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长期使用泻药副作用大?医生提醒,除了泻药还有更安全的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便秘是非常常见的疾病,据统计,我国成人大约每100人就有4-6个人长期受便秘影响,60岁以上人群中,每100个人就有大约20个左右长期受便秘影响,由此可见可见长期受便秘影响的人群有多么庞大。那么,问题来了,长期便秘如果一直用泻药会有哪些不良后果?又有哪些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呢?接下来吴医生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1.容积性泻药:

比如说欧车前亲水胶散剂、聚卡波非钙片等,作用原理为增加粪便含水量、使粪便彭松从而起到通便作用。

2.渗透性泻药:

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有乳果糖口服液以及聚乙二醇4000散,这类药物的渗透压高,能够起到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的作用,由于不良反应比较小,所以临床上比较常用。

3.刺激性泻药:

比如说番泻叶等,这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为直接刺激肠道粘膜感觉神经末梢,引起肠道反射性蠕动、刺激肠道分泌,适合短期适用,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肠神经损害。

4.润滑类导泻药:

石蜡油、开塞露等,临床上很多粪便干结、粪便嵌塞的患者就诊的时候几天都没解大便,医生们往往都会通过临时肛内给药开塞露,润滑并刺激肠壁,使其易于排出。

泻药最好短期间断使用,长期使用泻药特别是刺激性泻药,可能会造成水电解质紊乱、胃肠功能紊乱以及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肠神经损害。如果实在需要长期使用泻药,渗透性泻药相对比较安全。

1. 饮食调理:

蔬菜、粗粮等食物中富含一种物质叫膳食纤维,这个东西既不能被肠道消化也不能被肠道吸收,但却被誉为肠道的“清道夫”,它能增加粪便量,并且能够吸附大量水分使得大便松软成型。另外,它能刺激肠道的蠕动,也有利于加快粪便的排出。所以说,如果是便秘的患者,每天一定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的食物。另外,解决大便干硬的问题,除了要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还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建议每日至少饮水1.5~2 L 。

2.调整排便“生物钟”:

正常人排便都很准时,到点了就有便意了,这是很好的排便习惯,想要真正解决便秘问题,就必须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排便“生物钟”。建议选择自己比较空闲的一段时间,抛开压力、抛开烦恼,毫无顾忌地如厕,不管有没有大便,每天都坚持在固定的时间蹲一会厕所,蹲着蹲着,您的排便“生物钟”就建立起来了。

3.规律运动

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有助于刺激胃肠蠕动,便秘者一定要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

4.心理治疗:

绝大部分的便秘都是功能性便秘,也就是说一般没有器质性病变,精神、心理因素是导致便秘的重要原因,比如说心理紧张、精神压力大、抑郁、焦虑等等,一些人通过自己调节可以逐渐改善,如果自己调节不了,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5.中医中药治疗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治疗便秘也有自己的一套,针灸、按摩推拿、中药等中医治疗手段对便秘的调理也有一定的作用。

年龄 > 40 岁,有便血、黑便、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贫血、消瘦、明显腹痛、腹部扪及包块等报警征象者或者有结直肠息肉病史和结直肠肿瘤家族史者。