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为什么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6-23
因为以前没人弄过
第2个回答  2011-06-30
  所谓社会调查,是指应用科学方法,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和相关联系,从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活动。
  社会调查主要包括以下要素:(1)明确的调查目的;(2)具有社会意义的调查对象;(3)科学的调查方法;(4)实际的调查效果。
  社会调查据其分析单位的不同,可分为宏观调查(如对国家,省,县或人口普查等大 范围或大规模的调查)和微观调查(一般包括两三人或数人的小群体的查)。
  据其调查内容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研究性的调查(为解决理论性或政策性的问题而进行)和工作性的调查(为解决当前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而进行)。
  社会调查应有的态度
  1 求益的态度:力求促进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民幸福。
  2 求实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不“唯上”不“唯书”。
  3 求教的态度:眼睛向下,虚心向群众学习与求教。
  怎样开展社会调查?
  第一步,选题。根据当前国家经济形势和相关的方针政策,以及自己的兴趣和学识,并结合社会调查的要素特征,选定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如小城镇建设,退耕还林等等。选题时应当采用必要的查阅文献资料,咨询相关老师等方法。
  第二步,计划。紧扣选定的主题,参照相关资料,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并确定系统的调查项目,比如说要研究小城镇建设的问题,就要提出其必要性和所需条件等问题,每个问题又包含了若干小问题。
  第三步,设计指标。指标就是用一定的数量和单位来描述调查对象,如某地区的人口和人均收入等。要用各种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从各方面完整地揭示调查对象的本质特征,保证其纵向和横向的可比性。
  第四步,拟定提纲。就是用提纲的形式将以上的准备确定下来,对所有提出的问题和项目加以精选,分别轻重稳急,使其系统,完整。
  第五步,选择适当的调查方式和方法。
  常用的调查方式有普遍调查(对调查对象的每个部分每个分子毫无遗漏的逐个调查),典型调查(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具代表性的单位 做全面,系统,周密的调查),个案调查(对社会的某个个人,某个人群,或某个事件,某个单位所做的调查)。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合理设计问卷,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或混合式问卷收集信息),文献法(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调查),访问法(通过交谈获得资料),观察法(现场观察,凭借感觉的印象搜集数据资料)。
  第六步,培训与准备。请有关专家对调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调查态度和调查技能的培训。此外,还应该注意筹备必要的资金和物质条件,作好与被调查单位的接洽工作,并争取有关单位的支持,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什么是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的成果写出来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书面报告,它通常反映重大事件,新生事物,突出的典型,重要的经验和严重的问题..
  调查报告有哪些特点
  1 社会性.
  调查报告作为时代的镜子,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客观地反映社会情况和问题,具有明显的社会功能调查报告所总结的典型经验,对社会各方面具有指导意义;调查报告所接揭露的问题对社会各方面具有警戒作用;调查报告作为一种社会舆论,社会事实的发言人,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人民的愿望,能鼓舞人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信心百倍的争取胜利.
  2 针对性.
  调查报告总是针对某一种思想倾向,具体实践或实际问题而写作的,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倾向.作者反对什么,赞成什么在调查报告中泾渭分明,而不是棱模两可.
  3 真实性.
  任何社会调查的目的都是为了了解客观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规律.调查报告的生命在于用事实说话,材料的真实和准确是首要的.调查报告采用的材料应是经过科学处理和认真核实鉴别的,而不是道听途说的,是具体的,既有点又有面的,而不是抽象的.
  4 典型性.
  调查报告具有典型性,典型事物最能反映一般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总结某项经验,研究事物的发展趋势而写作的,因此需要恰当的选择典型,解剖麻雀,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
  调查报告有哪些类型
  1 根据对调查对象反映的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概况调查报告和专题调查报告.
