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识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我们在具体讲情绪识别之前,看一看为什么情绪需要要学习和管理?请看一下这张图。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情绪?

    如果我们把孩子比喻成它们底层的根部,相当于是我们的动力系统,学习动力包括五大感觉,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目标感和价值感,上面是我们的习惯,在上面我们的树叶相当于是我们的学习方法,就是作用,久而久之孩子们开花结果,结成我们的硕果累累的成绩。

我们树苗你看他所有的动力也好,习惯也好,方法也好,它扎根到是哪里?扎根到是在我们的家庭环境里,但家庭环境经常给他控制,给他打骂,那我们的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等等的都会被影响。

我们自主感是什么?自主感就是孩子自己认为学习这件事是我的事,我应该做 这种感觉。

    自主感它的对应的害处就是家长的那种控制和包办代替我们胜任感。如果你天天打骂孩子,数落孩子,孩子对学习好,对生活中方方面面没有那种成就感加上胜任感。

我们的归属感是我认为我属于集体的感觉,叫归属感。这些感觉如果都没有孩子们,树根都烂掉了,他的习惯方法怎么可能支撑起来,他最后的成绩怎么可能好?所以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又很大。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情绪?

我们再看一下家庭环境,家庭环境说我们父亲和母亲,孩子们的主要的养育负责人,两位来构成的,我们爸爸妈妈的情绪是我们家庭构成家庭环境的第一个基础。

情绪是第一个基础,尤其是母亲的情绪,如果妈妈是主要教育孩子负责人的,妈妈的情绪是尤为重要的。第二个是我们的沟通,沟通的训练营,我们会在第二期训练营来专门讲我们这一,期训练营只讲情绪问题,你的情绪如果不稳定,你给别人释放

的信号也好,沟通的也好,你们夫妻的沟通,亲子的沟通和家庭和学校老师的沟通,其实都会出现问题。

所以我们情绪是基础,在情绪基础上的沟通,共同影响了我们家庭环境氛围。他把家庭环境的氛围也会影响我们树苗孩子小树苗的树根学习动力的培养激发,所以大家知道了我们情绪重不重要?是不是很重要?看一下情绪到底是哪里来的。我们先看一下这张图

情绪从哪里来?

    这是一个大脑的示意图,大脑结构其实很复杂的,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们把大脑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下面是行为脑,主要是负责我们的生理,比如说呼吸,吃饭等一些行动,反正就跟行为相关的,跟生理相关的比较简单;主要是脑干后面这部分,我们中间这个地方叫边缘系统,边缘系统其实主要就是情绪脑,里面包括了最主要的两个主体是杏仁核和海马体,杏仁核它就是一个情绪中枢 ,海马体它主要是管我们的记忆的,记忆当中它更多的是情绪记忆,是跟情绪相关的。

再上面是我们大脑前额叶这块,这叫理智脑,能负责我们平时理性思考,比如说数学、语文、英语、语言能力等等。其实都在理智脑这块,我们如果想解决问题是要动用我们的理智脑的。

那三个大脑,这三个大脑之间他们是什么样的关系?我先说一下理智脑它是负责我们理性思考、逻辑思考判断等等的。

情绪脑顾名思义就是负责我们的情绪反应,情绪应对。

  那行为脑主要就是我们生理还有行为的一些基本的行为,就跟我们动物一样,基本的行为。

  总体来说我们理智脑的进化的时间是比较晚的,也就上百万年的进化时间,但是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其实跟我们的动物很像的。像我们家的阿猫阿狗呀,跟动物们的行为是很像的。

你会发现猫猫狗狗们他们也有杏仁核也有脑干,他们也有这种杏仁核和也有情绪的问题。

所以我们的情绪脑和行为脑它的进化的时间有上亿年的时间,你看我们理智脑只有上百万年,我们情绪脑和行为脑的进化时间有上亿年,你想想,时间不一样,它的顽固程度它的一个强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所以经常人们如果说一个人脑袋缺根弦,就说明他理智脑下线了,他天天用他的情绪和行为本能,动物的本能在去应对。

    情绪脑上线以后,杏仁核被激发了以后,我们在行为方面的表现其实只有三种,打、逃、呆,什么意思?很简单,我们举个例子,孩子们在写作业的时候,我想很多家长们会对孩子催促,甚至会打骂。孩子们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这样的氛围下学习,他的理智是下线的,他根本没有用理智脑去想这个东西,他所有的精力都在消耗他的情绪脑,他想我很害怕,你吼他 催他,他会害怕,会激活他的杏仁核的警报系统

 

