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风波》中,能看出苏东坡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21
可以看出苏东坡是一个豪爽的性格开朗的人,是一个随遇而安,而且十分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的人
第2个回答  2020-11-21
从定风波中能看出苏东坡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苏东坡是人品是最高的学位,德与才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才。
苏东坡一直坚持实事求是,替老百姓发声,不惜得罪曾经的战友和恩人,宰相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时,司马光和苏东坡曾一同反对让百姓多征捐税。因不同,他俩纷纷罢官而去,最后苏东坡被调到地方上任。走之前,有人捏造事实,向皇上控告他人品不佳。司马光力排众议极力维护苏东坡,让他少了一些麻烦。
第3个回答  2020-11-21
可以看得出苏东坡是一个知识渊博,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而且为人正直,一生劫富济贫,虽然,没有成为什么有名的文人墨客,但是,也可以看得出他诗词的刚柔并济。
第4个回答  2020-11-21
对苏轼来说,1082年的春雨,可谓是“天可怜见”。三月三的雨,看起来还不太小,但于踏青的苏轼而言,却是难得的放松的一天,同行者皆狼狈,于他则是切合心境,看着同行者狼狈: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从这首词来看,苏东坡的心境实在旷达,其潇洒姿态实在令人钦羡。其实苏轼在此地的心怀是颇不合意的,这份困苦,源自于他的肚子和嘴,“满肚子不合时宜,满嘴又臭又硬”,说他倒霉实在贴切。

三月三,其实并不温暖,看起来更似是倒春寒,若说下了一场雨淋在身上,想必不会太舒服,这便是同行者皆狼狈的缘故,但苏东坡不合时宜的爽了,却大半要归到酒水之上——喝高了,人自然也会旷达一些。北宋神宗初,王安石一力推行新法,史称“熙宁新政”,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官员集团的反对,苏东坡在这里面,本来是保持中立,却一个没弄好,搞出了个“里外不是人”的局面。

王安石得到皇帝支持开始变法的时候,苏轼人才四川眉山。王安石得到授权,全权掌控“制置三司条例司”,以方便新法的推行。王安石方面,搞出了如“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保甲法”等等九项新法进行推行。苏轼于公元1069年开始返回开封,于返回途中看到了一些新法的“反而效应”,所以虽然没有站在反派的立场,却对新法上了四个奏折给皇帝,让变法派以为他是反对派。

跟着迫害就来了。好在皇帝惜其才华,将他迁出京城,先在杭州做了通关,又在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做地方官近十年。这几年,苏轼可说是政绩卓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于密州战胜了蝗灾,于徐州率百姓抗了洪灾,功劳震动朝野。于是就惹来了以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为首的“变法派”的迫害,一个“乌台诗案”,几乎让优待文臣的宋朝斩了他——此时的变法派已经不是王安石在时那个为国为民的集团了,李定等人实是借着变法之名排除异己,苏轼这次实在九死一生。

苏轼因李定等人的迫害被贬到黄州,其实前途未卜,风吹雨打,实在萧瑟,那所谓“一蓑烟雨任平生”倒也潇洒,但更多的近于苦中作乐,或者说有股子破罐子破摔的意味。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穷途,死灰吹不起。

从这《寒食雨二首》来看,苏轼终于是“老实”下来了,他直承凄风苦雨的“萧瑟”,更叹“君门深重”,“拟哭穷途”,其心中对现实其实已经是非常地悲观。“乌台诗案”对其影响不可谓不大。
第5个回答  2020-11-21
很洒脱的一个人,虽然官场失意,但词人拥有倔强的性格和宏大的胸怀,不会轻易被打倒。而且全词语言诙谐,即景生情,一气呵成,更表现了词人的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