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狐谋皮文言文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1

1. 文言文 与狐谋皮 练习及答案

周人①有爱裘而好珍羞②,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③其皮;欲具④少牢⑤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⑥,狐相率⑦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⑧。何者?周人之谋失之。 周地有一个喜好皮袍而且喜欢珍奇贵重的食品的人,想做价值千两黄金的皮袍衣服就跟狐狸商量剥它们的皮做皮袍,想做(一桌)像祭祀一样的羊肉美味佳肴就跟羊商量要它们的肉做宴席,话没说完,狐狸互相带领着逃进了深山,羊互相呼喊着躲藏进了深林之中。因此周地的那个人十年不能制成一件皮袍衣服,五年不能具备一只羊。这是为什么呢?周人的谋划有错误。 (1)周人:周地的人。相当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及巩县一带地方。

(2)裘(qiú):皮袍,皮衣。

(3)好(hào):爱好,喜好。

(4)珍馐:珍奇贵重的食品。

(5)谋:谋划;商量。

(6)具:准备。

(7)牢:作祭品用的牛羊猪。三牲具备叫“太牢”,只用猪、羊叫“少牢”。“一牢”指用一只羊做成的美食。

(8)卒:终;完毕;结束。

(9)相率:互相跟着。

(10)重(chóng)丘:重复起迭的山丘。

(11)一牢:指一只羊。

(12)带领,跟。

2. 与狐谋皮全文翻译

周国有个人喜好皮衣、讲究美食,想做价值千金的皮衣,就跟狐狸商量要它的皮;想做像祭祀的羊肉一样的美味佳肴,就跟羊商量要它的肉。话没说完,狐狸就一个接一个地逃进了重丘的山脚下,羊前呼后拥地躲进了深林之中。因此这个周人十年做不成一件皮衣,五年做不成一次宴席。为什么呢?周人的计谋错了!

原文:

周人有爱裘而好珍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馐。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何者?周人之谋失之矣。

扩展资料:

与狐谋皮的成语故事:

鲁国的国君想让孔子担任司寇,但群臣均反对,一时拿不定主意,打算跟大臣们商量一下再做决定,正好遇上了左丘明,定公问他:“我想孔子担任司寇,你看要不要和大臣商量一下?”丘明回答:“孔丘是当今公认的圣人,圣人担任官职,其他人就得离开官位,您与那些因此事而可能离开官位的人去商议,能有什么结果呢?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周朝时有一个人非常喜欢穿皮衣服,还爱 *** 美的饭食。他打算缝制一件价值昂贵的狐狸皮袍子,于是就与狐狸商量说:‘把你们的毛皮送给我几张吧。’

狐狸一听,全逃到山林里去了。他又想用肥美的羊肉祭祀,于是去找羊说:‘请帮帮我的忙,把你们的肉割下二斤,我准备祭祀。’没等他说完,羊就吓得狂呼乱叫,互相报信,一齐钻进树林里藏了起来。这样,那人十年也没缝成一件狐狸皮袍子,五年也没办成一次祭祀。

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就在于他找错了商议的对象!你现在打算让孔丘当司寇,却与那些因此而辞官的人商议,这不是与狐谋皮,与羊要肉吗?二者有何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与狐谋皮

3. 与狐谋皮文言文

《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符子》:“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

[编辑本段]原文

周人⑤有爱裘而好珍羞①,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②。言未卒⑥,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③,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④。何者?周人之谋失之矣。

[编辑本段]注释

①裘(qiú):皮衣。好(hào):爱好,珍羞:珍奇贵重的食品。羞:同“馐”,美味的食品。 ②具:准备。牢:作祭品用的牛羊猪。三牲具备叫太牢,只用猪、羊叫少牢。 ③相率:互相跟着。重(chóng)丘:重复起迭的山丘。 ④一牢:指用一只羊做祭品。 ⑤周人:周地的人,相当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及巩县一带地方。 ⑥卒:完结,终了。 ⑦谋:谋求。 ⑧少劳:有羊肉的饭食。

[编辑本段]翻译

周地有个喜好裘皮而且喜好珍奇贵重的食品的人,想做价值千两黄金的裘皮衣服就跟狐狸商量剥它们的皮做裘衣,想做(一桌)像祭祀一样的羊肉美味佳肴就跟羊商量要它们的肉做宴席,话没说完,狐狸互相跟随着着逃进了重叠的山丘之下,羊互相呼喊着躲藏进了深林之中。因此周地的那个人十年不能制成一件裘皮衣服,五年不能具备一只羊。这是为什么呢?周地的那个人真是失策啊!

4. 文言文 与狐谋皮..

“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古时候,东周地方有一个人,特别爱穿皮衣,爱吃珍异的美味。

有一次,他想弄一点美味的羊肉作祭品,于是便跑到山上,跟一只又肥又大的绵羊商量:“我想借你身上的肉去祭神,你肯吗?”

这只绵羊一听,吓得“咩咩”叫着跑进密林深处躲藏起来。这个人只好两手空空地回家去了。

又过了些时候,他又想做一件价值千金的狐狸皮袍子,就跑进深山老林里,找到一只狐狸,跟它商量:“你能不能把皮剥下来,给我做一件皮袍子呢?”

这只狐狸一听,吓得掉了魂,掉头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这个人只好叹口气,又无可奈何地回家去了。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演化成“与虎谋皮”这个成语。现在多用来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绝不能成功

与您共赏!

祝您好运!

5. 与狐谋皮文言文

《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符子》:“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

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636f70797a686964616f31333335323463一牢。”[编辑本段]原文 周人⑤有爱裘而好珍羞①,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②。

言未卒⑥,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③,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④。

何者?周人之谋失之矣。[编辑本段]注释 ①裘(qiú):皮衣。

好(hào):爱好,珍羞:珍奇贵重的食品。羞:同“馐”,美味的食品。

②具:准备。牢:作祭品用的牛羊猪。

三牲具备叫太牢,只用猪、羊叫少牢。 ③相率:互相跟着。

重(chóng)丘:重复起迭的山丘。 ④一牢:指用一只羊做祭品。

⑤周人:周地的人,相当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及巩县一带地方。 ⑥卒:完结,终了。

⑦谋:谋求。 ⑧少劳:有羊肉的饭食。

[编辑本段]翻译 周地有个喜好裘皮而且喜好珍奇贵重的食品的人,想做价值千两黄金的裘皮衣服就跟狐狸商量剥它们的皮做裘衣,想做(一桌)像祭祀一样的羊肉美味佳肴就跟羊商量要它们的肉做宴席,话没说完,狐狸互相跟随着着逃进了重叠的山丘之下,羊互相呼喊着躲藏进了深林之中。因此周地的那个人十年不能制成一件裘皮衣服,五年不能具备一只羊。

这是为什么呢?周地的那个人真是失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