这样的潇洒自如,孟子虽然只是一个学问家,但是他的思想具有时代的超越性,某种意义上他是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他看得非常清楚,他知道未来国家治理方式的发展趋势,他有救世的高度,同样都是在看到如何欣赏音乐这件事,齐宣王充其量也就是独乐乐到与人乐乐而已,孟子却看到由独乐乐到与人乐乐再到与众乐乐的递进逻辑关系,并由此联想到家国天下一体的的感受,联想到称王天下的智慧。所以,孟子是站在三维到四维的视角思考问题,而齐宣王依旧停留在一到二维的思维高度。多以他们的对话不是在同一个频道上。这也是孟子能够指导齐宣王的原因,至于齐宣王是否真正理解孟子的思想,就要看齐宣王的悟性了。

      回到现代社会,一个人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命运,其实也是需要站在三维到四维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如果仅仅只是独善其身,那么就选择独乐乐吧,适当与自己小圈子的朋友进行交流,做到偶尔的与人乐乐,也是蛮开心的,现在的宅男宅女就是这样。但是,要想有所作为,那么就一定要学会放下自己,舍弃小我,从独乐乐升级到与人乐乐,再升级到与众乐乐,唯有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在事业中脱颖而出。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80: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2018-8-12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