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游记文言文赏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1

1. 黄山记的原文鉴赏

《黄山记》巧妙地搭配了其中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

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褐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

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第一部分写得最为超凡脱俗。

黄山的天都峰、莲花峰等够险够高的了,“高山仰止”这个现成的成语用在这里正合适,可是作者却别开生面,改取俯瞰的角度,请出“大自然”来,使之人格化,让它神奇地安排和规划江山。 第二部分则是落到人间,发挥了报告文学作者注重史料和事实的长处,梳理和展示了古人登山的史迹。

这部分语言较为平实,但并非闲笔,其作用一是可以同第一部分空灵的描写相映成趣,二来可以用昨日登山之“险”衬托今日登山之“夷”,为第三部分作好铺垫。 第三部分写登天都险峰,第四部分写览奇丽云海。

作者移步换形,不断变换方位和视角,运用大量生动的比喻,把雄峻瑰奇的黄山景观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是“松树”,远望时“它们有风修剪的波浪形的华盖”。

俯视时“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仰视时“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真可谓尽态极妍,不一而足。

作者在描写“云海”时,从此时此地的视觉感受出发,升腾起想象的翅膀,时而觉得自己是从“繁忙的海港”扬帆出海,时而担心礁多浪险,“撞碎我的帆桅,打翻我的船”,时而又庆幸自己“一苇可航”,“到了海信的飞来峰上”……不用说,这样的描绘既逼真又传神,是很有吸引力的。 孙绍振评价《黄山记》是当代写景的杰作。

表现对象是黄山。方圆千里,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云情雨意,变幻多端;天光散彩,须臾莫辨,青松之壮,灵芝之奇,目不暇及。

逢此大规模之自然景观,一般作者,不取全面、系统之描绘,每每采取讨巧办法:以第一人称感觉,以主观有限之感受为意脉,凡我所深感,才力所及,词能逮意者,多写;凡我所未见,意难称物者,不写。 这种主观感受为意脉的写法,是古典抒情散文常用的手法。

这种办法的好处是,以情驭景,以文字模写山水之难度降低,文章风格精巧,言简意赅,脉络清晰。 扩展资料: 《黄山记》的评价: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古人曾经这样赞誉黄山,可见黄山确有不同于其他名山的独特的美。 黄山之美绝无仅有,描写黄山的诗文不少。

在这不少的作品中,《黄山记》是一篇构思谋篇自出机杼的佳作。文章不像一般游记那样,先从登山写起,而是居高临下,气势磅礴地从大自然如何安排这一处胜境的角度去写。

写了黄山的概貌以后,接下去该写怎样游览了,可是作者却宕开笔去,跳出就山写山的局限,写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简史,以烘托一个“险”字,真是出乎意料,最后正面写山景,又突破由近及远或由下而上的一般的写法,而是有重点地写了几种景物。 全文热情奔放,文笔酣畅,大开大合,挥洒自如,色彩浓烈,语言华美,读后能对黄山的雄姿奇景留下深刻的印象,唤起读者更加热爱我们的时代,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的壮丽河山的 ***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山记。

2. 《游黄山记》文言文翻译

山用黄来命名,记述陈旧的遗迹。

以往春申君黄歇曾经在这个地方读书,因此而得名。那山下有一片竹林,特产方竹。

往北是是渔庄,三尺板桥,一湾流水,竹林小径,点点茅屋,像鱼鳞木梳一样整齐密密而又整齐地排列。春季第二个月,清新趣味满眼,惹人宠爱的燕子啄着鲜花,娇小的黄莺坐在柳树上嬉戏,仿佛是在画图中一样。

登上高山向东望去,大江和远天相接,沙鸟和风帆,时隐时现的。深冬下雪,云气悠远,大雪履盖着江边,千里只有白茫茫一片。

一年之内,景致各不相同。于是访求农夫,拜渔夫,想访求春申君的旧址,而一些老农尚且有不知道春申君是什么人。

唉!这正是老农们的幸运,也是春申君的不幸。春申君离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这些老农正处于太平盛世,生活在无战事的年代,耕田打井自求安乐,饱食过后嬉戏游玩,这实在是所说不了解不知晓纷乱的人,又有谁还会计较千百年以上还有一个所说的春申君这个人呢? 我替父老们感到幸运,我替春申君感到悲哀,于是创作黄山之歌说:“您还没有出生时,山已经存在了。

