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不吸烟不喝酒的男人,有这几个特征,最为可怕,别靠太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曾有人说:“烟酒从来都是男人必需品,丝毫不沾边的人,确实有点可怕。”

在每个人的想法中,其实我们都给一些物品划分了界限,就像吸烟喝酒,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男性的日常行为习惯。

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呢?就是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当中,都有一种较为“刻板”的印象。

而这样的印象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让人偏执地认为,吸烟喝酒这样的事儿,男人要做才正常,而不做就不正常。

我们不说习惯于吸烟喝酒的男人,因为他们的心理很好揣测。最令我们好奇的,应该就是“烟酒不沾”的男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在同类男人的眼中,就像是一个“异类”一样,不参与到“烟酒”的男性群体之中。

也可以这么说,他们是较为不合群的,也是让人感到“可怕”的。那么,为何会让人产生“可怕”的感觉呢?

在当今社会,当“烟酒”成为男人的必需品,可一旦出现行为习惯与大众相反的人,就会让人产生好奇的心理,而一旦好奇的心理支撑他们深入探究时,他们就会明白,原来不吸烟不喝酒的男人,他们的确“可怕”。

而这样的“可怕”,来源于这三种心理。

为人特别“自律”,心中有一杆秤

在生活中,我们通常能听到这样一个词——自律。

什么是人性当中真正的自律呢?不是我们随意在朋友圈打卡的“装自律”,也不是我们故意感动自己的“假自律”,而是我们依照内心做事的真自律。

就像一个特别自律的人,他们只要习惯了这件事,那么,不管这件事以后变得怎样,他们都会一直做下去。

很明显的行为,就像是每天的跑步。只要这个人习惯跑步,每天都逼着自己去跑。到了一定的阶段,他们的“内心逼迫”就会化为日常的习惯。

人性之中,任何行惯性的“行为”的道理是相同的。就像那些不吸烟,不喝酒的男人,他们刚开始逼迫自己烟酒不沾时,也许是很痛苦的。

要知道,大多人戒烟戒酒失败,就是因为他们不能让“逼迫”的内在行为,化为“自律”的自然行为。

所以说,不吸烟不喝酒的男人,他们的自律,来源于他们的“毅力”,而这样的毅力,让他们超越了生活中大部分的人。

不会改变自己认定的东西,原则性特别强

曾有个同事,他是圈内的社交高手。但是,他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与烟酒沾边,哪怕是别人盛情邀请。

他身边就有一个铁哥们问他:“别人都在敬烟敬酒,讨好上司,讨好客户。就你啥都不表示,难道你不怕得罪人吗?”

同事是这么回答的,他说:“如果非得要吸烟喝酒才能讨好上司和客户,那么要能力来干什么呢?别人看重你,和你合作,看的是你的实力和产品,而不是看你的烟酒能力。”

这番话,也许有些人不太同意。但是,他却表明了自己的原则,那就是不吸烟,也不喝酒,不管他面对谁。

这种有原则的男人,也许你会认为他过分死板,不懂得变通。说实话,他们还真的会坚守原则,直到永远。

但是,我们却要知道,在如今这个“虚伪至上”的社会,能碰到一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已经很少了。

所以,这些“不吸烟不喝酒”的男人,他们才给我们带来一种“可怕固执”、特立独行的感觉。

为人处世有“主见”,态度鲜明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事儿:

当有人说超市打折的时候,没有人会在事先认定信息的真伪,而是一股脑地去超市抢购一通。

当有人说你的方案不好时,你不会辩证地思考,而是会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毫无自己的想法。

当别人认为这个观点不错时,就会有大部分人出来跟风。而你,为了显示自己特别合群,便也人云亦云,承认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这么说来,在生活中,总是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会存在“从众”的心理,甚至他们还以此为“做人”的准则,随波逐流。

而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人,他们总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主见,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会理会,而是凭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尤其在这个社会,在快节奏的时代里面,能坚持自己的主见的人,是少见的。

所以说,当大部分男人都沉溺于“烟酒”时,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不吸烟不喝酒”的男人,他们就会被人视为不合群。

殊不知,这并非是不合群,而是他们的“主见性”比一般人要强。

就像之前一个调查显示,大部分吸烟的人,他们大多人从大学就开始吸烟了。并且,吸烟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合群和跟风,认为有面子

而当这样的行为发展到顶峰时,则是人处于职场打拼的时候。

这么说来,那些能在这两个阶段中“不沾烟酒”的人,他们的内心要比一般人要坚定,主见原则观念也比一般人要强。

他们最可怕的地方,不是说不去“吸烟喝酒”,而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超过了大部分人,甚至成了某方面的“引领者”,所以“异类”一词便由此而生。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