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整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初三化学所学习的知识贴近生活,知识点比较零散,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其中的联系并进行归纳整理。下面我就总结了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1.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的固体,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作钻头、装饰品等。

2.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石墨很软,可用于制作铅笔芯;有优良的导电性,可制作电极。

3.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足球状分子,可用于超导体,新材料等。

4.这几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用途存在很大的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5.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高温下: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⑴可燃性:

氧气充足时:C+O2点燃CO2。

氧气不足时:2C+O2点燃2CO。

注意:碳在空气中燃烧常同时发生上述两个反应,由于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很不充分,放热少,且生成有毒的CO气体,所以应保持空气流通,让碳充分燃烧。

⑵还原性:

①碳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氧化剂:氧化铜,还原剂:C。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②碳还原CO2:CO2+C高温2CO氧化剂:CO2,还原剂:C。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和稀盐酸(HCl)。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3.发生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的装置。

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5.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6.验满: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木条熄灭(不要伸入瓶中)。

注意:药品不能用稀硫酸和块状石灰石,因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覆盖着石灰石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也不能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因为浓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混入CO2中,使制得的气体不纯。

元素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表示的意义:

(1)(宏观)表示某种元素;(2)(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单质.如Fe、S、He。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不同。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O、Si、Al、Fe,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5.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的方法:

(1)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2)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在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性质稳定。

6.元素周期表规律:

(1)横行(周期):电子层数即周期数,在同一周期中,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2)纵行(族):同一族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注: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化学式

1.意义:(以H2O为例)

(1)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表示水);

②表示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微观:①表示一种分子(表示水分子);

②表示分子的结构(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氯气N2;氦气He;白磷P;水银Hg;生铁、钢的主要成分Fe;

干冰CO2;冰H2O;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氧化铜CuO;

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氯化氢HCl;氯化亚铁FeCl2;氯化铝AlCl3;

氢氧化钠NaCl;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硫酸铁Fe2(SO4)3;硫酸镁MgSO4;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硝酸钾KNO3;

硝酸银AgNO3;硝酸铜Cu(NO3)2;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CH4;

乙醇(酒精)C2H5OH;氯酸钾KClO3;氯化钾KCl;高锰酸钾KMnO4;

锰酸钾K2MnO4;盐酸HCl;硫酸H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