    他的反应是什么?跟你顶嘴,跟你对着干,表现就是打,要么就是逃避 不做。磨磨蹭蹭的东摸摸西摸摸,然后跟你聊些有的没的,逃避的表现,要么就搁那发呆。他也不敢说 也不敢顶嘴,也不敢做,什么都不敢做,就在那发呆,笔也不敢下。

  这就是我们情绪脑上线以后行为的表现,主要就是打逃呆,影响我们的行为,所以情绪脑和行为脑两个之间是他们是紧密捆绑的,情绪对行为的影响是很直接的,理智脑如果想影响我们的行为,他是不是要通过我们情绪一个坎,情绪如果捋顺了,他才能把理智的这种行为的指令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行为,理智的指令才能影响到行为上。

   

    所以我们情绪的一个调节和管理真的是很重要的,大家以为的情绪可能只有这种高兴、生气、害怕,这种感觉是情绪,但情绪我们仔细来分的话,它其实有四种成分来构成的:

情绪是什么?

情绪由四中成分构成

·生理唤醒,包括心理变化、皮肤流汗程度、脑电波活动等…

·感觉,就是人们常说的情绪感受,喜怒哀惧等…

·想法,引发的相关想法

·行为,采取行动,如趋利避害、影响他人的行为、交流需求等行为

    第一个是我们四个维度,生理唤醒什么意思?你身体的感受,比如说你特别兴奋,特别开心的时候,心跳会加快,紧张的时候比如说手心流汗,会起鸡皮疙瘩这种等等,都叫生理唤醒。

  第二个维度成分就叫感觉,什么意思?我们常说的那些情绪的感受,比如说开心、悲伤、恐惧、焦虑等等这种感觉。

  第三个我们想法由情绪事件引发的相关的想法。

第四个维度是由情绪带来的一些行为,比如说趋利避害的行为,影响别人的行为,比如伤害别人 伤害自己,想跟别人吐槽这种交流的需求 等等这些行为就会有这样的一个行为。

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情绪的四个维度,我们说1个小小的例子,大家就很快明白了,这四个维度到底是什么东西了?

例子:小明被小张撞倒,擦伤了手掌,我们并不清楚事故的原因,但应该不是故意的。然而小明的第一反应是愤怒,他不希望打架,可是仍然想让小张明白他的粗心给别人带来了伤害,以后应当注意。因此,小明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愤怒(调节感受),这个愤怒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感受和生理唤醒(调节生理),他可能现在心跳快了,比如说鸡皮疙瘩或怎么样,他会控制一下他自己的呼吸心跳这些节奏。然后再把注意力集中在“伤害的发生可能是个意外”这样的观念上(调节想法),你看这是一种他的想法对不对?

这个意外不需要通过粗话或者愤怒的表情(调节行为)来解决,我们的粗话和表情都是行为来解决,因为粗话和愤怒的表情可能会挑起小明所不希望的打架的后果,这是后果。

 

看我们在这一段过程当中,这就是典型的情绪调节的过程。我们调节感受,调节生理,调节想法,调节行为,最后达到我们这样的一个预期的目的。

  明白了,这就是我们情绪的四个组成部分。 

我们情绪管理的四个步骤是什么?

·情绪识别: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情绪接纳:这一步是难点

·情绪表达:恰当表达情绪也就能控制情绪

·情绪调节:最终让理智脑上线处理问题

    第一步就是要识别情绪,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很多家人们你们在在识别情绪的时候,可能觉得我现在很开心很伤心,只知道我现在是某种情绪的感觉。

  但其实我们在这一课也是今天要讲的,这一课要重点要解决的是我们在情绪识别过程当中,我们要把它识别的更细致一些,维度更多一些。

我们第二步,第二节课会讲的是情绪的接纳,情绪接纳也是我们情绪管理的第四个步骤,这一步是难点。因为很多人明明知道我现在生气了,难过了,悲伤了,但就是没有办法接纳它,如果没有办法很好的接纳,你就没有办法真正的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所以这一步是难点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在第二节课的时候会用很大的篇幅给大家讲解。

第三个就是情绪表达,情绪的恰当表达会让你跟别人的交流和互动过程当中,把我们情绪的障碍给它降低到最低,明白吗?

