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分财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30

1. 兄弟分家,文言文答案,跪求

文言文: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平均,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翌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愕,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固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遂和睦如初。

译文

翻译:京城地区田真兄弟三人分家,别的财产都已分妥,剩下堂前的一株紫荆树。兄弟三人商量将荆树截为三段。第二天就去截断它,那树就枯死了,像是被火烧过的样子。田真对两个弟弟说:“树本来是同根,听说将要被砍后分解,所以枯焦,这(说明)人比不上树木。” 于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悲伤,不再分树,树听到田真的话后立刻枝叶茂盛,田真兄弟大受感动,于是就像当初那样和睦。

2. 描写兄弟之间的文言文

1、刘义庆《世说新语 伤逝》

原文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译文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子敬先去世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他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坐轿子去看望丧事,一路上竟没有哭。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停放尸体的床铺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死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2、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

《紫荆树》

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木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遂为孝门。

译文

田真与弟弟田庆、田广三人商议分家,别的财产都已分妥,只剩下堂前的一株紫荆树没分。兄弟三人商量将荆树截为三段。第二天,当田真去截树时,发现树已经枯死,好像是被火烧过一样,十分震惊,就对两个弟弟说:“这树本是一条根,听说要把它截成三段,所以就枯死了,人却还不如树木。” 兄弟三人都非常悲伤,决定不再分树,荆树立刻复活了。他们大受感动,把已分开的财产又合起来,从此不提分家的事。 后以“紫荆”作为赞美兄弟之间团结的象征。

3、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译文

大地是万物的客舍,时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生命短促,世事不定,如同一番梦境,得到的欢乐,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执着蜡烛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召唤我,大地把绚丽的文采赐予我,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弟弟们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我们这些人吟诗,却很惭愧唯独没有谢灵运那样的才华。清雅的赏玩兴致正雅,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行酒如飞醉于月下,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倘若有人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罚酒三杯。

4、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鸡鸣》:

“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3. 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京兆 ① 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

小题1:(4分)(1)都 (2) 它,指代紫荆树 (3) 对……说 (4)所以

小题2:(2分)只有堂前的一棵紫荆树,(兄弟三人)共同商议想要(把树)锯成三片。

小题3:(2分)他们认识到树不忍被分割,兄弟也应该同心的道理。(意思对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这几个字中要注意的是“谓”和“故”,“谓”一定要译成词组结构,“对……说”,“故”是多义词,意思比较多,都常用作“所以”。

点评:本题不难,几个字都是古文中的常用字词。对于古文中的常用字词,学习中要不断加强记忆,对一词多义的,要归纳记忆。记熟了,判断起来就容易了。

小题2:

试题分析:“唯”意为“只有”,“共”意为“一起”,“议”意为“商量”,“破”意为“砍”。

点评:本题不难,句子的意思很明白,近似于白话。翻译古文句子,关键是解释清楚关键的几个词,句子的大概意思便可知晓,然后再推断其它的字词,与现代意义相同的可以不译,比如本句中的“堂前”。

小题3:

试题分析:关键是田真的一句话“是人不如木也”启发了兄弟,兄弟们所有顿悟。抓住田真这句话即可解答此问题。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内容浅显,容易读懂。理解文章中的问题,要仔细阅读,找到与问题有关联的语句或细节处,体会它的含义,分析它与问题的关联点。

4.

【小题1】B【小题2】C【小题3】D【小题4】C【小题5】(10分)(1)①他(昙首)自己手不拿金器玉器,家里的女眷也不准拿金玉做饰物、玩物,如果不是从俸禄、赏赐得到的,他绝不从别人那里收取一分一毫东西(他绝不收取别人一分一毫的东西)。

②陛下虽然想偏袒我(微臣),但是怎样面对秉笔直书的史官呢(但是面对梗直的史官又怎么办呢)?(2)①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②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

③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④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⑤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3分。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必须是“直接体现”。

] 解析 【小题1】分 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B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B项,豫:参与。所以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分 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C于:介词,“在”。

A.乃:副词,“竟”;副词,“才”。B.因:连词,“于是”;介词,“乘”,“借”。

D.以:连词,表目的;连词,表原因。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分 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

本题可注意表时间的词需要断句;人名、官职、“曰”等词断句。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

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小题4】分 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项,只是“封诏已成”,并未“下诏”;文中是“封事遂寝”,可见最终也没有封赏成。所以选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5】分 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第一分句补回主语“他”;第二分句补上“拿金玉”;“私”“当”。

第二问,可在感知文意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表现王昙首“美德”的事例,直接提取出来两个即可。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参考译文: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王弘最小的弟弟,年轻时就有学问和美德。

