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病·肝气郁结证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8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郁病·肝气郁结证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郁病·肝气郁结证的治疗
      6.1 治法 6.2 方药治疗 6.3 饮食疗法
        6.3.1 推荐食材 6.3.2 推荐食疗方
      6.4 针灸治疗
        6.4.1 方一 6.4.2 方二
    7 关于郁病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郁病·肝气郁结证的穴位

1 拼音

yù bìng ·gān qì yù jié zhèng

2 英文参考

depression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郁病·肝气郁结证(depression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1])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月经不调,苔薄腻,脉弦等为常见症的郁病证候[2]。

4 郁病·肝气郁结证的症状

郁病·肝气郁结证患者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腹胀纳呆,或呕吐,不思饮食,大便失常,或女子月经不调,苔薄白腻,脉弦。[3][4][5]

5 证候分析

肝郁气滞,脾胃失和: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故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厥阴肝经循少腹,挟胃,布于胸胁,因肝气郁滞,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肝络失和,故见腹胀、胸闷、胁痛,以及女子月事不行等症。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故脘闷嗳气,纳呆,呕吐,肝气乘脾,则腹胀,大便失常。苔薄腻,脉弦,为肝胃不和之象。[3][5]

6 郁病·肝气郁结证的治疗

6.1 治法

郁病·肝气郁结证治宜疏肝理气解郁[3]。

郁病·肝气郁结证治宜疏肝解郁,理气畅中[5]。

6.2 方药治疗

郁病·肝气郁结证可用四逆散治疗[6]。

郁病·肝气郁结证可用柴胡疏肝散[备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香附、川芎加减治疗。方中柴胡、枳壳、香附疏肝行气解郁;陈皮理气和中;川芎、芍药、甘草活血化瘀止痛。可加郁金、青皮以助解郁之功。五郁为病,先起于肝气郁结,在服汤药的同时,可以常服越鞠丸[备注]越鞠丸(《丹溪心法》):川芎、苍术、香附、炒山栀、神曲,以行气解郁。因气行则血行,气畅则痰、火、湿、食诸郁自解。如暖气频频,胸脘不畅,酌加旋复花、代赭石、陈皮以平肝降逆。兼有食滞腹胀者,加神曲、山楂、鸡内金以消食化滞。若胸胁胀痛不移,或女子月事不行,脉弦涩者,此乃气滞血瘀之象,宜加当归、丹参、桃仁、红花之类以活血化瘀。[3]

6.3 饮食疗法

6.3.1 推荐食材

郁病·肝气郁结证患者建议食用玫瑰、青皮、香附、佛手、香橼、陈皮、萝卜、莲藕、山楂、金橘、豆蔻等[5]。

6.3.2 推荐食疗方

[5]

1.玫瑰花茶(《本草纲目拾遗》):干玫瑰花6~10g,红糖适量。将玫瑰花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温浸10分钟后即可引用,代茶饮。

2.茴香汤(《饮膳正要》):茴香200g炒,川楝子100g,陈皮100g去白,甘草30g炒,盐适量。将以上几味药共研为细末,拌匀,每日空心,用白汤冲服两勺。

3.佛手柑粥(《宦游日札》):佛手柑15g,粳米100g,冰糖适量。将佛手柑洗净加水500mL,煎煮2分钟,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及冰糖,文火熬粥。每日2次,5天为1个疗程。

6.4 针灸治疗

6.4.1 方一

肝气郁结证取肝俞、太冲、膻中、中脘、足三里、公孙等穴为主[7]。

6.4.2 方二

[4]

选穴:以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取期门、太冲、阳陵泉、支沟、内关、足三里穴。期门为肝之募穴,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两穴用泻法可疏肝理气。阳陵泉、支沟相配可调理少阳经气,止胸胁痛。内关可宽胸解郁。足三里能健脾和胃,平降胃气。

随证配穴:月经不调者,加三阴交、蠡沟。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7 关于郁病

郁病 (depression disease[8]、depression[1])为病证名[9]。又称郁证(见《赤水玄珠·郁证门》),简称郁[6]。是指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夜眠不安,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物堵塞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凡因七情所伤而致气郁、痰结、血滞、食积,乃至脏腑不和而引起的种种病症均属之[7]。临床常见的有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气郁结及阴虚火旺等类型[7]。肝气郁结者,精神抑郁、胸闷胁痛、腹胀嗳气、不思饮食等;气郁化火者,情绪急躁、头痛目赤、胸闷虚烦、口苦口干等;痰气郁结者,亦称“梅核气”;阴血不足者,亦称“脏躁”症。

郁病日久可以耗伤心气营血,以致心神不安,脏腑阴阳失调。郁证可分虚实两大类,初起多实,无不以理气为主;久病多虚,则以养血滋阴,益气扶正为主。应注意理气药多为香燥之品,病久阴血暗耗,自当慎用。而香橼、佛手等,其性和平,理气而不伤阴,无论新恙久病,均可选用。[3]

郁病除药物治疗外,精神治疗极为重要。正如《临证指南医案·郁证》所说:“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所以医者应关心病人的疾苦,做好思想工作,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客观事物,解除思想顾虑,树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实有助于疗效的提高。如配合气功,太极拳等治疗,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否则郁结不解,徒恃药石,其效不著。[3]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良好[4]。

郁病可见于西医的神经衰弱、癔症及焦虑症等,也可见于更年期综合征及反应性精神病[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