您于世长辞了,山还依旧长存。谁是终结谁是开始,是您呢还是山呢?” 又创作到:“君靠山,欣喜有所寄托。

山靠您,因而成就名声。谁更显达谁更隐晦,是山呢还是您呢?。

3. 黄山记的赏析

徐迟《黄山记》赏析孙绍振这是当代写景的杰作。

表现对象是黄山。方圆千里,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云情雨意,变幻多端;天光散彩,须臾莫辨,青松之壮,灵芝之奇,目不暇及。

逢此大规模之自然景观,一般作者,不取全面、系统之描绘,每每采取讨巧办法:以第一人称感觉,以主观有限之感受为意脉,凡我所深感,才力所及,词能逮意者,多写;凡我所未见,意难称物者,不写。这种主观感受为意脉的写法,是古典抒情散文常用的手法。

这种办法的好处是,以情驭景,以文字模写山水之难度降低,文章风格精巧,言简意赅,脉络清晰。但是,管中窥豹的办法,毕竟是小角度,所能表达之景观和作者之胸襟有限。

在中国文学史上,另有一种办法,和这种办法恰恰相反,那就是系统的、全方位的、从各个角度来表现山河之壮丽。不以第一人称视角为限,以铺开形容和陈述为主,也形成了一种传统,那就是“赋”。

“赋”这一中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以敷陈富丽的词汇为特点,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赋体在汉代曾经是主流文体,这种文体,由于过分沉溺于场面的宏大和夸饰,以及华彩语言的排比,囿碍了思想情感的流畅,后世逐渐衰微。

但是,铺陈的手法并未就此而灭亡,只是减少了通篇过度的夸饰和铺张,而改为小幅度的排比。在文学史上,也留下了不算太多的杰作,如王粲的《登楼赋》,鲍照的《芜城赋》,苏轼的《赤壁赋》和欧阳修的《秋声赋》等等。

徐迟对赋体有过研究。他认为,在现代和当代文学中创作,赋体不受重视,甚至被废弃是不公正的。

因而他在文学创作中,有意运用赋体的手法来表现黄山的大全景。故在文章开头,他说造物者,安排黄山胜境,是“大手笔”,可以把它看作是夫子自道。

《黄山记》,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篇《黄山赋》。当然,他没有直接照搬古代赋体的句法上的排比和词语上的铺张,文章中对黄山重点景观的描绘,是在多方位的、富丽堂皇的形容中展开的。

先从黄山的山峰开始。一落笔,就是一个大全景:一百二十公里的周围,一千公里区域,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

这样的全景图,是一般游记作者回避的。因为这样的地理统计数字,是很难有个人化的感性的。

接着,又是形状的全貌: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然后是颜色的总体概括: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概括而又繁复的描述,是很难讨好的。

但是,徐迟的冒险,并没有引起读者的烦腻。原因在于,这里的铺张,并不是平面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

徐迟不是把黄山当作现成的自然景观来加以描绘,而是以现代作家的想象,改造了古典的手法,虚拟出造物主有计划的安排。徐迟的笔力就集中在精心结构的过程之中,这样就把空间的静止地形与地貌,变成时间的过程;同时也使地理的客观描述变成了主观感受和想象。

就连黄山的悬崖绝壁,道路艰难,也被他想象作是造物者有意“把通入人间胜境的道路全部切断”。有意让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地形的介绍,而是领略创造(安排、布置)的匠心。

接下来写黄山的云,赋体的铺张就更为突出了: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有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顶巅,沉浮其中。这里很明显有赋体的铺张和夸饰,但是,又不完全像。

原因在于,在赋体里,铺张和夸饰,是整齐的排比句法,而在这里,则排比是局部的,在排比中(倏来倏去扑朔迷离、绮丽多彩、雪浪滚滚),又交织着错综(“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则是另一种句法)。参差的句法在描述云海的文字中更为突出: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过场的幻异的景。

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文章以赋体的状物为务,但是,并不是对黄山的一切风物皆给以同样的笔墨,写得最为最为充分的,当是黄山之云雾。

