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藏书室记翻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7

1. 文言文翻译

我从小就酷爱读书。家里贫穷,没钱买书来看,就常常去向藏书的人家借,亲手抄录,和他们约定日期归还。在非常寒冷的冬天里,砚台都结了坚固的冰,手指冻得没法屈伸,仍然不敢懈怠、偷懒。抄录完毕,亲自走送还对方,不敢稍微超过约期。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遍读各种书籍。

成年以后,更加地仰慕圣贤的学问;又害怕自己无法和大师、名人交往,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向一住同乡前辈请教经书里的道理。那位前辈道德很高、名望很大,弟子们生多得挤满了整个房子,对待学生从来没有稍稍温和过。我站在他身旁、待候著他,提出疑惑、向他请教道理,俯下身子、倾耳聆听;有时候遇前辈发怒、呵斥,我的脸色更加恭敬,礼貌也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顶撞他;直等到他高兴后,才再度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终也听到了一些收获。

2. 文言文.西施山书舍记的翻译

西施山离绍兴城东约五里许,《越绝书》与《吴越春秋》皆称为土城,后人才改名为现在的西施山的。

不过,也有叫它土城山的。大概当初越王勾践在山间修造宫舍, *** 、训练西施、郑旦二人,用来献给吴王夫差的。

还说:“恐怕这两个女人拙朴、浅鄙,因而宫址要临近通衢大道。”如此看来,当时此地原本处于水陆交通要道,数千年后,已不知归谁所有了。

商君景哲用钱若干买下此山。西施山高不过数丈,却灌木丛生,幽竹错落,景色也十分明丽,惹人喜爱。

山上有台,台东有亭;西面有书房数间,房后有座荷花池。池水向东流去,水面种上菱角与外部隔开。

亭孑前面则一如其旧,仍叫“脂粉塘”,未作改变。远处东南面,西面有山,青翠高耸,连绵不断,尽是名山。

书房四周,皆是田园、水面,一眼看不到边;其间种地、打鱼、采桑的男女随处可见,四望皆然。我年轻时曾来此地饮酒游乐。

现在,受商君之托,嘱余为记,虽然因病戒酒,但对当时的情物却记忆犹新,差不多就是这些了。嗟夫!土城,不过一座小山而已,当初曾是储养美-的歌宫舞馆,又面临着通往繁华都市的通衢大道,而今时过境迁。

一朝寥落,沦为村庄,那些在山中种地、渔钓的农夫野老,有的还能在耕作时发现古代遗落的首饰。遇到阴雨天气,唱着牧歌晚归的放牛娃总要被田野上幽幽闪亮的磷火弄得心神不安。

所有这些,自然无不使人感慨叹息,成为百姓平日里聚集闲谈的话题。至于一改过去的妖冶为古朴,转倡优而农桑,专心本业,民俗淳厚,则使得有识之士未尝不抛去悼古的忧伤,而换之以欣然的微笑了。

商君聪明过人,以善文辞著称,通达事理,如果能于读书之暇,登上西施山顶放眼望去,也许会触景生情,我在前面所说的不谋而合。到那时,姑且取出此文来咀嚼一番,恐怕也能发出会心的微笑吧。

3. 翻译文言文

原文 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翻译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

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去读啊。你没有听说过藏书的人不读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天子读书的有几个呢?书多得搬运时使牛马累得出汗,堆满屋子,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人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余像祖父和父亲积藏,而儿子和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来的,必定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忧惧地忐忑不安地摩挲抚摸不止,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

’如果已经被我所拥有,一定把它捆起来放在高处,搁起来藏着,说‘姑且等改日再看吧’。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

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景。

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地去领会,牢牢地记在心里。

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书本。

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大不相同。既然如此,那么是我不幸碰上姓张的人呢,还是黄生有幸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

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 1 . 注音 摩mó 俟sì 辄zhé 俸fèng 庋 guǐ 蟫yin 2. 词句补释 书非借不能读: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夫人,那人。

指向别人借书的人。夫,音fú。

强假,勉强借来。 惴惴焉摩玩之不巳: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

惴惴,音zhuìzhuì,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摩玩,摩挲 ( suō ) 玩弄,抚弄。

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起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

庋,音guǐ,置放;收藏。 姑俟异日观:姑且等到日后再来看吧。

姑,姑且、且。俟,音sì,等候、等待。

异日,日后、将来。 故有所览辄省记: ( 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 ) 所以 ( 凡是 ) 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

有所览,有看到的。辄,就。

省记,记在心里。省,音xǐng,明白。

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 ( 屋里 ) 到处都堆放满了。落落,堆集的样子。

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 素镡灰丝,时蒙卷轴:白色的蠹鱼和虫丝常常沾满了书卷。

素蟫,指书里的蠹虫。灰丝,指虫丝。

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 ( 以前 ) 一样贫穷。类,似,像。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是我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同别人共用,这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 ( 不借给别人 ) 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

公,动词,同别人共用。吝书,舍不 得 ( 把 ) 书 ( 借给别人 ) 。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 ( 这样的吝啬鬼 ) 。然而,既然这样,那么……。

固,本来、诚然、实在。 3 . 辨音 ①假jiǎ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jià 假期 ②省xǐng 故有所览辄省记 shěng 节省 ③juǎn 翻卷 juàn 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4. 辨义 子不闻藏书者乎 你 子孙弃者无论焉 儿子、儿辈 然天子读者有几 然而 非独书为然 这样 非独书为然 是 若业为吾所有 被 为一说 作、写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 接着,这以后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这样说来,那么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表强调语气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地 子孙弃者无论焉 表感叹语气 必高束焉 指代书,也可理解为表感叹语气授以书而告之曰 代指黄生 吾不得而见之矣 代指书 少时之岁月 的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