  概况调查报告也叫综合调查报告或普遍调查报告,主要是围绕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而写的,对全部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反映.这类调查报告一般是就某一地区或单位而进行的,往往设计到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地理,历史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对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作比较详细的交代.专题调查报告是围绕某个问题撰写的,可以是典型经验,专题情况,新生事物,历史事件或存在的问题等等,比如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的调查,关于人才浪费的调查,关于个体商贩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等等.专题调查报告主题鲜明,材料具体,针对性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 根据调查对象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是对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典型经验而撰写的报告,它把实践过,感觉到,理解了的客观事物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用以指导实践,一般在报刊或会议材料中用得较多.反映情况的调查报告对某一方面进行专题调查,为领导机关了解情况,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或计划提供依据,这种的专题明确,材料集中具体,针对性强,有说服力.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是用调查到的大量事实,揭露某一问题的要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达到弄清是非,教育群众,解决问题的目的
  3 根据调查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型报报告和实际建议型报告.
  理论研究性报告是为了提出或补充或证实或证伪某个理论观点而写的,无论是资料的收集还是理论观点的提出和论证都特别讲究方法,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实际建议型报告是针对事物调查研究后,为提出某种工作或政策建议而撰写的报告,大多属于专题报告,党政部门,各行各业,都采用它.
  调查报告的撰写
  1 主题的确立.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一篇调查报告是否有质量,有价值,是否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决定的因素就在于主题是否正确,深刻.主题要正确,要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系统的调查研究,大量占有资料,全面了解历史和现状,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有积极的意义,这样的主题才是正确的主题.主题要新颖,有新意,即对某事物的调查研究能揭示出别人尚未研究或研究不深,而且富有时代气息.或能从不同角度去研究同一对象.主题要鲜明,即他所表达的基本意思应该十分明确,一目了然,毫不含糊,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是非和爱憎.主题要集中,即目的性要明确,内容要凝练,重点突出,围绕主题说深说透,而不能贪大求全,蜻蜓点水.
  2 主题的形成和提炼.
  调查报告的主题是作者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孕育而成的,是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从所获得的材料中分析归纳而产生的.往往被某些材料深深触动,得到启发,发现了它的社会意义,悟出了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了鲜明的主题.
  3 材料的取舍.
  首先,要选择好材料,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决定对材料的取舍,去掉那些与主题无关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琐碎的材料,而选用那些能够真正反映事物本质和主流的材料.选材要注意材料的多样性,即既要选择现实的材料又要选择历史的材料;既要选择正面的又要选择反面的;既要书面的又要数字的.其次,要对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认真的鉴别,就是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再次,要对调查材料作由此及彼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体现事物之间的横向和纵向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体现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4 提纲的拟定.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骨落.就是说结构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拟定提纲就是要安排严谨妥当的结构.写作提纲有两种,条目提纲是从层次上列出调查报告的章节目,观点提纲是在此基础上列出各章节目所要叙述的观点.
  5 报告的撰写
  (1)布局要恰当,结构要完整.调查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应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围绕主题,合理地安排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开头,或称总提,引言,叙述调查的意义和目的,调查对象和范围,调查采取的方法及其过程等,文字尽可能少,简明扼要.二是主体,分章节陈述调查材料并有叙有议,是调查报告的正文.三是结尾,是结论和建议,也是调查报告的总结,可长可短,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三个部分的比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根据内容的要求.
  (2)常用的结构方式有:第一,纵式结构.主要是依照事物发生发展的顺序,按次叙述,阐明观点.第二,横式结构.根据基本经验或突出几个主要问题,分参层阐述.第三,纵横交错结构.按内容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层次分析说明,篇幅长的可以用小标题,以清眉目,突出重点.
  (3)要用观点统帅材料,善于把观点与材料结合起来.用典型事例说明观点是最常用的方法,用概述材料概括表达观点能简要得介绍调查对象的概况,给人一个总印象,用对比材料阐明观点,能把问题说得具体深刻,用数据说明观点能增强调查报告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4)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要用广大群众易懂的语言,提倡通俗易懂的文风.摆事实讲道理,切忌滥用深奥的专业名词.

