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子试人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9

1. 艾子 文言文

艾子乘船在河上旅行,途中看见一座庙。

庙虽矮小却装饰得气象庄严,干净整齐。庙门前有一条小河沟。

这时,有个人来到了沟边,发现不能蹚水过去,便朝庙里看了看,随即将庙里的大王像搬出来,横架在沟上,当了独木桥,然后踏着大王像走过河沟,扬长而去。接着又来了一个人,见到刚才的情形,连声叹息说:“真不像话!对神像这般糟蹋,简直是亵渎神灵!”说着,便将神像扶起来,用自己的衣服擦掉上边的泥土,然后恭恭敬敬地捧回到庙里的宝座上,并对着神像叩拜了两次,才起身离去。

过了一会儿,艾子听见庙里的小鬼说:“大王,您是这庙里的神,享受着附近百姓的供奉和朝拜,今天反遭不信神的人侮辱,为什么不降灾祸给予他惩罚呢?”大王说:“要降灾祸的话,应当降灾祸于后来的那个人。”小鬼听了很奇怪,又问:“先来的那个人用脚踩了大王,没有比这更大的侮辱了,却不降灾祸于他。

后来的那个人那么尊敬大王,反而要遭祸,这是为什么呢?”大王说:“先来的那个人根本不信神,我有什么办法降灾祸给他呢!”艾子听后在心里说:“真是鬼怕不信邪的人呀!”。

2. 艾子杂学 古文翻译

营丘:地名。折难:争论。駞(tuó) :古“驼”字。绦:同“绦”,丝带。绾:牵,拉住,系结。挽郎:出殡时牵引灵柩唱挽歌的人。

翻译:营丘的一个读书人,资质不聪敏;总是多事,喜好没道理的争论。一天,(他)造访艾子问道:“凡是大车上和骆驼的脖子上,大都挂着铃铛,那是什么原因呢?”艾子说:“车和骆驼都是比较大的东西,并且常常夜行,忽然在狭窄的道路上相逢时,就难于回避,所以借用铃铛的声音互相听见(对方),让(大家)预先知道回避啊。”

营丘那读书人说:“佛塔之上,也挂铃铛,难道说塔也夜行而让它们互相回避吗?”艾子说:“您不通事理至于如此吗!凡是鸟鹊大都将巢穴筑在高处,(弄得到处)粪便狼藉,因而塔之所以有铃铛,是用来惊吓鸟鹊的,怎么可以和车啊骆驼相比呢?”营丘的读书人说:“(家养的)鹰啊鹞子的尾巴上,也系有小的铃铛,哪有鸟鹊把巢筑在鹰和鹞子的尾巴上的呢?”艾子大笑道:“怪哉!您太不可理喻啦!鹰隼袭击动物,有时要进入树林,但它脚上的绳索偶尔可能被树木所缠绕,就在它扑动翅膀的时候,振响铃铛可以巡声去找吗。怎么能说是防鸟鹊做巢呢?”营丘的读书人说:“我曾经看见挽郎拿铃铛(摇晃着)唱歌,虽然一直弄不清其中道理,今天终于知道了是怕被树木缠住了便于(别人)找他啊!”

3. 在艾子好饮这篇文言文中艾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艾子爱喝酒,同时也是个机智幽默的人。

原文:艾子好饮,少醒日。门生相与谋曰:“此不可以谏止,唯以险事怵之,宜可诫。”一日,大饮而哕。门人密抽彘肠致哕中,持以示曰:“凡人具五脏方能活,今公因饮而出一脏,止四脏矣,何以生耶?”艾子熟视而笑曰:“唐三藏犹可活,况有四耶?