尤其跟孩子沟通,跟老师沟通,跟你的爱人沟通的时候,如果你的情绪一直都没有办法很恰当的表达,而是那种本能的冲动的表达,有可能会让你的事情变得很复杂,很麻烦。所以你们情绪恰当表达的过程当中,你不仅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还可以让你的沟通变得更顺畅,其实为我们下一期的训练营的能力做准备和打基础。

我们第四个情绪及第四个步骤就是情绪调节了,情绪调节这一块其实就是我们识别,接纳,表达的一个综合运用,最终目的是让我们的理理智脑上线去处理我们的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讲的是情绪识别,我们这周的第二节课我们讲的是情绪接纳,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这块我们会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家长要怎么学会情绪表达,第二节课我们会讲会讲的是情绪表达,怎么去引导孩子们学会恰当的情绪表达。

  情绪调节会分为家长篇和孩子篇,家长们先学会自己如何表达如何调节,然后再去学会如何去引导孩子恰当的表达和调节。

人类最最最基本的四大情绪

喜 怒 哀 惧

  我们接下来看一下人类基本情绪,其实就是四大类,四大类的情绪是孩子们很小的时候,人类在大概两三个月 半岁左右的时候就会本能的识别这样的一个情绪了。

主要的基础情绪有:

第一个就是“喜”很开心,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喜的表情。

第二个就是“怒”生气,这是很多妈妈们在学习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还在养育孩子们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问题,而控制不住自己,想跟他发火,生气,天天不知道气能生气八百遍,怒估计是很多家长们会比较头疼的一个情绪类型。

还有第三个基本情绪“悲”,生气完以后打完孩子了很后悔很难过,当孩子们生病了,有一些受欺负了,你会很难过很悲伤。

第四个就是“惧” 害怕。我说了妈妈们还有爸爸们,家长们对孩子们的爱,除了爱以外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恐惧。你做了很多的决策,也是就基于想避免那种可怕的后果,想来给他们补习也好,给他们花钱也好,是为了避免这些可怕的后果,所以我们恐惧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人类的四个最基本的情绪影响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情绪识别五维度

从情绪感受、生理体验、想法、行为、后果等五个维度深度识别情绪

  我们刚才所说的有四个维度,我们说了情绪有四个成分,情绪的感受、生理体验、想法、行为,我们在情绪识别练习过程当中,我们再加一个叫后果,情绪所导致的后果我们要考虑进去,从这五个维度去深度识别情绪,而不是简单的只想感受,我们要从这几个维度都要去觉察。

如果你没有办法深度识别情绪,你在后续无论是接纳也好,表达也好,调整过程当中你就没有办法对症下药,我们情绪识别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1:了解自己在不同情绪下的综合应对模式,我们不仅是感受我们的生理体,我们的想法,我们的行为导致的后果等等综合应对模式怎样子的。

目的2是提高对自我的情绪觉察的能力,为后续情绪调节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把颗粒度给它搞细了,所以这节课很重要,大家一定要好好练习。

我在这节课里也会针对我们四个基础的情绪类型,给大家做了一个情绪识别的练习,大家可以学习一下,我们回去以后也做类似的一个作业。

我们情绪识别的五个维度要包括哪些内容?第一个是情绪触发事件,我们有哪些事件是我们一般的情绪都会被一些事件触发,引发某种情绪的事件。

  我们第一个部分要写下的就是针对这类的事件,我们的感受,情绪感受,你可以使用的是情绪词汇,来表达我们的情绪。有很多像开心、伤心、愧疚、生气、害怕、焦虑、紧张、悲伤等等一堆的很多。

我们第二个维度就是生理体验,生理体验这边包括了心跳、出汗,呼吸起鸡皮疙瘩,皮肤上的一些变化等等,不用特别准确,大家不用用生理仪器搁那去测量,你自己大致的身体上的感受,你能描述出来就可以了,

第三个维度是想法,对事件的评价,注意了!这里不用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你就写出本能的遇到这个事以后,你本能的脑海里闪现的最初的想法就可以,你不用深想,有最初的想法闪现的一个念头给他写下来就好了。

行为是什么?就是你说的话,你做的事,你当时的表情,这三个维度。我们行为的后果是什么?是对这个事情本身的后果,你这种情绪来了以后,你的这种行为造成的事情的后果,还有对关系的影响,这是对事儿。一个对事的影响,一个对人的影响。

大家可能还不太理解,我们接下来看一看如何去从四个角度,四个情绪维度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练习一下。

我们现在做一下深度情绪识别的练习,

首先对第一种基本情绪就是:

喜—

情绪触发的事件:比如说孩子最近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提升了50分,总分提升了50分,:

情绪感受:可能就是超级开心。

我们现在带入到这个情境里,比如说你家孩子现在最近一次期末考试总成绩提升了50分

你什么感受?超开心。

生理体验:可能是感动的想哭、喜极而泣。

想法:是孩子太厉害了,这段时间学习终于有了回报,小华老师教的方法真的挺有用的

都有可能你可能你的想法不是这样子的,但你在那一瞬间会有一种想法,对孩子也好,对自己也好,会对这件事情也好,对某些人也好,你的想法行为可能会说什么?对孩子夸孩子说宝贝我真的比你骄傲,这次进步真是太大了。

