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我第一本看不下去的书—《我与地坛》#百日阅读计划#第六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你有没有过一本死活也看不下去的书?

    你知道,它是一本好书,甚至是一本文学经典

    你也努力了,你努力进入文章中的场景,却又总是被拉回到现实。

    你很想汲取书中的精华,你勾勒你喜欢的句子,记下感想;你搜索作品背景和作家背景;了解创作动机;你甚至读出声来逼自己进入状态。

    可是,你失败了;我也失败了,于是我妥协,我不强求自己,但我不给自己挫败感, 我觉得这是你和一本书的缘分还没有到。 就像泰坦尼克号,小学五年级我看过一次,注意点在美丽的“海洋之心”,什么爱情不爱情,很感人吗?没感觉;初中我第二次看,因为大家都在说,经典名片,看完必哭,所以电影结束音乐响起时,我勉强逼迫自己流了两滴,也算是一个交代吧;第三次就是在工作之后了,准确的说也是失恋之后;那一次看,真是情不自禁的流泪,而且有点泣不成声的感觉。所以我觉得不管是书还是电影亦或者音乐,再或者是任何一样东西,任何一个人,都有一个缘分在那里,阶段不同,对他们的理解必定也是不同的。 不必纠结自己是不是层次没有达到,因为对于文学经典作品来说,这很有可能就是主要原因,但这需要积累的啊,不是你读完这本书你的层次就达到了。

《我与地坛》

作者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就下肢瘫痪一直坐在轮椅上。

    书一共234页,在我尝试了纸质书,电子书,坐着看躺着看趴着看之后,按顺序读的和我跳着阅读的一些加起来大概有50页左右。

    这本书给我第二大感受是,不愧是选入语文教材的作者,读起来甚至有一点课本的意味?(没有贬低课本,相反是一种称赞,因为课本的逼格是非常高的)作者的排比句、比喻句运用的非常之好。我也很喜欢这一句接下来这一句,所以我记录了下来,分享给你们。

    史铁生老师是一位残疾人,终生坐在轮椅上,不过他没有放弃自己,但却不代表他没有想过放弃自己,甚至我觉得他想要结束自己的时候比他想要活下去时候还多一些。

    第一章的名字就叫做《我与地坛》,讲的是他残疾之后每天都要去地坛看书观察思考,大概是因为身体有所欠缺,就会更加认真去观察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在地坛里默默的听着每天都来唱歌的男孩子;每天都来散步的中年夫妇;每天都带着心智未发育成熟的妹妹玩耍的哥哥;从有歌声到没有歌声,从中年夫妇到老年夫妇;从儿童到少年,他也从“小史”长成了“老史”,他一直在地坛。

《我与地坛》倒也并不是完全让我没有感觉的一本书。

    读到这段我真心觉得作者能够发出这样的感想真的是不容易,他自己本身双腿残疾,在现实生活没办法改变的时候,也许我还能在书里想象自己是健全的,可是史铁生他还是硬生生的揭开了伤疤,他直视这个世界,他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他认为没有差别的世界是一潭死水,没有肥力的沙漠。

    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各种各样我们觉得跨不过去的坎,都感受到过不公平,但实话,我们除了能够抱怨几句或者为自己打打鸡血,我们并没有深深地去思考,困难到底有什么意义?我觉得吧,正因为这个世界有这么多的不公平,这么大的反差,人们才会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如果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那或许这个世界真的会变得很乏味。(来自一个健全的人的不成熟的思考)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大感受,大概也是我看不下的最主要的原因吧。作者用非常大的篇幅描写了自己的残疾,他每一章几句都会提到相关内容,从他的描述当中来看,我其实觉得他非常的无助,非常的渴望健全,他很愤怒为什么他自己会这样?他很无奈为什么这种情会降临到他的身上?他思考生、思考死、思考写作。

  这一段完全描述出了一个残疾人对这个世界的埋怨和无奈。他想到了死,想到了生,想到了写作。他纠结人为什么要生在这个世界上,还不如去死,但他又觉得死是一个不用急着去做的事情,每个人都会经历,他又想着不如活着试试?因为人是有欲望的,万一在这生的过程中遇到了更好的事情呢?史铁生是矛盾的是纠结的,但是他毫不掩饰这一切的想法,赤裸裸的摆在我们面前。

    大概因为本书用了太多篇幅来正面侧面反面描写残疾,痛苦、希望、愤怒、无奈,我有一些厌烦了,给我的感觉有一点太过于负面,所以我感觉有一丝乏味了。

    或许再过几年我回过头来看这本书我会更加深刻的理解它的含义。

但是这一次,也许它快到终点了

我才出发吧。

不必抱歉,也许是你们缘分还没到。

                          二零一七年十月一日

                #百日挑战第六本书《我与地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