翻译:艾子喜欢喝酒,很少清醒。门生互相计划:也不好劝他,我们只能用些险招数吓他,或许能成。有一天艾子喝吐了,门人悄悄把猪大肠放到呕吐物里,给他看:人都要有五脏,您因为喝酒吐出一个来,只有四脏了,怎么活啊?艾子无视的笑笑:唐三藏都能活,何况我有四个呢。

4. 古文中艾子是什么意思

苏东坡有一本《艾子杂说》

《艾子杂说》与一般的笑话集或寓言集不同,集中既有寓言,也有幽默。不过,寓言也好,幽默也好,都属“借古讽今”之作,并无纯为幽默而幽默,为讽刺而讽刺的,更没有很无聊的。因此,当你随“身份可疑的”艾子去列国,甚至龙宫、地府等常人少有机会造访的福地一游之后,除窃笑、爆笑外,大概还会有别的收获。

艾子杂说

东坡居士(著)

《东坡居士艾子杂说》,传宋苏轼撰。共三十九则,据明《顾氏文房小说》本全录。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感觉回答能满足你的要求,请采纳,你的支持是对我最好的鼓励,谢谢

5. 求古文《艾子邻人卖犬》译文

艾子晨饭毕,逍遥于门,见其邻担其两畜狗而西者。艾子呼而问之曰:“吾子以犬安之?”邻人曰:“鬻诸屠。”艾子

曰:“是吠犬也,乌呼屠?”邻人指犬而骂曰:“此畜生昨夜盗贼横行,畏顾饱食,噤不则一声。今日门辟(开)矣,不能择

人而吠,而群肆噬(读音shi四声,咬),啮伤及佳客,是以欲杀之。”

艾子曰:“善!”

翻译:艾子吃完早饭,在门口散步,看见邻居挑他养的两条狗往西边去。艾子叫住他问道:“您把狗送到哪去啊?”邻

居说:“卖给屠夫。”艾子说:“这狗是能叫的(看门)狗啊,为什么杀了呢?”邻居指着狗骂道:“这畜生昨天夜晚盗贼横

行,(它)害怕只顾猛吃(大概是盗贼给了食物吧,呵呵。),(也)不开口叫一声。今天开门,也不看人而吠,却群起乱咬,

咬伤了上宾,这样就想杀了它啊。”

艾子说:“好!”

6. 艾子有孙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一、译文

艾子有个孙子,年龄十岁左右,懒惰顽劣厌学习,艾子常用棍棒打他但不悔改。他的父亲只有这一个儿子,常常担心儿子受不住杖刑而死去,每当艾子责罚孙子时就流泪哭泣着求饶。艾子愤怒地说:“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用木条棍棒打孙子越加严厉。艾子的儿子对艾子无可奈何。

有一天早晨,雪下了起来,孙子捏雪球玩耍。艾子看见了,剥掉他的衣服,让他跪在雪中,冻得冷颤的神色十分明显。艾子的儿子不再敢说求饶的话,便也脱掉自己的衣服跪在自己儿子的旁边。

艾子惊讶地问道:“你的儿子有罪,应当受到这种惩罚,你为什么加入进来呢?”艾子的儿子哭着说:“你让我的儿子受冻,我也让你的儿子受冻。”艾子笑着宽释了孙子和艾子的儿子。

二、原文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jiǎ)楚而不悛。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抟(tuán)雪而嬉,艾子见之,褫(chǐ)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三、出处

(明)陆灼 选自《艾子后语》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艾子后语》是明代文言笑话集。作者陆灼,是书仿托名东坡《艾子杂说》。

二、作品赏析

《艾子后语》是一部古代幽默作品集,文中故事以虚拟人物艾子为主人公,诙谐有趣,讽刺世风人物,往往发人深省。作者的用意是给据传为苏轼所作的《艾子杂说》作补充。

如何教育孩子,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艾子有孙

7. 艾子杂说中的文言文

楼主好!先贴上原文,再附上翻译解释~~希望被采纳为答案~~买鸭捉兔 本文选自《艾子杂说》,本文又名《鸭子捉兔》,作者:苏轼 古文欣赏 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买一凫而去。

原上兔起,掷之使击。凫不能飞,投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

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得他兔否?” (选自《艾子杂说》) 古文翻译 从前有个人准备去打猎但不认识鹘,买了一只野鸭子就去原野打猎。原野上兔子出来,他就把野鸭子投放出去,让他袭击兔子。

野鸭子不会飞,掉落在地上,他又一次把野鸭子投放出去,还是掉落到地上。这样反复了三四次,野鸭子忽然蹒跚着走到猎人面前像人那样对猎人说:“我是一只鸭子,杀死我并吃掉,这是我的本分,怎么把乱抛乱扔的痛苦加于我呢?”那个猎人说:“我以为你是鹘,可以捕捉到兔子,你竟然是鸭子啊?” 野鸭子举起脚掌给那个人看,笑着对他说:“你看看我这脚手,可以捕捉到那兔子吗?” 词语注释 (1)将猎:准备去打猎。

