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物理电子学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2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电子学考研经验分享

一、首先,我说一下我读研的动机,一方面是想要更好的工作平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的深造,出于对物理学的热爱,在家人、老师、同学的支持下,决定读研。

大家在决定读研之后,就要开始准备择校和定专业。我建议大家第一步先去研招网搜索本专业的院校和研究方向的信息,要做到对全国该专业的所有院校有大致的了解,可以看看这些院校的历年招生简章、导师信息、招考要求等等。我当时是把所有院校整理了一份excel表格,方便之后查看。

第二步,我建议大家无论是否考研,可以在大一、大二都去参加一下学长学姐们的考研交流会,这个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本校学生考研的经验更具有参考意义,比任何道听途说的信息更直接有效。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去学校论坛、贴吧、知乎、微博等可以获取信息的软件平台,也可以寻求亲友的助力。不过这种方式费时费力没有保障,有可能遇到骗子,推荐大家如果要报班可以选择新祥旭一对一,有协议保障,教务老师会进行全程的回访督导,对于自制力不强的人来说也是比较好的。

二、培养目标

在物理电子学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并在新型电子材料、器件的结构和特性方面有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的研究动向,具有独立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物理电子学专业内做出创造性成果。

初试考试科目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36普通物理。

参考书目

普通物理(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参考书目:

《普通物理简明教程力学》,周乐柱、张耿民,北京大学出版社

《电磁学》,王楚、李椿、周乐柱,北京大学出版社

《光学(上、下)》,赵凯华、钟锡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三、整体时间规划: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华南理工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四、各科目的备考经验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政治开始的时间不用太早,九月底完全来得及,我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徐涛老师的课,用的书是肖秀荣精讲精练(政治书买一本就可以了,肖秀荣或者徐涛都可以),同时穿插着写了半本的1000题,之后用了一周的时间把1000题刷完了,1000至少刷2遍,我当时刷了3遍,可以在网上找刷题本,或者用小程序刷,在1000题的同时,也要做点别的老师的题,徐涛等等,多见不同的题是很必要的。

在十一月中旬的时候,肖八基本到手,保持一天一套的速度写完,并且要把每道题都弄懂,大题不用做,但可以看看他的问法和答案,毕竟今年就出了一道肖八原题,同时记得用小程序刷别的模拟题,因为选择题做起来很快,所以我当时几乎刷完了市面上所有热门老师的模拟题。并且这时候可以看一些冲刺课,会给出一些今年的热点命题,还有固定答法等等,我当时就背诵了一些重点,让后面的压力小了很多。

十二月初肖四到手,尽快把选择题过一遍,然后就可以背诵肖四了,但是只背不会用是不行的,要知道肖四里的很多回答换个题还是可以用的,不要死背,要活学活用,如果想要拿高分,那就尽量在背完肖四之后再多背点别的,我当时背了徐涛的小黄书,在考试中也是让我有了更多的思路。

②201 英语一

英语的第一轮复习无非就是背单词,或者可以尝试在单词背出一定成果的时候做一些题,比如说张剑的阅读理解80篇,但最好先不要动真题,原因后面慢慢讲。背单词的书和视频有很多,比如恋恋有词(配视频讲解,讲的很不错,但视频有点多)、比如红宝书,当然新东方的书也不错,看各位自己的选择,同时,背单词的app也可以用起来,比如墨墨、扇贝。切记,单词真的真的很重要。当6月份单词背的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着手做真题了。我第二轮的复习只做了阅读理解(40分),做的时候不用限制时间,认真做,对答案的逐字逐句对,要把真题的语法句型以及单词吃透,一篇阅读做下来花一个小时也无所谓,因为一切模拟题都比不上真题,但真题就那么20多套,即使要做几遍,也很容易就做完了,所以得省着做,至于阅读理解的解析,张剑的或者新东方的都行。

等做完第一遍真题(仅阅读理解),应该就八月左右了,可以开始背作文范文,同时也可以开始刷第二遍阅读理解,这里推荐唐迟的视频,甚至刷第一遍的时候就可以看,真的很不错。等到第三轮复习(差不多大四上开学),可以慢慢转移重心到数学和专业课上,因为这两门各150分,太拉差距了。建议第三轮再刷一遍阅读理解,然后10月份可以开始看看翻译和完形填空,11月可以开始写自己的作文模板,把自己背过的好的句子变成自己的。12月差不多就是查漏补缺了,但是记住,单词的背诵要一直保持,不过第三轮的时候可以缩短背单词的时间。

③301 数学一

数一的考试内容有高等数学上下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考研数学中考得最难的一张试卷。市面上的高数老师有张宇、汤家凤、李林、武忠祥,这些老师的授课风格都不一样。宇哥的课幽默风趣,汤老师的课重视基础,李林老师注重解题套路,武老师的课醍醐灌顶。

