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芬的反应工程课已列为化工系的技术基础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1985年,反应工程教研室成立。李绍芬被调入这个教研室,并担任教研室主任。此时反应工程课已列为化工系的技术基础课。为保证开课,教研室首先抓教材建设。他又主编了《化学反应工程》一书,作为全系学生的教科书。1988年,全国化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全国高校实行
招标,组织编写反应工程方面的教材。李绍芬提出的试写稿中标。由他任主编,与全教研室同志一起,编写了一部《反应工程》教材。1990年由化工出版社出版。这是经他主编的第三部高校教材。
他除担任本科生教学外,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以来,他一直为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开学位课,每年都讲,至今已讲了11遍。在教学中,他每年根据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为此,他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李绍芬1956年晋升为讲师,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晋升为教授。
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从1978年开始,他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共招收培养了20多个硕士生。从1986年起至今共招收了7名博士生,已有4名取得了博士学位,3名正在学习。
李绍芬从50年代中期开始,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就很注意研究本专业领域的有关课题。他的第一篇论文是与苏联专家合作,发表在1956年《天津大学学报》上。1957年,他根据工业生产的需要与另一同志合编了一本《水煤气变换炉的计算》的小册子,由化工出版社出版后,受到
读者的欢迎。60年代初,他结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开展了科学研究工作。
1978年,他招收研究生以后,一直从事化学反应工程方面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和“扩散与反应”。在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方面,他花费十多年的时间,着重研究了烃类水蒸汽催化转化动力学。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尤其是对于石油这样一种组成十分
复杂的混合物,包含众多的化学反应,数学处理极其困难。他通过建立集总动力学数学模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模拟结果,对解决烃类制氢的动力学问题,很有价值。这项成果获天津大学1989年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