作者对云雾的处理,办法相当奇特,不是一次以赋体之大笔浓墨写尽,而是,一次写完一种形态,为其它景观所吸引,忽略又感不足,又一次重新展示新的特质:只见云气氤氲来,飞升于文殊院、清凉台,飘拂过东海门,弥漫于北海宾馆,白鹅岭。如此之漂泊无定;若许之变化多端,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

一忽儿阳光泛滥,一忽儿雨脚奔驰。却永有云雾,飘去浮来;整个的公园,藏在其中。

几枝松,几观松人,溶出溶入。对于景观的描绘,如果只有一副笔墨,就不能说是真正懂得赋体的三味,徐迟在这里表现了他把赋体当代化的才华。

光是写云雾,就有几副笔墨。前面的云是远望山岭间的、浩淼的云;此处的云,是近察身边的云、精致的云。

前面的云,是宏观的,就云本身写云;此间的云,是在阳光中变幻,在雨脚中飘忽的,树和人在其中“溶出溶入”的云。徐迟的词汇是丰富的,但是,不像刘白羽那样,习惯于用四字成语式的,他好像有意回避这样的现成的宿构。

4. 徐霞客《游黄山日记》的译文与赏析

(便)带着澄源和仆人仍从峡谷小路下来。

到天都峰侧,从那被山溪冲下来的乱石上象蛇一样弯弯曲曲地爬上去。攀杂草,牵荆棘,石块丛起的地方就越过石块,石崖侧削的地方就攀缘石壁。

每到手脚没有着落的地方,澄源总是先攀上去,再俯身接应(我)。常常想到上山既然这样困难,下山更不知怎么办了?最后还是不管那些。

经过多次艰险,终于到达峰顶。只是它上面还有一座石峰,象一堵墙壁耸起好象有几十丈高,澄源在它的旁边寻找,发现有石级,就拉着我登上去。

(到那一看)万千峰峦,无不躬身下伏,只有莲花峰能和它抗衡罢了。这时浓雾忽起忽散,每来一阵,就对面不见人。

远望莲花诸峰,多半隐在雾中。独自登上天都峰,我走到前面,雾就飘到我后面去了;我走到右边,雾就从左边出来了。

那些松树还有盘曲挺拨纵横交错的;柏树虽然大枝干粗如手臂,(可是)都平贴在石上,好象苔藓似的。山高风大,雾气来去不定。

下望群峰,有时露出来象碧绿的山尖,有时被雾淹没了象一片银海;再远眺山下,日光晶莹闪亮,别有一番天地啊。天色渐晚,于是就把双脚伸向前边,手向后按着地面,坐着往下滑;到极危险的地方,澄源肩手并用,把我接下去。

过了险处,下到山坳,已经夜色笼罩了。又从峡谷中经过栈道上山,(回到)文殊院留宿。

5. 求:黄山记,徐迟写的,赏析~~~

游黄山记 费伯雄

山以黄名,志旧迹也。昔者春申君尝读书于此,因以名。其山下有竹林,特产方竹。迤北为渔庄,板桥三尺,流水一湾,竹径茅庐,鳞次栉比。仲春之月,新趣盈眸,宠燕啄花,娇莺坐柳,宛然如在画图中也。登高东望,大江接天,沙鸟风帆,出没变现。隆冬雨雪,云气郁然,雪色江芦,千里一白。一年之内,致各不同。于是访耕夫,揖渔父,欲求春申君之故址,而二三父老且有不知春申君为何许人者。

嗟乎!此正吾父老之幸,而春申之不幸也。夫春申至今千有余年矣,吾父老当太平之世,处无事之时,耕凿自安,嬉游鼓腹,此诚所谓不识不知者,又谁计千百年之上有所谓春申其人者哉?

吾为父老幸,吾为春申悲,因为黄山之歌曰:“君未生兮山已在兮。君既往兮,山犹存兮。谁终谁始,君兮山兮?”又歌曰:“君得山兮,欣有托兮。山得君兮,以成名兮。谁显谁晦,山兮君兮?”

