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总是被曲解?这两个技巧助你成为沟通高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糟糕的沟通后果严重,严重到甚至可以决定生死——

-洛杉矶检察局解释警官在枪击事件中的过失时,最常引用的原因就是“沟通不良”;
-医学界提供数据:超过60%的医疗事故(包括死亡、严重的身体伤害以及心理创伤)是由 “糟糕的沟通”造成的;
-一份包含了近150项研究,超过30万人参与的综合分析显示:那些与家人、朋友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联结者,寿命要比社会孤立者平均长3.7年。

即使不提这些生死攸关的时刻和专业的研究,在日常生活中“沟通不当”也是导致误解和冲突的重要原因。沟通的重要性人尽皆知,可真正有效的沟通技巧大家却知之甚少。因为市面上关于沟通的书籍虽然不少,但是大部分因为枯燥、不接地气而让读者根本看不下去,效果就更别提了。

《沟通的艺术》 却是个例外——这本书把最新的研究资料与真实案例相结合,不但内容专业丰富,而且形式活泼,除了叙述文字,还辅以诗歌、图表、故事、漫画……,并时时穿插延伸阅读资料,场景解析以及各种形式的练习,因而成为美国权威沟通教材,再版15次,畅销40年!

从《沟通的艺术》副标题“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我们可以得知本书是从“自我”和“关系”这两个角度来对沟通进行介绍和研究的。

沟通是双向的,如果按信息的流向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向度——信息的输入和信息的输出。对应到沟通当中——信息的输入就是倾听,信息的输出就是表达。

下面,我们就从这两方面来介绍一下书中最主要的沟通技巧。相信只要勤于练习,你就可以更好地避免误解和冲突,使日常沟通更加顺畅和高效。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当中那个专横跋扈的杂志社女老板(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让人印象深刻。在与别人交谈时,她会态度傲慢地打断别人:“关于你无能的细节,我不感兴趣” 。此人只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而且还常常在话谈到一半时,一言不合就抬脚走人。真可谓是“糟糕的倾听者”当中的典范。

可如果你认为想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只要保证专注去听就够了,那显然还是对“倾听”理解得不全面。

俗话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明明是相同的话语,在不同的人听来却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其中的原因与沟通者的性别、性格、年龄、文化、当时的心情等诸多因素有关。如果在倾听时漏听、或者多听出说话者的意思,就很容易造成误解和冲突。

所以倾听最重要的一点是正确理解说话者的意思。为了做到这一点,《沟通的艺术》指出:倾听包含以下几个要素:专注地听、理解、回应和记忆。

这其中回应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指对倾听到的信息做确认,以便准确理解说话者的意思。

比如:老板布莱德在周五中午的工作餐时,和手下员工艾利斯说:“我将拥有你的整个周末。”这句话可以解读出几种意思呢:

对于这种指意不明的表达,艾利斯决定明确一下老板的意思——

艾利斯了解了老板的意图后,马上和他明确了具体的工作,最终确定只需要周五晚上+周六上午就可以完成任务。

艾利斯因为及时而充分的回应,准确地理解了老板的意思,为自己赢得了休息的时间。如果她不做回应,只是直接答应老板的要求,那么就会因为整个周末被占据而感到压力很大,并因为无法拒绝老板而不开心。

因此艾利斯的回应方法值得学习。在《沟通的艺术》当中,这种方法被称作“ 知觉检核 ”法,就是对于觉察到的信息进行核对检查。这个方法一共包含三步:

回到之前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到艾利斯在第一句话中,就完成了前两步:首先她重复了听到的信息,然后做出了两种解释,在得到老板的回答后又做了近一步的询问,并立即明确了老板的要求,为自己做好了安排。

“知觉检核”的好处不但在于能充分理解说话者的意图,更多的时候它还能保留对方的颜面,避免冲突的产生。

比如:早上你和伴侣刚结束了一场严肃的对话以后,对方脚步沉重地走出卧室,并重重地关上了门。如果此时你追出客厅质问说:“你为什么摔门,是不是对我不满意?”很可能会引发一场争吵。而如果运用“知觉检核”法,就会是这样的:

“你刚才跺着脚走路,还用很大的劲儿关门”( 你获知的信息 )

“我不知道你是在生我的气” (第一种理解)

“还是时间匆忙,你因为要迟到了而着急?” (第二种理解)

“真正的原因是哪个?” (请说话者澄清)

这样的问话表达的是“我很关心你的感受,但不确定”,而不是“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这种态度开放的回应,不但创造了良好的沟通气氛,同时也能让对方平静下来。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发现,倾听不只是用耳朵收听对方的话语,也包括用眼睛观察,用内心感受对方的非语言表达。而为了确保能准确地获取对方的意思,我们必须尽量收集到所有信息,并及时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请说话者确认。

沟通除了输入,就是输出。在表达的时候,我们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在张艺谋导演的城市题材电影《有话好好说》当中有一个很搞笑的情节:

书商赵小帅(姜文扮演)想和前女友(瞿颖扮演)复合。因为自己口吃,所以花钱找人在对方楼下喊话。小帅原本想表达的是:“安红,我想你想得睡不着觉。”可是,雇来的人却喊成了:“安红,我想你想得想睡觉!”