关于如何选择数学老师,说法褒贬不一,其实我觉得老师只是辅助,学习主要靠你自己,不要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去比较哪个老师更好,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学习方式的老师,然后跟着他的计划一步步的练习,就完全能够掌握高数的知识。关于线性代数,毋庸置疑就是李永乐老师,俗称线代大王,跟着他绝对不会走弯路。关于概率论,王式安老师是大多数考研学子的选择,因为王老师曾经是考研命题组的老师,非常熟悉考研风格。

关于时间安排,我的建议是七月份之前一定要打好基础,八九月份就是强化阶段,十月份就要开始做往年的真题试卷以及今年各个老师出的预测卷,然后做好最后的冲刺。最后我很推荐在冲刺阶段看一遍武忠祥老师的强化班视频。

④专业课836普通物理

三月到五月,用曾谨言的书看知识点,D.Griffiths《量子力学概论》打下基础。这期间只用看理论和知识点就可以了。偏门和太难的知识点学校一般很少考到,这些知识点基础不错的同学可以留到最后阶段再补充。记住在看书的过程中,那些公式和定理一定要注重推导过程)过完一章节的知识点后,结合书本和习题集训练,千万不能只看知识点或者只看真题这样学习,一定要结和起来

六月到七月开始第一轮刷题,可以用陈鄂生的黄皮书,刷题第一轮的时候直接结合答案看,但一定要动笔算,看不懂的题先放下。

八月到九月第二轮刷题,这一轮注意要先自己思考再动手算直到算到最后才能去看答案。接着回过头思考第一轮中哪些没看懂的题。基础好一点的同学若有多的时间也可以在第二轮刷题过程中加入钱伯初习题集。 

 划重点!这两轮刷题一定要注意练习计算!那些很难计算量很大的题一道都不能放弃!一定要算出来,而且还得反复练,因为后期时间越来越紧根本不会有时间再去练计算了。

十月开始刷真题题了,以复旦的真题为主,其余学校的真题为辅,每天可卡时间做一到两套套题,做完后根据自己的对错情况查漏补缺,使知识点更加系统细化。在你们刷完题后会发现多数的真题都来自之前的习题集中,个别难点的题其实思路也可以相互套用的,所以一定要注重第一二轮的刷题过程。

十一月到考前最后这几个月你的主要任务就是结合真题查缺补漏,然后再看看书上的理论知识点,为简答题做准备。越到后期其实量子花的时间应该是越少,因为要把大量的时间都砸给政治英语疯狂背诵。相信同学们如果在前期把专业课这种大头都准备得妥妥的那么考前的冲刺期应该是很有自信、有条理的去把其他科目也准备好的。

五、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1.首先要考虑清楚自己为什么读研,自己有没有能力读研以及自己对读什么方向感兴趣,不要盲目地跟风随大流,因为周围有不少朋友考上研究生后由于自己的兴趣、能力、健康等因素选择了退学。

2.考研是场持久战,既然选择了就要咬牙坚持下去,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坚定自己的选择,没有人能轻易成功。

3.初试分高才是王道(大部分情况,不排除有高分被刷的),好多人在择校时甚至备考过程中都会纠结某学校会不会歧视本科出身不好的学生,事实上大部分学校还是看重初试成绩的(除了个别公认可能歧视双非的学校),所以安心备考,争取初试拿高分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4.择校前要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不要盲目追求985、211、双一流,每年都有不少考的好不如选的好的例子,所以选择也是很重要的。

5.考研课程及老师的选择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可以在选择之前多试听几位),不要盲目跟随,现下比较有名的老师,每个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切勿贪多,一门课不要跟太多的老师。

6.往届生建议在图书馆,自习室等有浓厚学习氛围的地方复习,可以提高复习效率,受到被动监督。

六、最后的话

考研最重要的是坚持坚持。开头要找回学习状态难,中间疲惫期难,冲刺期保持好状态难,但既然决定了考研就要坚持到拿到结果的那一刻。具体化就是每天坚持完成你计划的任务,一定要相信自己可以。还有的忠告就是关于初试的,我记得初试前一天失眠一整晚(可能因为宾馆面对路口机动车影响,可能自己紧张了),第二天早上起来不断心理安慰给自己打气,政治第一题就很模糊,当时会想完了好难,但是我觉得我努力了这么久,再怎么样把会做的做了至少画个句号;下午的英语也是第一篇阅读理解难后面的简单,我还是想的把会写的写了,所以考研不仅考知识还考心态,如果当时我放弃了像有些人一样觉得今年没戏直接趴着睡觉那就凉凉了。我们一定要稳住直到最后一刻,相信努力定会有回报。

考研是一段漫长又孤独的旅程。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坚持下去,你会感谢努力的自己,加油,考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