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文华代表性论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2

柴文华先生的学术生涯中,对中国哲学领域做出了多方面的深度探讨。他的论文涵盖了广泛的议题,从古代哲学思想如儒道观念与生态伦理,到近现代哲学家如冯契、梁漱溟、胡适和马一浮的研究,以及对中西文化观、伦理思想、哲学史方法论的深入剖析。


早期的论文如“儒道观念与生态伦理断想”和“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近代化”展示了他在哲学理论上的扎实功底。他对冯契和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持续深化,如“冯契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和“论梁漱溟的人哲学”,分别探讨了学者的贡献与特定哲学家的思想。


在对现代哲学家如胡适的研究中,柴文华探讨了“胡适的人伦学说”和“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个性特征”,揭示了他们的哲学思想特点。他同样关注个体哲学家的早期思想,如“论冯友兰的早期道家观”和“略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


柴文华还关注伦理学领域,如“王弼伦理观的主要内容和理论实质”、“《太平经》的伦理观”以及“儒家道德自觉论”,显示了他对于伦理学传统的深入理解。他的研究范围扩大到文化激进主义、保守主义等社会文化现象,如“论中国近现代的文化激进主义”和“论中国近现代的文化保守主义”。


在对中国哲学史的建构与分析上,柴文华的论文如“论中国哲学史的建构”和“论冯友兰的哲学观”具有重要价值,展示了他对历史哲学的独到见解。此外,他还探讨了道家思想与伦理学的交融,如“调和道儒的尝试”和“淮南子的伦理主题”。


总体来说,柴文华的论文不仅揭示了中国哲学的历史脉络,也对现代哲学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展现出他深厚的学术素养和理论研究能力。


扩展资料

柴文华,教授,男,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6月出生,安徽涡阳人。现为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教师。曾四次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06年获得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被评为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省模范教师,主持过省骨干教师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