游黄山记译文:

山用黄来命名,记述陈旧的遗迹。以往春申君黄歇曾经在这个地方读书,因此而得名。那山下有一片竹林,特产方竹。往北是是渔庄,三尺板桥,一湾流水,竹林小径,点点茅屋,像鱼鳞木梳一样整齐密密而又整齐地排列。春季第二个月,清新趣味满眼,惹人宠爱的燕子啄着鲜花,娇小的黄莺坐在柳树上嬉戏,仿佛是在画图中一样。登上高山向东望去,大江和远天相接,沙鸟和风帆,时隐时现的。深冬下雪,云气悠远,大雪履盖着江边,千里只有白茫茫一片。一年之内,景致各不相同。于是访求农夫,拜渔夫,想访求春申君的旧址,而一些老农尚且有不知道春申君是什么人。

唉!这正是老农们的幸运,也是春申君的不幸。春申君离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这些老农正处于太平盛世,生活在无战事的年代,耕田打井自求安乐,饱食过后嬉戏游玩,这实在是所说不了解不知晓纷乱的人,又有谁还会计较千百年以上还有一个所说的春申君这个人呢?

我替父老们感到幸运,我替春申君感到悲哀,于是创作黄山之歌说:“您还没有出生时,山已经存在了。您于世长辞了,山还依旧长存。谁是终结谁是开始,是您呢还是山呢?” 又创作到:“君靠山,欣喜有所寄托。山靠您,因而成就名声。谁更显达谁更隐晦,是山呢还是您呢?

6. 求:黄山记,徐迟写的,赏析~~~

自古到今,山水游记就很为人们钟爱,在历代的文学作品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苏轼的《赤壁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这些作品虽经千年风雨,却久传不衰。究其原因,无非是文美情切。

而今人徐迟先生的《黄山记》,相比之下也毫不逊色。文章辞采华美自不用说,尤其是立意、构思更令人叹绝,笔者读后幽思难忘,提笔写下此文与大家共享。

【明断暗续,独出机杼】 黄山,历来有“震旦国中第一奇山”之称。它兼备泰山之“雄”,嵩山之“峻”,华山之“险”,庐山之“秀”,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天下。

历来文人墨客描写黄山的诗文甚多,其构思或是以行踪为线索,或是以时空为脉络,或是以画卷的幅始图终为顺序。而《黄山记》的作者徐迟不落前人的窠臼,独出机杼,采用了明断暗续的结构。

如果按一般游记写法,开头总是以作者自己如何不畏险阻,而后最终登顶成功为线索。然而作者却没有这样写,而是宕开笔墨,“异峰突起”,从“鸿蒙以后多少年”落笔,追述神话传说中的登山故事以及古人的登山历史,然后才按游山的路径转入自己登天都峰的记叙。

但是到第四部分,这种以游踪为线索的写法突然中断,改为按时间顺序,分为第一天观云雾,次日晨观日出,然后穿行于云海,最后在光明顶欢呼摄身光等四个部分来写,末尾以峭拔的两句赞语:“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收束全文。这样,作者就把人类对自然的神往、追求——从开天第一圣人到当今的石工,前仆后继冒险攀登的事;以及自己视觉的“千姿百态”、“奇光异彩”;听觉的“笙管齐鸣”“山呼谷应”;感觉的“飘去浮来”、“载沉载浮”;还有那种怦然心动,欢呼雀跃的心灵感受都表现出来了。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章法不难于续而难于断”,“明断,正取暗续也”。怎样做到“明断暗续”呢?刘熙载又说:“好比刺绣,抛针掷线,全靠眼光不走。”

所谓眼光不走,是指行文始终不离文章主旨,本文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明断”,正是由“黄山的景象美在奇”这一主旨“暗续”起来的。刘熙载还说:(这)又好比驰马,“注坡蓦涧,全仗缰辔在手”。

所谓缰辔在手,是指部分之间的叙述线索表面“明断”,而却有一种内在线索把它“暗续”起来。如第一部分的结尾,写大自然“封了山”,第二部分的开头写古人登天都,第三部分结尾写自己登上天都后纵目远眺、倾情抒发游览的感受。

虽然每一部分起句突兀,其实却有一条内在的意念线索把它们连接起来。这种章法上的“明断暗续”就使全文处处有新的景象,处处有新的境界。

【虚实相生,动静相宜】清人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评古人写山水,他说:“柳州记山水,从实处写景,欧公记园亭,从虚处生情。”描写黄山这座奇妙的山水公园,徐迟兼用了这两种笔法。

徐迟笔下的黄山“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前拥后簇,高矮参差”,“三个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这样描写主次分明,从形到神,用极简省的笔墨写出了黄山群峰的巍峨峻傲,尤其是三大主峰如挚天柱般的雄姿,读后令人过目不忘。