你的行为:可能是给孩子奖励,他想要的东西给他一些玩具吃的什么,给孩子抱抱亲亲等等的行为表情,就是开怀的大小或者偷笑等等。

这只是举例子,你们可能会有不一样的一个行为表现

行为的后果:孩子可能愿意继续努力学习了,你给他的鼓励,你给他的夸奖,他愿意努力学习了关系。

孩子因为得到了正向的一个反馈,亲子关系可能也变得更近了,这是我们喜相对来说大家觉得喜肯定都是好的东西。

  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也是大家最常见的怒—

尤其妈妈们控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气,我们看一下我们怎么去把我们情绪识别深度识别维度给它细化触发事件

情绪触发事件:比如说一回家,你下班一回家就看孩子躺在沙发上,搁那葛优躺玩手机。你的感受什么:直接愤怒了

生理体验是什么:感觉太阳穴绷绷的紧,呼吸急促,感觉快要炸掉了

你可以好好体会和好好回想一下你当时什么样的感受想法。

想法是什么:这孩子就知道玩手机肯定又没有好好学习

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在那躺着葛优堂玩手机就是这个想法了,

行为是什么:说:作业写完了吗?跟他玩手机,我看你像个手机,说数落他,骂他;

做:可能是直接抢手机或者直接揍一顿,表情皱眉头狰狞。

表情:皱眉头,狰狞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你在生气的时候,通常不同的这种情形下,你在生气的时候会怎么说?

事情的后果是什么?我们行为的后果是什么?手机摔坏了,孩子不情愿的去学习

我们的关系,孩子越来越讨厌家长,亲人孩子可能会破坏我们的亲子关系。

哀—

情绪触发事件:为了孩子为了家自己牺牲的事业,但是孩子不好好学习。

总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每想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就会觉得悲从心中背从心中来涌上心头,忍不住

情绪感受:很伤心,埋怨,担心

生理体验:感觉浑身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都没有劲。

想法是什么:我这都为了孩子好,他就这么不懂事,我把能做的事都做了,学习房也买了,补习班也花了,工作都辞了,还让我怎么办?绝望的感觉,在深入谷底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感觉。

行为:可能夜里独自的哭泣。

我相信很多妈妈们在有完孩子以后我,估计你自己深夜里别人都不知道哭了无数次说什么,心里有苦说不出,打碎牙了,往肚子里咽,这种心里有苦,说不出那种

表情是什么:哭泣,

越来越把负能量往内去发泄,让自己越来越感觉沉沦和失落

行为的后果:事件,并没有让孩子变得学习更好

你在那抱怨,你在那泄气,独自哭泣,让你想想你并没有能让孩子学习变得更好,

关系:是因为妈妈整个的负能量,整个家庭都是低气压的,不仅影响亲子关系,还影响夫妻关系,这是我们一种典型的事情。

  我这边只是举例子,让大家能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我们情绪识别的五个维度,你们到时候在写作业的时候,可以回想一下你经历的一些事情,也可以按照这样的一个方法去整理一下你们常见的一些情绪的情境,情绪触发事件

我们再看一下最后一个第四个常见的基础情绪就是

惧—

情绪触发事件:比如说孩子班主任打来了电话

很多家长孩子班主任打来电话简直人生就是一哆嗦一激灵,

情绪感受:感受就是害怕,

老师不要给我来电话,不要理我,那时候感受是非常强烈的,是不是?

生理体验:浑身一激灵,然后紧张出汗

想法:可能是孩子是不是又在学校闯祸了,老师肯定要骂我了。

行为:接完紧张到老师说什么都没有听清,只顾搁那老师我知道了,

你们是不是有过这种一来电话心里一激灵,颤颤巍巍的把手机给接了电话,接的时候老师跟霹雳扑通说一通,你这边紧张到什么都没有听清,然后就搁那附和我能做什么

做:假装听不见,不敢马上接。

有的人是不是把班主任的名字写成了催命鬼,就变成了催命鬼,就催命鬼打电话了,看的时候心里一多,所以又不敢接,是不是?有人会想假装没听见,有可能不是什么急事,是不是做过这件事情?

表情:眉头一紧

行为后果:

事情:老师说的什么可能都忘了

关系:跟老师的关系一直都是比较紧张,更重要的是你可能本能的就会回家骂孩子一顿。

今天老师给我打报告了,说你今天学校表现的怎么不好,可能会进一步影响以上。

    我们情绪识别练习当中,喜怒哀惧,四个基本情绪的识别的维度,你看这么想下来,你会发现你的整个情绪所带来的一连串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不是只有一种什么害怕,只有一种什么生气,开心,悲伤,只是这种感受,我们由于感受会有一系列的生理体验、想法、行为,还有这种行为导致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