  平平淡淡56 2009-12-31 08:35:1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很长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这个论断的新意不在于“初始阶段”这个提法。十三大报告就已经指出:“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里,作为“特定阶段”的“起始阶段”与“初始阶段”,可以看作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这个论断的新意表现在如下两点上:
  第一,“很长历史过程”这个提法。我们党过去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曾经认为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短暂阶段。按照这种观念,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经历一、二十年就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再过二、三十年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我国在“大跃进”时期认为共产主义已经不是遥远的未来,甚至有人提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经过经验教训的总结,我们党在十三大报告中,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而在“七一”讲话中,则进一步强调了在初级阶段之后,仍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强调“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认识是对邓小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一论断的发挥,不仅对我们认清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们正确地思考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是个必要的前提。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这个表述。它不仅强调在初级阶段,而且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要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观犯了两个把特殊当作一般的错误:一是把经济落后条件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当作社会主义的一般。斯大林在1936年就宣布苏联已经基本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又称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的制度”(《斯大林选集》下卷,第399页),从而认为可以把《哥达纲领批判》作为理论抽象的社会主义一般搬到现实生活中来。二是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建立的以所有制过分国有化和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基本经济特征的苏联模式当作社会主义的一般。任何触及这两个特征的改革和有关理论都被当作背离社会主义而遭到严厉批判,从而堵塞了市场取向改革的道路。这就是说,我们过去的失误不仅在于对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缺乏认识,而且对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发展的认识有误。从这个经验教训中应当得出的结论是:我们不仅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而且在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在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以后,仍然要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殊并不排斥一般,因为一般寓于特殊之中;但决不能将特殊和一般混为一谈。强调特殊,忽略了一般,就会迷失方向;强调一般,脱离特殊,就是脱离实际,就必然要跌入空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我们仍然只能从实际出发,从具体的国情出发,而不能照抄书本,或照搬别国模式。这是我们正确认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关系的另一个必要前提。
  由实践来回答未来的发展
  “我们对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这是“七一”讲话提出的如何认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我们先谈这个原则的后一方面:由实践回答未来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野在于方法论的不同。后者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从人类理性、永恒正义之类的观念出发二是企图建立一个一劳永逸、绝对完善的社会制度,因而常常去详细描述这个制度,并企图以此来征服人们。马克思的方法论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一、不是从观念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二、用发展的观点考察一切。因此,他们反对具体描述未来社会的发展图景。因为事实是不断变化的,未来社会也是不断发展的。恩格斯说:“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只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629页)马克思对未来的社会制度从来没有作过系统的概括,只是在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时作过一些“最主要的暗示”(《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1卷第51页)。恩格斯也只是在《反杜林论》等极为有限的一两处对未来社会的特征作过极为简单的概括,对此,他还声明说:“无论如何应当声明,我所在的党没有提出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于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419、420页)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未来的发展,不去对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正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方法。
  这个发展是通过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的总结取得的。在当年的苏联,有人提出把农业的基本生产工具、机器拖拉机站出售给集体农庄归其所有的建议。对于这个小改小革的建议,斯大林回答说:如果接受了这个建议,“这会发生什么结果呢?第一,结果就会是集体农庄成了基本生产工具的所有者……可不可以说,这样的地位就会促使集体农庄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水平,就会加快我们的社会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呢?如果说这样的地位只会使集体农庄所有制离开全民所有制更远,不是使我们接近共产主义,反而远离共产主义,岂不是更正确些吗?第二,结果就会是扩大商品流通的活动范围……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能不能使我们向共产主义推进呢?说它只会阻碍我们向共产主义前进,岂不是更正确些吗?”(《斯大林选集》下卷第609页)这里没有把方向放在首位,没有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目的作为判断这个方案正确与否的标准,而是把是否遵循预先设计的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具体道路为标准,这就堵塞了改革和前进的道路。
  实践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不可能有足够的信息和知识对遥远的未来作出具体设想和描绘。即使是眼前的未来发展(这是不可能没有具体设想的),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仍然不可能有足够的信息和知识,因而在重大的转折关头,也往往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全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只有充分尊重实践的人,才能较快地、顺利地完成这个认识过程。例如: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路有过两次重大突破,都经历了从不完全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一个是新经济政策,它是以1921年春天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为突破口和第一推动力的。后来,列宁在回顾1921年的粮食税计划时说:“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还不是‘已经提出’,只是刚刚‘提出’,并且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4卷第611页)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列宁宣布:“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同上,第773页)。另一个是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在改革之初,我们既没有足够的知识和信息,知道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什么,更没有足够的知识和信息,能知道通过什么道路达到这个目标模式,能使人们得到最大的利,受到最小的害。中国成功地走向市场经济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为真正起点和第一推动力的。这是哪个理论家事先发明的?是哪个政治家事先设计的?按照邓小平的说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身是“农民发明”的,也就是说没有发明者,而是实践中闯出来的。当然,如果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路线,没有关于放宽农村政策的决策,就不可能在实践中闯出这样一条道路来。随着我们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我们也不得不在更大的程度上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这一方法论上的新进展,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实现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将越来越被证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七一”讲话不主张对遥远未来的发展作具体设想的同时,指出:“我们对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讲话放在首位的是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目的。