黄山的水,“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黄山的水那么多,文中一句就概括了。

但山与水是不宜分开的,峻傲的山和灵动的水结合在一起,才能绘出最美的山水画卷。请看作者的神笔:“雨过天又青,天都突兀而立,如古代将军。

绯红的莲花峰迎着阳光,舒展了一瓣瓣含水的花瓣。轻盈的云海隙处,看得见山下晶晶的水珠。

休宁的白岳山,青阳的九华山,临安的天目山,九江的匡庐山。远处如白练一条浮着的,正是长江。”

这种细腻加粗犷的描绘,不仅写出了雨后黄山的俊朗妩媚,更使人目光放远,看到江南各座秀山簇拥着黄山,如众星烘月一般,突出了黄山的首领地位,令人深信黄山天下奇。用这种大手笔写山水,虽然是实景描写,却写出了黄山那种衔远山、吞长江的气势,让人们在领略黄山之美的同时,油然而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于虚处生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如果说写山是静态,写水是动态,那么写黄山的云海则是动静结合,因地制宜了。静的是黄山公园,它把自己的真面目隐藏在云雾之中,而云雾却变幻莫测、瞬息不定:“它们盘入岩缝,它们修剪华盖,它们展开了翼翅,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

单是看云雾,已令人眼花缭乱,再加上舞松之风,风起云涌,更使黄山诸峰千姿百态:“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朱砂峰被吞没,桃花峰到了波涛底,耕耘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读着这文字,尤如海潮扑面而来,听,如海涛雷鸣,使人精神振奋;看,如蓬莱仙景,使人目不暇接。

云天雾海之中,真让人有一种不识黄山真面目的感觉了。更妙的是,作者用幻觉来写自己的感受:“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我多么想从这里扬帆出海去,我穿上密林小径,奔上左数峰,上有平台,可以观海。

海上蓬莱,尤为诡奇。我又穿过更密的林子,翻过更奇的山峰,蛇行经过更险的悬崖,踏进更深的波浪。

一苇可航,我来到了海。

7. 文言文版游记

《黄山游记》文言文版

登五岳而小群山,览黄山而无视五岳者何为? 盖将五岳之雄峻有别于群山,黄山之四美而独冠天下尔。

余于八月之初,携同叔友数人,驱车百里余,于暮间之时,抵黄山之脚,汤口处暂歇。汤口者,山之底处也,自下高速到南门景点,不过十余里之长。镇小而密,人流备集,商户众多;又深藏山间,终日云岭雾绕,雨时不定。或晴时,风轻云淡,山峦耸翠;或雨时,云雾压城,阵雨霏霏。汤口之肴,味美而汤鲜,多深山之珍宝,故往来黄山之客,亦有览景不忘食肴之说。

黄山之美,众人皆知;黄山之峭,鲜有人知。余与好友三人于晨时,乘车抵山。山路崎岖,千回百转,车绕数时,终可抵站。驾缆车,于万丈深涧之中,挺挺而过,心悸魄动。下车处,已然千米高山。云雾扑面,站店高阁,似有凌霄之妙,却无胜寒之衣。友者一女,衣物单薄,盛夏之期,岂有着秋装之人,然山高处,难分四季,高处不胜寒。女者披蓑笠以求御寒,男者叹问天以求壮志。雾虚人实,岂有贪功之辈;步履匆匆,尽是拜山之客.山路石阶,层层密密,蜿蜒于盘山之中.游人度步,一步一景,怎想挑山工之苦?纵导游之口述,文人之华词,亦难胜修梯者之功高.移步石阶,或暂歇而高望,或登高而极目.云海翻腾,霞光四射,壁仞千尺,直插云霄,古柏苍松,猿猴攀跳;别一番趣味,尽自然天成.或相机以记趣,或画笔以抒情,黄山之美,迷乎众矣!

