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返回地球后,为什么自己站不起来,要坐轮椅上?牺牲太大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2

9月17号中午,万众瞩目的神州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在太空 “出差” 三个月后,终于返回地球表面!

在这三个月里,地球上可是发生了许多大事件。

以至于网友们都调侃: 都忘了我们还有三个人在外太空出公差呢,让人产生一种地上一年、天上一日的错觉

白昼流星,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平安降落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落场 的预定位置上。

这次着陆可谓是非常精准,预报落点距离和实际落点距离仅相差847米,试想飞船从万米高空上飞速降落,还能精准落地,这犹如射击打了10环呀。

飞船落地后,地面搜救人员立刻上前检查返回舱外观,返回舱舱门打开后,医护人员探头询问三位航天员的状况,对他们进行初步的医学判断, 确定三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后,北京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航天员在舱内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被工作人员陆续抬出了舱内,看着他们挥手致敬,笑意盈盈,全国人民都放心地舒了一口气。

不过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了, 好像从杨利伟开始, 每次航天员出舱后,都是坐在轮椅上的,为什么他们不站起来自己走呢?

难道这是身为航天员的特殊待遇么?

结束了在太空的工作任务后,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三位航天员就开始着手准备返航了。

没想到在太空出差和我们平时出差一样,这三位回家前,也开始陆续收拾行李、整理着装、打扫卫生,当然了,最重要的就是把”特产“带回来(科学实验成果)。

虽然我们总称航天任务为“太空之旅”,航天工作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工作,浩瀚宇宙,星辰大海。但是它的危险程度,跟普通旅行者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稍有不慎就会命丧太空。

在“回家”之前,航天员们会换上定制的舱内航天服进入载人飞船区域,届时,载人飞船会和空间站分离,开始返航。

一切就绪后 ,返回舱首先跟轨道舱分离 ,沿轨道飞行一段时间后, 然后推进舱又会跟返回舱分离, 这时返回舱迅速调整姿态,正面迎向大气层,这需要非常精准的角度,对航天人员的控制技巧要求极高。

飞船返回舱在返回途中是高速运动的,进入到大气层后,飞船要承受气动加热, 航天员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飞船与空气剧烈摩擦,底部会产生数摄氏度的高温,返回舱是在一种灼烧的状态下。

而且此时的 返回舱处于地面雷达监测的“黑障”阶段 ,飞船在黑茫茫的宇宙中前行,返回舱和地面处于完全失联的状态。

此时的三位航天员身处一片漆黑中,只能依靠飞船的自主飞行。

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出现任何意外都无法施救,他们只能安静等待消息。所以说 这是航天员回家路上,最危险的一个阶段了。

等到返回舱到达距离地面35公里的高空时,地面雷达才会重新检测到飞船的行踪。

之后飞船会进入到着陆阶段,在距离地面大约10公里的时候,飞船就会拉出主降落伞,并与地面建立联系,飞船的速度逐渐减慢。但这仍是人体难以承受的下落速度。飞船内部的缓冲座椅,会缓解航天员落地时的压力。

返回舱着陆后,各个雷达系统都将启动,向外传递飞船降落的位置信息,航天员根据风力自主选择是否脱掉主降落伞,然后静待地面搜救人员到来就好啦。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神州十二号飞船降落时,表面黑黢黢的一片,好像被火烧过一样,还带着降落伞的原因。

这次飞船精准降落后,地面搜救人员只用了五分钟就到达了现场,搜救的直升飞机还未停稳,一个身穿橘色搜救服的队员就奔向了返回舱,

不过这个时候不能直接打开舱门,搜救人员进行会观察舱门,确定飞船降温,表面无辐射物等检查工作。

准备工作完成后,这位搜救队员深吸一口气,握着开舱手柄缓慢地将舱门打开,这一刻航天员们终于又呼吸到了地球上的新鲜空气,也看到了除他们以外的第一个人。

跟随搜救人员前来的还有医监医保人员,他们第一时间检查航天员们的身体状况,在返回舱内协助航天员逐渐适应地面坏境,并进行一些能量补充。

这时的航天员不会立即出舱,而是进行一个逐步适应的阶段,等到医监医保发出身体状况一切良好的指示时,航天员才被逐步抬出舱内,此时他们依旧不能自出行走。

航天出舱都需要坐在轮椅上被工作人员抬出来,这可不是什么航天员的最高待遇,其实是无奈之举。

航天员们在太空进行作业时,是没有任何重力、压力存在的,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会下降。

