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名言一寸光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8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云谷老人等。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1.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出宋·朱熹《观书有感》。要问那池塘中的水,为何那样清澈?那是因为在那池塘的上游,有源源不断的流水淌进来。这句话常用来比喻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

2. 为学需先立志。

语出南宋·朱熹《朱熹语录》。追求学问的人应当首先立下宏大的志向。人生立志是第一要义,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人生愿景,就难以进行明确的学习,只有确立了人生的目标,才能全力以赴为之而奋斗。

3.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语出南宋·朱熹《熹语录》。研究学问就仿佛撑着逆水上行的船,一篙也不能放松。学习之路充满艰难险阻,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保持旺盛的斗志,取得一点成绩时,万万不可自满,要持之以恒,否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4.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语出宋·朱熹《性理精义》。道,规律、方法。穷理,彻底了解义理。要,关键。治学的方法,没有比先彻底了解义理更为重要的了;而要彻底了解义理,关键还是要多读书。此言多读书是彻底了解义理的重要一步,更是治学成功的关键所在。意在鼓励世人读书以明义理。

5.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语出宋·朱熹《观书有感》。以前因为没有掌握规律,白白浪费了许多精力;现在由于掌握了规律,就好比船在中流,能够自由自在地航行。比喻掌握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便可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6. 行仁义事,存忠厚心。

语出宋·朱熹。做事要讲仁义,为人心地要忠诚厚道。

7.人若有气魄,方做得事成。

语出宋·朱熹《朱子全书·孟子》。为人如果具有超凡的意志和胸怀,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

8.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语出宋·朱熹《读书之要》。此言读书要依循一定的顺序,由浅入深,先读什么,后读什么,都要有合理的安排;对于所读的书要读熟,并对其内容要旨作深刻的理解与思考。这种读书方法,今天对我们仍有借鉴指导意义,因为它确实说出了其中的道理。

9. 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己之所独得。

语出朱熹《朱子语录》。道,是人们所共同提高遵循的,德,是通过自身的修养从而获得的。

10.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语出宋·朱熹《偶成诗》。少年时学习还容易,老年时才知事业难成;因此一寸光阴也不可轻易抛弃。
第2个回答  2020-10-18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出自宋朝朱熹的《偶成》,意思是:"少年很容易变老,学东西也很难学成,所以,一点点时光都不可以浪费"。这是朱熹用切身体会告诫年轻人的经验之谈。说明人生到老,学问难成,因而必须爱惜光阴。因其“易老”、故“不可轻”,可见惜时之重要。这两句语重心长的话,劝导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美好的年华,努力学习,切莫让可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溜走。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徐州府萧县,南宋时朱氏家族移居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偶成》南宋朱熹的一首七言绝句。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追求学业,感叹人生苦短,要抓紧时间学习,将来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蹉跎人生。

聚萤读书


  车胤,生于晋朝,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
  车胤年轻时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劳。他因为白天要帮家人干活,就想利用漫漫长夜多读些书,好好充实自己;然而,他的家境清贫,根本没有闲钱买油点灯,有甚么办法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间背诵书本内容,直到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在黑夜中闪动。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他捉来许多萤火虫,把它们放在一个用白夏布缝制的小袋子里,因为白夏布很薄,可以透出萤火虫的光,他把这个布袋子吊起来,就成了一盏"照明灯"。
  车胤不断苦读,终于成为著名的学者,后来还成了一名深得人心的官员;那时候,每逢举行甚么集会或庆祝活动,如果车胤没有到场,大家就觉得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