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发展史(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阶段一,语文学

阶段二,历史比较语言学

阶段三,结构主义语言学

阶段四,转换生成语言学

语文学时期:

语文学:偏重从文献和书面语角度进行语言文字研究的学科。对古代的书面语进行解读,忽视口语的研究。各个区域的研究对象不明确,是语言学研究的较早阶段,虽成果巨大,但其直接目的大多是解读古典文献,对语言自身发展规律的探究是不自觉的。这个学期的语言研究还没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三大发源地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中国:中国的“小学”,传统语言文字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汉字为核心的文字音韵训诂研究,为解读儒家经典服务。从先秦到清代,学术不断推进,大家代出。

印度:古代印度,研究解读宗教经典,古印度学者详细研究梵语的词汇读音语法,《吠陀经》,巴尼尼《梵语语法》

古希腊、罗马:哲学文化典籍丰富,拉丁语语法研究成果丰厚,编纂词典,语法逻辑修辞

《希腊语法》,大部分希腊语单词可以有不同类型的后缀,即八种词性:名词、动词、冠词、代词、介词、连词、副词和分词。词类和语法描写成为欧洲语法描写的基石。

古代的语言研究和现代的语言研究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书面语 口语)

第二,研究目的不同。(阅读和传授 探索规律)

第三,地位不同。(附属 独立)

虽然没有独立的地位和明确的研究对象,但语文学阶段的研究为科学语言学的诞生积累的资料、奠定了基础。

历史比较语言学

19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又称比较语法、比较语言学,是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那些具有共同来源的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及其历史演变的语言学科。

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通过比较各种语言在不同时期语音、词形、屈折变化、语法结构上的相同特点来建立如拉丁语系、日耳曼语系、罗曼语系、斯拉夫语系等语言族系并且对这些族系的始源语做出假设,称为原始印欧语。

时间:十八、十九世纪。

历史比较语言研究取得辉煌成就,从此语言学成为独立学科。

代表人物:

威廉·琼斯

丹麦拉斯克(Rasmus Rask,1787-1832)、

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

洪堡特的观点:

语言能力是一种创造能力

《人类语言结构的多样性》

区分三种语言类型: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

三种类型并不能概括全部语言,发现多式综合语

语言能力 语言和思维关系

世界语言发展的三阶段 孤立语最落后

早期研究特点:重视资料收集和积累

中期研究特点:

人类语言演变过程的假说,世界语言发展的谱系,语言起源和语言本质的新理论,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

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美国描写学派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些结论站不住脚

后期:19世纪后期,新语法学派

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一批学者把当时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正式为历史比较语言学提出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既要描写,更要解释;语言事实,不能猜想;限制调查范围,不能无限制追溯古代语言的状态;号召人们停止对原始印欧语的拟构,应该调查方言和有文献资料的语言。

“语音变化无例外”

语音变化的一类原因是生理原因,发音部位的变化,当变化发生时,没有一个词能逃脱;二是心理原因,有类推倾向,常常把发音和意义相类似的词和句子归为一类,常以类推原则创造新的词或句子。

总结: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历史比较语言学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运用历史比较法来确定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尤其是在印欧语系的谱系分类,获得了相当确凿的证据。

还揭示了一系列语言演变的规律。今天,历史比较法在语言的历史发展研究、方言和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等领域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工具,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方法不仅可用于印欧语系的语言,也可以用于其他语言。

(3)结构主义语言学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1857-1913),《普通语言学教程》,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现代语言学之父。

结构主义三流派:

布拉格学派,结构-功能,音位学。代表人物:特鲁别茨科依、雅各布逊。

哥本哈根学派,符号、符号间的关系。代表人物:叶姆斯列夫。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语言调查、结构的层次分布。代表人物:萨丕尔、布龙菲尔德。

(4)转换生成语言学

语言能力、转换生成

乔姆斯基 《句法结构》

语言学的发展

传统语言学:语文学、历史比较语言学

现代语言学: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当代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