山高欲度,皆呼蜀道之难;天梯陡峭,众叹殒命休矣.余携友者三人,慢步而行,从导游之词,观众景之地.游人多而接踵,行人稠而肩并.放眼山间,人龙盘而九曲,山峦多而汇景.女者曰:登泰山小天下,孔子谬矣!向使孔子登黄山,见此番之景向,定不复此语.余笑曰:孔子齐鲁之士,足未涉皖南,只晓岱宗之高,而叹曰此语,情理之中。女者对曰:山外之山,人外之人,今番见得其真。余亦笑而未答。

黄山四美者: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松奇者,盖其发于峭壁,挺拔于山涧之中,而未倾未折,朝迎霞光,暮辞落日,云雾间吸得天地灵气,凡尘中识得众户人家。故枝繁叶茂,连理千年。怪石者,因其形殊异貌,绝成千仞,万丈之险,入云汇雨。枭雄望其自诩,墨客观其赋骚。山因石而巍峨,水因石而潺潺。巍峨潺潺间,亦见得怪石不怪,乃奇秀镇山之宝。云海者,汇雾成云,绕岭成海,风起云涌,亦有观海之效。或日出之时,情为最佳,万山洒金,云海汩浪,松涛抚琴,伫立云海之畔,其思多矣。温泉者,成于千层地底之下,为地热所造,水温温而气冒,人去衣进水而澡。温泉之水,多矿物之质,亦有疗伤去病之效。黄山四美者,美甲天下矣!

余于翌日返程,虽观山之日短,然触景之情深,遂以文章以记之.

8. 徐霞客《游黄山日记》的译文与赏析

初六日。天色很晴朗,找了个导游者,各自带一根竹杖上山,经过慈光寺,从左边上去。有石峰环绕夹峙,其中本有石阶,被积雪铺平,一望如玉。透过稀疏的毛茸茸的树木,仰见群峰盘结,独有天都峰巍然挺立在上。行数里,石级愈来愈高峻,而雪也愈深,在背阴处冻雪成冰,又硬又滑,根本踩不住脚。我一人在前,持杖凿冰,凿成一孔,后脚跟上去;从行的人都学此法,于是得以前进。到了山上平岗一看,则见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竟秀,好像是在为天都峰前呼后拥。由此而入,都是陡岭危崖,都长着怪松,高的不过一丈,矮的仅数寸,松针如平顶短毛,根部盘绕着,树干如龙那样曲折,愈是短的却愈老,愈是小的愈奇特,想不到奇山 中又有此奇品啊!在松石交映之中,有一群僧人下山来,那飘忽的样子像从天而降,他们都合掌说:“我们被大雪困在山中已经三月,今天为找粮食才努力走到这里。你们凭什么能够上去呀?”又说:“我们前海诸庵里的僧人,都已下山了,后海山路尚未通,只有莲花洞一处还可以过去。”于是我们从天都峰的侧面攀登而上,穿过山峰间的缝隙而下,往东转,就是去莲花洞的路了。

(到“东转即莲花洞路也。”为止)

9. 《游黄山》的原文译文

黄山的奇特,因为那里的泉,因为那里的云,因为那里的松。

水奇,没有比白龙潭更奇的了;泉奇,没有比汤泉更奇的了,它们都环绕着黄山山麓。桃花源的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扣白云溪则向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条小溪都流淌在山脚下。

山谷中空空荡荡,是水,填满了山的腹部,一条条小溪在喷溅,在奔流,都出自山腰以下,因此,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 黄山极高,雷雨都在山下,云气聚集从山中涌出,游荡一番又回到山中,都在山腰间飘荡,每每望见天都等山峰,白云生成一条长长曲飘带,却不能到达它的顶峰,过了一段时间,云气腾涌弥漫,合拢成一片,遮住下面的天空,山峰却矗立在白云之上。

铺展开来的云朵,放眼望去,就像天海一样波澜壮阔,忽然之间,又一下子散开,好比是受惊的野鸭和兔子,顷刻之间逃得无影无踪。黄山诸峰高高地耸立在云层之外,天空是那么辽阔高远,是因为云气无所依附。

从汤寺以上,山上都生长着笔直的松树和各种名贵的树木,如桧树、楩树、楠树等等,藤蔓罗络其上,芳草覆盖其下,清幽的树荫会集在一起。登上老人峰,就会看到悬崖峭壁上一棵棵奇形怪状的松树,背靠石壁,横空出世。

从这里往上走,没有哪一棵树不是松树,没有哪一棵松树不奇特:有树干细得像人的小腿,可是树根却盘旋曲折延伸几亩土地的;也有树根只有一丈长短,可是树枝茂盛修长遮蔽道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