肌肉萎缩。 在地球上,人们的肌肉其实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下的,无论是行走还是其他动作,都是对肌肉的一个锻炼。

但是航天员在太空环境内,肌肉会长时间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长时间不运动,肌肉就会发生萎缩,时间越长这种萎缩就会越明显,所以在空间站内,会为航天员准备运动的器械,航天员们每天都会进行2小时的锻炼,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小他们的肌肉萎缩。

骨质流失。 航天员在太空中是处在一种失重的环境下,所以人在太空中都是漂浮的状态,在旁人看来很有趣,但是对身体的伤害是极大的,由于缺乏运动和重力,航天员身体的负担变得极小,人的肌肉和骨骼质量变回急速下降,

而且除了自身的重量外,航天员还得支撑起重达几十斤的舱内服,因此,站立行走对于刚返回地球的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立体耐力下降 立位耐力,指的是人在安静站立时的耐受时间。 通常来说人站立20-30分钟不会晕倒。

但是航天员长期在失重的环境下,人体的心血管功能也会慢慢适应太空的环境,继续为大脑服务。

而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是在一个高速运动的状态下,所以航天员的身体会受到严重的冲击,身体机能无法迅速恢复,如果这个时候要求他们站立行走,很可能就会出现晕厥或者骨折的现象。

这也就是为什么航天员为什么不直接出舱,而是要在舱内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再坐着轮椅或者担架的出来,此时的航天员承受着比自身重量重十几倍的压力,他们的身体承受着普通人无法经历的痛苦,还真不是因为矫情。

经过这两年的抗击新冠病毒的经历,许多人对”隔离“这个词都非常敏感了,所以 航天们顺利返航后,脑洞打大开的网友们纷纷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他们回来需要出示 健康 码么?

那么他们的行程码会不会变颜色呢?

出差那么久,也得需要隔离吧?

其实航天员回来后,的确是需要进行隔离的,不过他们的隔离可和新冠没有任何关系。太空中总不会也有新冠病毒吧。

由于长期的飞行和在太空中的生活,航天员的身体免疫力等方面会发生变化,采取隔离其实是对航天员身体的一种修复和保护,毕竟他们以后还是要在地球上生活的。

航天员们需参照三级隔离制度进行隔离, 分别是医学隔离期、医学疗养期和恢复疗养期三个阶段。

医学隔离期和新冠隔离时间一样,也是需要14天,因为在太空中生命无法生存,所以航天员几乎不用考虑太空病毒的存在。

但是航天员长期在高压的环境下工作,身体机能快速下降,所以也会面临着一系列 健康 威胁,而且地球上常见的病毒,对航天员们此时脆弱的身体也有很大的影响。

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太空中的强辐射环境,对人体的损害是极大的。在医学隔离这期间,航天员和外界基本隔绝,

医学隔离后,航天员们还要进行20-30天的疗养期,国家会给航天员们安排环境优良的疗养院,首先让航天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保持心情舒畅。

航天员们在继续恢复 健康 的同时,逐渐加大他们的活动量,进行适当的运动安排,使他们身体细胞尽快地活跃起来。恢复正常的身体素质。

最后,航天员会进入到3个月的恢复疗养期,航天员们可以自主进行活动,与家人们团聚,随后就可以进入到正常的工作和训练当中了。

在浩瀚宇宙中,他们是真正的孤勇者,用生命来完成伟大的使命。

他们那一句感觉良好,或许不是身体上的良好,而是在告诉人们: 我们平安归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