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苏南乡村丨即将消失的村庄:废墟中的石山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  ◆ ◆

图文丨蓝音久儿

每天,我都会从这片废墟旁路过。

有时,我会看到路旁游走的狗儿,也会偶尔看到前来废墟的家园里寻找物件的人。路旁拐角处的几处房院里,干活的人在这里临时居住。这还未拆掉的小院,已经送走了三位故人,距离搬迁已过一年的时间,我已在三个清晨看到出殡的队伍,已故的人又回到石山,从这里去往另外一个世界。

在门前蹲着聊天的妇人们不见了,本就破败凋零的商店和水泥台摊位拆掉了,更多的时候,我面对的是一片安静的废墟,除了风与我对话,掠过的鸟鸣,满目皆是在废墟中野蛮生长的野草。

《探寻高淳村庄》一书中统计,从2004年起至2014年底,高淳因建设新农村、万顷良田工程、开发区与城镇化建设需要,整体拆迁消失的村庄共有70个。而这个数据每年持增长的状态。

我很想留下它们在这土地上最后的光影,无奈琐碎忙碌的生活,让我无暇顾及更多。

2020年秋天,离我家很近的石山村正式动工拆迁,国庆节期间,我拿着相机拍下它成为废墟的样子。距离2018年的那次拍摄已过去两年之久,走在同一个地方,曾经的画面还在脑海里徘徊,却已回不去。

记得一位石山村网名叫小小崔的网友这样留言:“回忆儿时,经常赶着几只大鹅去到湖滩上放养,那也是其他村民放牛的草场,记忆中的湖滩清晨总是柔柔的,暖暖的,捎着青春年少的幻想;待到放学铃声响起,一群小伙伴兴致勃勃的迈向湖滩,在傍晚的阳光下,湖面银光闪闪,滩上的草被绿油油的风一吹,草浪翻滚,整个空气中充溢着草叶的清香,这个也是石山村在我儿时不可磨灭的印记。”

美好的回忆会帮助我们度过人生的很多苦难,它是一股温暖的力量,引领着我们前行。可是人啊,总是要朝前看的,不管我们有多么不舍。

祝福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有一个明媚的未来。

拍摄时间: 2020年10月-2021年7月 

拍摄地点: 南京市高淳区固城镇石山村

拍摄者: 蓝音久儿

以下组图拍摄于2020年10月



▲一位在废墟中捡柴火的老人

▲装柴火的三轮车

▲正在拆掉的房子  有楼房、有小院、有老屋

▲菜园里还在生长的蔬菜,路边盛开的花朵、枝头上的无人采摘的柿子、青涩的橘子等

▲将要移走的桂花树等

▲门前的椅子、没有带走的奖状

▲曾经的砖瓦厂、水泥厂、宿舍及办公楼等

在二十几年前,水泥厂还没有关闭之前,这里曾经是附近几个村庄最繁华的地方。如今光阴一去不复返,繁华的景象也不存在,独留一排排厚重的国营厂房建筑在沉默地诉说着时光。这些建筑从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延续到20 世纪90年代末, 是我国乡村工业的标志和代表,真实地保存了20 世纪70、80年代典型的乡村轮窑砖瓦厂工业生产场景,所保留的历史记忆、记录的峥嵘岁月在江苏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弥足珍贵的意义。(选自奇创旅游集团《乡村老旧工业厂区的蜕变重生之路——以南京石山村为例》一文,对石山村老旧厂区改造的探索)

▲后山的观音大殿

▲石山龙宕古迹

以下组图拍摄于2021年4月



以下组图拍摄于2021年7月



废墟之后,就是重生,期待你未来的样子。

「END」

点击再看/分享转发吧~

本期作者 : 蓝音久儿,真名仝久宏。左手捉蟹,右手执笔,用心发现与记录生活之美。生于苏北,坐标苏南,辞职返乡,扎根农村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