(2)鹘:一种打猎用的凶猛的鸟。 (3)凫:野鸭子。

(4)原:原野。 (5)掷之使击:把凫投放出让它袭击兔子。

(6)投:掉落。 (7)蹒跚:形容走路困难的样子。

(8)人语:想人那样讲话。人:名词做状语。

(9)其分:是我的本分职责。其:指代鸭。

(10)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怎么把乱抛乱扔的痛苦加于我呢? (11)其:那。 (12)谓尔:以为你。

(13)以:用法同“而”。 (14)搦:持握、捕捉。

古文简析 《鸭子捉兔》是根据成语“兔起鹘落”编出来的笑话。文章运用拟人手法,通过凫与猎人的一番对话,说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道理。

选用人才务必要避其所短,用其所长。不然的话,就会像该文描写的猎人那样,不但捉不住兔子,而且白白糟踏了鸭子。

文章刻画鸭子的形态,诙谐有趣,真切生动。用“蹒跚”一词来形容鸭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样子,既表现了鸭子的形体特征,又说明它不是捉兔子的材料。

并用鸭子拟人化的语言,来表现它不被合理使用,反吃投掷之苦的委屈和略带嗔怒的情绪。当鸭子知道猎人是因为不识凫鹘,不是存心要它吃苦,便又转嗔为喜,举起宽厚的掌子,说了句笑话。

作者通过鸭子的这些风趣幽默、令人发笑的语言,善意地讽刺了那个猎人。

8. 艾子之邻人 译文

艾子之邻,皆齐之鄙人也。

闻一人相谓曰:“吾与齐之公卿,皆人而禀三才之灵者,何彼有智,而我无智?”一曰:“彼日食肉,所以

有智;我平日食粗粝(粗米,粗粮。),故少智也。”其问者曰:“吾适有粜(读音tiao四声。卖出谷物。)粟

数千,姑与汝日食肉试之。”

数日,复又闻彼二人相谓曰:“吾自食肉后,心识明达,触事有智,不徒有智,又能穷理。”其一说:“吾

观人脚面,前出甚便,若后出岂不为继来者所践?”其一曰:“吾亦见人鼻窍,向下甚利,若向上,岂不为天雨

注之乎?”二人相称其智。

艾子叹曰:“肉食者其智若此!”

翻译:我的邻居,都是齐国的粗人。

听见一个人(和人)聊天时说:“我打交道的大官们,都是禀赋三才(天、地、人)的灵气的人,为什么他

们有智慧,而我没有智慧呢?”另一个人说:“他们每天吃肉,所以有智慧;我平日都吃粗粮,所以没什么智慧。”

那个问话的说:“我正好有卖粮食的钱几千(枚铜钱。),姑且给你天天吃肉试试看。”

几天后,又听他们俩聊道:“我自从吃肉以后,思维见识清晰高明,遇到事情都有能力解决,不但有解决问

题的智慧,还能深刻探究其中的道理。”另一人说:“我看人的脚面,从前面伸出很合适,如果朝后面伸出不是

要被后面来的人踩到吗?”那人说:“我也看到人的鼻孔,向下长很好,如果向上,岂不要被天上下的雨装满吗?”

两人互相称对方聪明。

我叹道:“吃肉的人智力不过如此啊!”

9. 【苏轼《艾子杂说》原文】

艾子杂说(二)"艾子之邻,皆齐之鄙人也.闻一人相谓曰:"吾与齐之公卿,皆人而禀三才之灵者,彼何有智,而我无智?"一曰:"彼日食肉,所以有智,我平日食粗粝,故少智也".其问者曰:"吾适有粜栗钱数千,姑与汝日食肉试之".数日,复又闻彼二人相谓曰:"吾自食肉后,心识明达,触事有智,不徒有智,又能穷理".其一曰:"吾观人脚面,前出甚便,若后出岂不为继来者所践?"其一曰:"吾亦见人鼻窍,向下甚利,若向上,岂不为天雨所注乎?"二人相称其智.艾子叹曰:"肉食者其智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