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出门问问发布的 Ticwatch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9-27
优点:
1.手机信息推送到手腕上避免误事。手机放在包里,或者环境太吵,都容易让我们错过来电和信息,手腕上的震动就不会错过了。
2.手表提供了手机信息预览,可选择性处理信息以节省时间。把手机从包里拿出或者从桌上抓起解锁,都是完整的动作。戴智能表之后,只要抬腕,在手表上先预览了信息,信息重要就开手机,不重要的就可以留后集中处理。不想接的电话,通过手表也能拒接。
3.手表的震动轻但不易错过,替代了手机提醒,世界立刻变得安静了。我不太喜欢手机响铃或嗡嗡的震动,破坏氛围。
4.看时间。

5.运动统计和健康监测。话说不能连接微信运动排行榜之后,我都不怎么看运动健康信息了。微信上月不是放开回复接口了么,TicWear第三天放出了更新却没有对接,令我空欢喜一场,这开发有点滞后了啊。
问题:
1.TicWatch续航时间低于MOTO360。*已升级解决

充满电,早上九点半起佩戴TicWatch,到晚上七点时,剩余电量在15%-25%。之前佩戴MOTO,同样的情况(包括内置软件和系统设置等几乎完全相同),能剩下一半以上电量。

电量消耗是个重要性能,我是个轻度使用者,重度使用者肯定撑不到一天,这是重大遗憾,希望TicWatch能够尽快改进。当前的耗电情况,无法使用大多数非内置表盘,因为非内置表盘能耗可能会高出一倍以上。

蹊跷的是,我知道MOTO360所使用的芯片是过时的TI库存货,有着功耗高的恶名,这样的硬件,轻度使用可以坚持两天,不禁令人猜测TicWatch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如果不是硬件原因,相信很快可以改善。

2.蓝牙有时无故中断,影响使用。*已升级解决

蓝牙有时无故中断,漏接电话令人非常郁闷。每次断开,手机点击重新连接,长时间连接不上。最终在某个你不知道的时间,它连上了。TicWatch蓝牙连接这事,不靠操作,靠运气。

蓝牙问题是软件还是硬件问题?软件可能性较大吧。

3.不支持常亮模式,完美度有缺憾。*已升级提升抬手亮屏灵敏度,虽然还是不准确:-)


能手表一般设置平时是黑屏,手臂翻转或抬起时,感应器感应到了才亮屏。实际使用中,这个过程需要半秒到一秒,看时间时有明显的等待感。为了节省这个时间,
我使用MOTO360时,经常是打开“自动亮度”和“常亮”这两个设置。这样平时手表是相对环境的一个最低亮度,抬手时不用等待也能看清,半秒到一秒后高
亮会自动开启,这时更清晰。(此模式下我使用MOTO360续航刚好可以用一整天)

戴上新表TicWatch后,我立刻找“自动亮
度”和“常亮”这两个设置,居然都没有。记得MOTO360的月牙残缺是为了放亮度感应器,猜测TicWatch为了避免出现MOTO的黑色残缺,取消了
亮度感应器,所以,“自动亮度”这个需要感知环境亮度的功能就无法实现了。

但是我不明白“常亮模式”为什么没有了。没有光线感应器,常亮模式可以使用最低亮度作为常亮的标准,抬手时才打开高亮功能。希望TicWatch能考虑我这个建议。这样在TicWatch解决了续航问题后,常亮模式就有使用价值了。

4.喇叭有些想象力,Wifi和右侧触摸滑动条这两个硬件功能暂时无用。

TicWatch比MOTO多了三个硬件,分别是喇叭、Wifi和右侧触摸滑动条。喇叭是个很有想象空间的硬件,猜想在系统更新支持以后,TicWatch可以借道手机完成通话了。这个会有意思。

Wifi的功用缺乏痛点:功能和蓝牙重叠,想象不出它有什么独特功用,目前在软件系统方面也未开发到位,暂时没什么用。右侧触摸滑动条很难用,远不如直接触摸手机屏幕来的方便。而且从造型设计角度看,去掉它更加美观,或者可能的话,改成拉丝钢质感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