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学记》里写道:“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教我们做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严格要求学生而不让学生感到压抑,要善于启发激励学生,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在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的这本书中,我就发现了吴非老师将这种几千年传下来的教育智慧落实到了教育实践中。

    在一文中,他犀利地指出教师不是导演,他觉得如果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那么这种说法就违背了教育的基本原理,也会使教师和学生陷入迷茫。如果学生是演员的话,那么就会容易变成皮影或者木偶。在课堂上,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有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如果课堂一切成了排练好了的,孩子呢?孩子在哪里?我想看到孩子们眼睛里的光,当我看到他们眼睛里闪着光的时候,我是充满幸福感的。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一节课都在使劲的讲,拉着,牵着学生走时,我们觉得真的很累,而且有时候我还会觉得自己做了无用功的感觉。引导,这个词很大,做起来也很难,需要智慧。可我总觉得,越难的事情,做起来才更有开拓,探索的快乐。

吴非老师还讲过,在他五年级时,他对自己的作文水平不是很自信,她的语文老师很坚定地对他说“你一定能写好的”,这句话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与勇气。在我的人生经历中也有很多人对我说我这样温暖的话,我们大人都很需要这样的鼓励,那更别说还是那可爱的孩子们了。我反思过我自己,我对班上,对孩子们说过很多鼓励他们的话,发自内心的去相信他们,关爱他们。可每当自己遇到压力,或者看到班上有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反复出现时,我也会缺乏耐心,对孩子们说一些气话,可事后又担心他们心里承受不了,又会找他们过来安抚他们的心灵。我也想做一个情绪稳定的老师,就像吴非老师那样,这需要时间,需要每日三省吾身,需要的是教师日复一日的反思,成长而沉淀的智慧。于是我会宽慰自己,教育,对学生要慢,悉心照料他们的成长。对自己也,要慢,给自己耐心,坚信自己的初心,日复一日地进步,对学生的鼓励,是真诚的、长期的、稳定的,在他们犯错误时,去包容,去引导,去帮助他们在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进步。

吴非老师在学生的人格上的培养也是潜移默化的,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几个学生一起在小饭馆用午餐,邻座的几个中年人就讥讽学生“只能吃光面,连小菜也买不起”,于是那个学生走到中年人面前,庄重地说:“我今年17岁了,还不得不用父母的劳动换来钱的钱吃饭,我已经很羞愧了,你们说,我能不把它吃完吗?”,吴老师在作文中看到他的学生写到这样的故事,他内心十分激动。他以后也常将这句话讲给他教的学生听,他也有很多学生受到了这个故事的鼓舞。我也很欣赏这个勇于对陌生人发表自己观点的学生,我觉得一个人的情商,不仅体现在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体会他人的情绪,还体现在能在不同的场合清晰,坚定,不卑不吭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当自己受到嘲讽时,能够有理有据地说出来。这是我需要教给我的学生的,我们国家是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如果我教给我的学生是好好听话,做个听话的孩子,尊重权威,我想他会成为一个没有独立思想的皮囊,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被别人所操纵。我希望我能教会我的学生,做一个有主见的人,勇敢的人,能适时适当发表自己观点的人,有教养的人。

只要把学生装在心里,老师就会成为越来越好的老师。在暑假的时候,我也会经常出去学习,看到那么多优秀的老师,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好渺小,好平凡。吴老师,他也碰到过很多青年教师有这样的心里,他说“我们不要忽略自己职业的作用,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故事都行方式独一无二的”,的确,以为我们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学生也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我,所以我们自己都是很重要的,我们和学生直间的故事同样也是很宝贵的。我印象最深的故事,其实是和一位学生家长的故事,那次班上有位男生,把一位女生的胸口用圆珠笔刺了一个大洞,我看到后真的很气人,打电话把双方的家长请过来,男孩子的外公一进办公室就破口大骂他的外孙,各种粗俗的语言都用上了,对待孩子很粗暴。上次他外孙因为推别人,导致别人受伤,赔了一笔钱他内心不满,这次顺带把气也发到了我身上。我感觉到了他的不尊重,把我当空气,对我盛气凌人,心里在想,老师的师道尊严在哪里呀。这时女孩的爷爷来了,爷爷一脸的祥和,对打人的家长完全没有怒色,而是首先解决问题,提出去医院打破伤风。由于他们都有车,我就只能走路,可女孩的爷爷看到了,立马就从车上下来,坚定地对我说:“老师走路,我陪你走路”,我那时特别的感动,一位80多岁的爷爷慢慢地推着摩托车和我一起走到了医院,我感觉到了他在发自内心的尊重我,同时他不也正为自己的孙女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吗?一个社会如果都不尊重教师了,那还有什么文明可言呢?到了医院以后,他开始心平气和地与那位家长沟通,他说:“想要教育孩子,你一定要触及他的灵魂,让他发自内心的想改变”,我那时也被他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一个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老人,他说出的话是那么的充满智慧,我感觉那个时候他就是我的老师,比我在大学学的任何一堂课都有意义。接着他还对孙女说:“爷爷看到你被人弄伤了,我很心疼,你也会心疼自己,老师也心疼你”,这就是教育的智慧呀,教会孩子去心疼自己,去爱自己,我在这位爷爷身上,看到了什么是教育,那就是把孩子当成活生生的人对待,去尊重,去爱他们,这不是口号,而是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