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认为“女子”是“女君子”之类的偏正式结构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8
这里斗胆说说自己的想法,希望能于您有所启发。
“儿”、“子”都能做词缀,如花儿、凳子,“男儿”与“男子”意思也相似,但“女儿”、“女子”则有明显不同,这说明这一组词语中的“儿”“子”两字含义是不明确的,这符合词缀的特点。
“女儿”词义上与“儿子”相对,则其应为偏正结构,以“女”区别男儿之“儿”。然则结构上与之相对的“男儿”亦当为偏正结构。
另外,“儿”“子”二字在附加式中作为词缀的时候,其修饰的对象一般为非人类,这种语法功能应该是由其指人称谓的实意虚化而来的,这令我想起我们家乡方言中的一种类似情况:用“人”而不是“们”表示复数,如“我人”就是“我们”,“伊人”即为“他们”。
偏正式与附加式的区别之一是,有没有词缀,而是否词缀则看其虚化程度如何。
“妻子”中的“子”字本指儿子,由其现代含义来看,这个含义已经虚化了,应该是词缀。而“女子”要是放在文言文语境中来看,也只能是偏正结构,类似于“女弟”而不是“女儿与儿子”之类的含义,因为后者通常用“子女”表示。因此,我更倾向于认为“女子”是“女君子、女先生”之类的偏正式结构,而且这一搭配应该也有很久的历史了。我没有详查,不知当否,还请斟酌。
第2个回答  2024-02-24
在语言学上,“女子”通常被视为一个独立的词,而不是“女”和“子”的组合。尽管“女子”在形式上看起来像是“女”和“子”的结合,但它已经成为一个单独的词汇,用于指代女性,具有独立的语义含义。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女子”理解为对女性的一种尊称或敬称,但它并不一定意味着女性是男性的副本或是男性的延伸。相反,它只是一个词汇选择,用于指代女性。因此,在语言学上,通常不会将“女子”视为“女”和“子”的偏正式结构,而是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