被授予著作郎,却不赴任。兄弟分割家产时,昙首只拿图书而已。

被征召为琅邪王大司马的属员,跟从大司马修复洛阳园陵。一次,与堂弟王球一同拜见高祖,当时谢晦坐在高祖旁边,高祖说:“这个人既是贵族,品德又为人称颂,却能够在军营里委屈自己的志向。”

昙首回答说:“跟从了神明英武之师,自然就使得懦弱的人树立志向。”谢晦说:“仁慈的人果真有勇气啊。”

高祖听了很高兴。来到彭城,高祖在戏马台大会宾客,参加宴会的人都赋写诗作;昙首最先写好,高祖看完后,便问王弘:“你的弟弟与你相比怎么样?”王弘回答说:“如果他只像平民百姓那样,家里又怎能让他住下?”高祖大笑。

昙首有识见器度,喜、怒不表现在脸上,家庭和和睦睦。他自己手里不拿金器、玉器,家里的女眷也不准拿金玉作饰物和玩物,如果不是从俸禄和赏赐得到的,绝不从别人那里接受一丝一毫的东西。

太祖任冠军将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任命昙首为府功曹。太祖镇守江陵,昙首由功曹升任为长史,又随府调任镇西长史。

高祖非常赏识他,对太祖说:“王昙首沉稳坚毅,有识见,有器度,是宰相之才,你遇事都应该同他商量。”等到太祖即位,任命昙首为侍中,诛除徐羡之等人,以及讨平谢晦叛乱,有赖昙首之力。

谢晦被平定后,太祖想要封赏昙首等人,正赶上宴会聚集,太祖举杯劝酒,乘机抚着御座说:“如果没有您兄弟二人,就不会有我今天这个御座。”当时封赏的诏书已经写成,太祖拿出来给昙首看,昙首说:“近日的事情,叛乱将要形成,由于陛下英明快速决断,所以罪人才被诛杀。

我等虽然得以仰借天光,报效微薄之力,怎么可以趁国家发生灾难之时,来牟取自己的宠幸呢?。陛下虽然想偏爱我,但是面对秉笔直书的史臣又该怎么办呢?”太祖始终不能改变昙首的想法,因此封赏的事也就搁置了。

当时王昙首的兄长王弘担任尚书,又是扬州刺使,昙首被皇上宠爱信任,在两宫任职。彭城王义康与王弘一起任职,心里常常怏怏不乐,他又想得到扬州刺史的职位,在言语上也表露了出来。

因为昙首在朝中任职,义康担心他分了自己的权力和职位,更加不高兴。昙首一再请求太祖让他到吴郡任职,太祖说:“哪有想要建造大厦却舍弃栋梁的?你的兄长接连多次称自己有病,坚持要辞去扬州刺使的。

5. 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文言文翻译

出自唐朝刘肃的《大唐新语》,原文为:韩思彦,以御史巡察于蜀。

成都富商积财巨万,兄弟三人分资不平争诉。长吏受其财贿,不决与夺。

思彦推案数日,令厨者奉乳自饮讫,以其余乳赐争财者,谓之曰:“汝兄弟久禁,当饥渴,可饮此乳。”才遍,兄弟窃相语,遂号哭攀援,相咬肩膊,良久不解,但言曰:“蛮夷不识孝义,恶妻儿离间,以至是。

侍御岂不以兄弟同母乳耶!”复擗踊悲号不自胜,左右莫不流涕。请同居如初。

思彦以状闻,敕付史官,时议美之。译文:韩思彦,以御史职务到蜀地巡察。

成都富商积累财产极多,(死后)兄弟三人因分财产不平均到官府争讼。官员们收受了他们的贿赂,却不作出判决。

韩思彦审问这个案件好几天,让厨师拿着奶送上来,自己喝完之后,把剩下的赐给争财产的三兄弟,对他们说:“你们兄弟被关押这么久了。应该又饿又渴了。

可以喝这个奶。”才全喝完,兄弟三个人偷偷相互说话,于是相互抓着号哭,还相互咬肩膀胳膊,很久都不松开。

只说:“我们是蛮夷,不知道孝义。坏人和妻儿离间我们,才到今天这个地步。

御史大人难道不是以兄弟同和母乳这件事来教育我们吗。”又捶胸顿足悲伤号哭伤心不已,左右侍从看到的也没有不感动流泪的。

于是兄弟三人请求像原来一样住在一起(不再分家)。韩思彦把这件事的情况报告,皇帝下旨史官把这件事记录下来。

当时的舆论都认为他处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