人们在哄堂大笑之余不禁感慨,区区9个字居然在理解上也能出偏差!?可见沟通过程中,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并且让对方也正确理解,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故事还没完,安红的现任男友刘德龙知道赵小帅的死缠烂打以后,没有好好和小帅沟通,而是采取了最不理智的做法——他找人教训了小帅一顿,想以此让其罢手。谁知这个赵小帅是个犟种,他不但没怂,还随手抄起路人老张(李保田扮演)的背包抡打反击,结果摔坏了人家的电脑。

老张向小帅索赔,小帅却说是因为刘德龙打他在先,自己是正当防卫,所以让老张去找刘德龙索赔,而且表示自己平白无故挨打不行,他要剁掉刘德龙一只手!老张为了获得索赔,只好在中间周旋,他劝小帅有话好好说,还想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但无论老张怎么努力,小帅还是一心只想着剁手——他认准的事儿谁说也没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公众场合发生冲突时,不要去凑热闹,否则……,哈哈,开个玩笑。)

这个故事在有些人看来,赵小帅就是个偏执狂——既然对方有诚意握手言和,为什么非要穷追不舍呢?但如果用《沟通的艺术》这本书里的知识来解读的话,小帅其实就是被对方伤了面子,所以他要进行“防卫”。

所谓“ 防卫” 就是人们在受到攻击时(无论是身体上,还是语言上)进行的自我保护,它在沟通当中极为常见。换句话说,一旦我们受到批评、指责、攻击时,总会下意识的为自己辩解。最有趣的是研究发现:这种自我保护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而且越是被批评到要害,防卫心就越重。即使别人批评得对,我们也依然会奋起反击,对于过激的言辞更会通过讽刺、甚至辱骂等方式回敬对方。这说明如果想在沟通中减少误解和冲突,我们就一定要避免激起对方的防卫心,哪怕你是出于好意。

那么如何做到既表达了个人的建议与要求,又能让对方心平气和地接受呢?《沟通的艺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信息处方”,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行为、解释、结果、感觉、意图。

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1、你是个吝啬鬼。 (没有行为描述,只有个人解释)

2、你从不主动还清我替你付的咖啡钱,我觉得你是个吝啬鬼。 (前半句描述行为,后半句是对行为的解释)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行为的描述是客观的事实,而解释则是主观的评判。平时说话时,我们常常省略了客观的描述,直接说出自己对行为的评价,而这正是激起防卫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表达观点时,一定要把行为和解释分开来,同时注意主语要用‘我’来表明这是个人的理解,而不要用‘你’,仿佛这是客观事实。

除了表达观点,我们有时还会对他人提出建议或者要求。此时,五个要素最好都出现。

比如,你在车库倒车时,忽然发现邻居的孩子出现在车尾,这可吓了你一大跳。如果你马上探出头,气乎乎地大吼:“找死呢!”势必引来一场争吵,正确的方式是这样的:

把车停好,深呼吸之后(平静一下自己的情绪),下车找到孩子的家长,对他说:

刚才我被吓坏了 (感觉) !我正在倒车,突然发现你家孩子正从我的车后面走过 (行为) ,幸亏我看见他了,否则真不敢想象会出什么事 (结果) !我知道时时留意小孩儿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解释) ,但我还是希望你能看紧他 (意图) 。

再比如:催人还钱时总是很难开口。很多人都是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大发脾气:“还不还钱?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自觉?”这样的发问,通常立即就会遭到回击:“怎么说话呢?谁说我不还了?”

相比之下,下面的方式会好很多:

我已经提醒你3次还我钱了 (行为) ,可我觉得你好像一直躲着我 (解释) ,我真有点生气了 (感觉) ,你要再不还账,以后我都不知道怎么面对你了 (意图) 。

通过这两个实例我们发现,这个“清晰信息处方”提倡我们充分表达,尽量不要省略各个要素,不过表达的顺序不重要,可以随意打乱。

《沟通的艺术》这本书告诉我们:尽管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沟通方式日益丰富,而沟通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沟通元素(语言、非语言)的复杂使得高效沟通更显艰难,但只要我们把好输入、输出这两个沟通环节,在倾听时利用“知觉检核”准确获取说话者的意图,并在表达时运用“清晰信息处方”,表达出5个要素的内容,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误解和冲突。

只要不断练习, “知觉检核”与“清晰信息处方” 两个技巧足够助你成为沟通高手!

—— 完 ——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