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失荆州的故事,为何必须死?真相太可怕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26

一部《三国演义》,让不少海内外华人奉为至宝,常津津乐道三国时代帝王将相的故事。

有人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言下之意,此书真实性较强。活跃于书中的人事,大多是有依据的,并不是罗贯中凭空捏造。

三国帝王将相群里,关羽的大名,妇孺皆知,红遍了大江南北。究其因,关羽主要靠他的义勇,博得了人们的尊崇。

关羽的"义"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演义里,关羽的"义"被老罗无限放大,十分高大。"桃园结义"、"土山约三事"、"千里走单骑"、"古城会"等桥段,突出表现了关羽的"义"。义气深重,万死不辞。

说关羽两肋插刀,说他赴汤蹈火,说他肝胆相照,等等,都可以。这样的"义",放民间行,放官方也行。总而言之,关羽的"义",适应性特别强。

关羽的"勇"主要在哪些地方有突出表现?

"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单刀赴会"等桥段,突出体现了关羽的"勇"。

《孙子兵法》对将才有一个衡量标准,即"智、信、仁、勇、严",其中没有"义"的要求。

因为一旦某个将领滥用了"义",就用个人原则代替了国家法则,掺杂了私心,你说得再完美,做起来也不完美,甚至有灾难性的后果。

关羽为人刚傲,孙权主动与其结亲,遣使为儿子提亲,关羽说"虎女怎配犬儿!",狂傲之态,毕露无疑。

孙权大怒,深恨关羽,听从吕蒙、陆逊等建议,决定袭击荆州。

与刘备结盟的东吴敌视关羽,图谋荆州,使关羽军处在曹、吴夹击之下。

关羽一向自负,收到刘备进位汉中王的书信后,得知自己是五虎上将之首,甚是得意。继而上书刘备,说马超、黄忠放在五虎上将里,不太妥当,流露出对马超、黄忠的不屑,说大丈夫不与黄忠这样的老兵为伍,云云。

对待马超,关羽稍稍客气些,说要入川与马超比武,为显示个人武勇,把防守荆州的重任丢在一边,无主帅素质。

刘备看了关羽的函件,顿时傻了眼,急忙与诸葛亮商量。

诸葛亮写了封信,来了个糊稀泥,说马超虽然厉害,却不如云长你美髯之绝伦也。至于黄忠,诸葛亮说他这么大一把年纪了,收川有功,希望云长不要计较。

关羽看了诸葛亮的回信,甚是得意,遍示宾客,显示自己的能耐。

一方主帅骄傲自满到这个程度,不败才怪。

你关羽牛,有西楚霸王项羽那样牛吗?项羽比关羽谦虚多了,尚且落败,何况羽乎?!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总之各种冤。有人说关羽命不该绝,早点从樊城抽身,就能守住荆州;有人说关羽在荆州失守后,可以逃往上庸,或者直接回西川。

问题在于,关羽的自负性格,使他一开始不愿意西逃。让堂堂的汉寿亭侯做逃兵,打死他也不肯!

关羽本想借上庸刘封、孟达的军队夺回荆州,可是刘封、孟达不肯出兵,此计作废。

后来关羽被吴军困在麦城,想杀出城去,为晚已晚,因为吕蒙为关羽设置了天罗地网。

当关羽逃到临沮这个地方时,遭到潘璋部将马忠部的伏击,惨遭杀害。

三国类电视剧播放关羽被杀镜头时,往往让孙权看到关羽,孙权见关羽软硬不吃,遂下令斩杀。

真实的历史,关羽肯定在埋伏圈里被杀。战场之上,凭关羽的武勇,会束手就擒吗?很可能被乱箭射死。

不管怎么说,关羽大意失荆州,在临沮那个地方挂了。

假如关羽真的被擒,孙权肯定不会留他,因为不敢留啊。关羽是刘备的结义兄弟,留这个烫手山芋,给江东制造大麻烦。

曹操的使者如果先到一步,呈上曹操亲笔信,要求引渡关羽,孙权很可能答应。因为孙权犯不着为一个关羽,而和曹魏结怨。

关羽如果被引渡到曹操那儿,曹操可能软禁他,因为曹操爱才,关羽是忠义之士,既不能放他回西川,也不能取他性命,免得被天下英雄笑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软禁。

如果历史这样,二相比较,孙权和曹操的格局,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总之,关羽在刘备那儿,肯定是至高无上的待遇,在蜀汉的地位,除了刘备,就是关羽。而搁在曹魏,只能享受客卿待遇,身家性命能保。

关羽千万不能落入孙权之手,那是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