  我们曾经提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是三位一体的:价值目标、科学体系和制度设计。其中放在首位的是价值目的。为此,马克思指出: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用这样一个简短的概念来表述未来的新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人们既没有自由选择所需消费品的条件,也没有自由选择工作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的,于是我们把这个目的推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其实这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马克思涉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经典论述有两处:一处是《资本论》,在那里写道:“让我们换一个方面,设想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我们假定,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同上,第95-96页)这是一个实行按劳取酬原则的社会,也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价值目的的社会。另一个是《哥达纲领批判》,在那里写道:“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随着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3卷第305-307页)可见,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个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但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历史任务的重要内容,并且把它作为在这个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在党的文献中还是第一次。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发展。在本质论断中,邓小平把社会主义价值目的界定为共同富裕。这是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的。直到1995年2月,盖洛普公司发表的对中国所做的全国民意调查,“结论是,在这个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有10亿人希望富有,并购买数以百万计的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和录像机。”“接受调查的人中,68%的人表示希望‘勤劳致富’。”要满足大家致富的目的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即使在今天,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仍是中国广大群众的基本要求。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目的是包括共同富裕的,但并不归结为共同富裕。我国在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明确地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买方市场的形成,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初步形成,人们对工作的选择的自由度有了一定的提高;第二,随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型社会,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已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农村居民的消费也从量的增加转到质的提高。这就造成了在实际生活中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提出来的初步条件。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这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实的纲领性要求提出来,不仅有了可能,而且有了必要(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1997年12月和2001年1月出版的两部著作《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在初级阶段的体现》和《当代中国与邓小平理论》中提出和重申了这样的看法:“我们在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的共同富裕时,也必须把它同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第一,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的,正是为了创造条件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到首要地位。……第二,即使在现在,也应当把实现共同富裕的每一步,尽可能地同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这是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在社会发展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目标中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这是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崭新思路,回答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的崭新思路,把握住这一价值目的,也就把握住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把握住了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在我们党的文献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冷静地把共产主义看作是“遥远的未来”;但为共产主义的价值目的而奋斗,却从来没有这样贴近我们的生活。
  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具体统一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这是对如何实现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的最基本的、也是崭新的理论论证。
  这个论证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就在于它所追求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目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之所以是科学社会主义,就在于他对社会主义价值目的的追求,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之上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07页)为此,马克思对未来新社会作了如下一个精辟的概括:“在保证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同上书,第19卷第130页)马克思论证了这两大目标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伟大经济运动所追求的人道目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3卷第130页);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直接的生产力,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是社会的个人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7-218页)这两者不仅在原则上是一致的,而且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互为条件。最有利于人的能力发展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也是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
  “七一”讲话在马克思主义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概括了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经验,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的结合点在于:在现阶段,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的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七一”讲话提出如下“四要”:要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要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就需要从上述诸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这既是扎扎实实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历史任务而奋斗,也是脚踏实地地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在这两者统一的过程中,共产主义的理想不仅能更加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而且能更好地同广大人民的利益直接紧密结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